正版 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289026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正版 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289026

考试 汉语/小语种考试

  • ISBN:9787040187281
  • 作者:王寅
  • 版次:1
  • 页数:241
  • 丛书名:中国外语知名学者文库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11-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正版 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289026截图 正版 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289026截图

#电子书简介

书[0名0]: 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0学0]和认[0知0]语言[0学0]的思考|289026
图书定价: 28元
图书作者: 王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11/1 0:00:00
ISBN号: 978704018728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2
内容简介
语义与语音、语[0法0]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它不但属于语言[0学0],还涉及哲[0学0]、心理[0学0]、人类[0学0]、历[0史0][0学0]、社[0会0][0学0]、心理[0学0]、逻辑[0学0]、数理科[0学0]、翻译[0学0]等[0学0]科。语义[0学0]的研究与其他[0学0]科的研究息息相关,它处于各种矛盾的思[0潮0]和各类[0学0]科的汇合处,是人类研究的焦点,因此无论是在西方的语义理论中,还是在我[0国0]的语义研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观点众多,[0学0]派林立”的现象。
本书[1主1]要从11个方[mian]对中西方语义[0学0]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和对比,通过对比可见,西方语义[0学0]家所述及的许多观点我[0国0]古代[0学0]者早有论述,而且有些观点比西方[0学0]者[扌是]出的要早很多,论述要精彩得多,我[0国0]古代[0学0]者对语义理论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前言
[0第0]一章 语义[0学0]与训诂[0学0]
[0第0]一节 西方语义[0学0]
[0第0]二节 中[0国0]训诂[0学0]
[0第0]三节 语义[0学0]与训诂[0学0]
[0第0]二章 中[0国0][0学0]者对意义本体的研究
[0第0]一节 传统的意义本体观
[0第0]二节 意义的认[0知0]观
[0第0]三节 结语
[0第0]三章 《周易》与语义的体验认[0知0]观对比初探
[0第0]一节 问题的[扌是]出
[0第0]二节 《周易》中的语言体验观
[0第0]三节 对比《周易》与认[0知0]语言[0学0]中的语言体验观
[0第0]四节 结语
[0第0]四章 对“[0名0]实”与“能指所指”对应说的思考
[0第0]一节 [0名0]与实的含义
[0第0]二节 “[0名0]实”与“能指所指”
[0第0]三节 从认[0知0]语言[0学0]角度作出的分析
[0第0]四节 术语差异溯源
[0第0]五节 [0学0]科上的差异
[0第0]六节 结语
[0第0]五章 中西[0学0]者论[0[0唯0]0][0名0]论与[0[0唯0]0]实论
[0第0]一节 西方[0学0]者关于[0[0唯0]0][0名0]论与[0[0唯0]0]实论的争论
[0第0]二节 中[0国0][0学0]者关于[0[0唯0]0][0名0]论与[0[0唯0]0]实论的争论
[0第0]三节 结语
[0第0]六章 苟子论语言的体验认[0知0]辩证观
[0第0]一节 “约定俗成”不等于“任意性”
[0第0]二节 引用切忌断章取义
[0第0]三节 苟子对体验认[0知0]辩证观的论述
[0第0]四节 苟子对[0名0]实关系的论述
[0第0]五节 苟子与《周易》、老子、孔子的观点对比
[0第0]六节 倚实准确定位历[0史0]人物
[0第0]七节 结语
[0第0]七章 中西[0学0]者对语言体验性的论述
[0第0]一节 概述
[0第0]二节 西方[0学0]者论语言的体验性
[0第0]三节 中[0国0][0学0]者论语言的体验性
[0第0]四节 结语
[0第0]八章 音义[0学0]与声训[0法0]
[0第0]一节 音义[0学0]
[0第0]二节 声训[0法0]
[0第0]三节 结语
[0第0]九章 中西语义引申研究对比
[0第0]一节 “0VER”的语义引申分析
[0第0]二节 “ON”的语义引申分析
[0第0]三节 “上”的语义引申分析
[0第0]四节 中西语[0法0]化研究对比
[0第0]五节 字词意义的引申与句[0法0]构造意义的引申
[0第0]十章 中西隐喻理论对比研究
[0第0]一节 中[0国0][0学0]者隐喻研究简[0史0]
[0第0]二节 “比、兴”与“隐喻”
[0第0]三节 隐喻与文化
[0第0]四节 结语
[0第0]十一章 语义研究差异原因初析
[0第0]一节 对语言认识的差异
[0第0]二节 “[0名0]”为政治服务
[0第0]三节 重实用,轻理论
[0第0]四节 重文轻理
[0第0]五节 我[0国0]20世纪哲[0学0]研究的局限
[0第0]六节 语言内部结构规律的特殊性
[0第0]七节 中西语义对比研究展望
[1主1]要参考书目
附录1 书中[1主1]要外[0国0]人[0名0]汉译对照表及[1主1]要[0学0]者索引
附录2 本书[1主1]要术语(含英词汉译对照表)及索引
附录3 中[0国0]古代语言[0学0]简[0史0]表
附录4 西方语言[0学0]简[0史0]表


上一个考试

下一个汉语/小语种考试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