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截图

2017年司法考试指南针攻略:柏浪涛刑法攻略讲义、真题两件套(讲义攻略+真题详解)截图 2017年司法考试指南针攻略:柏浪涛刑法攻略讲义、真题两件套(讲义攻略+真题详解)截图

#电子书简介

柏浪涛,清华大学刑法学博士,著名司考辅导专家。其一,能写。著有*畅销的司考教材《刑法攻略》。其二,能讲。授课风格,只讲判断标准,少讲复杂学说;力求直击考点,减少考生负担。其三,能研究。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德国波恩大学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期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第一讲刑法论
第一节历年真题
一、刑法的解释
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卷二·20题)
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
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
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
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
[考点]扩大解释、缩小解释、类推解释
[解析]A项属于类推解释。B项,类推解释属于不当地扩大词语的含义,而B项是在不当地缩小词语“人”的含义。C项,由于刑法规定有变造货币罪,所以这里的“伪造”不能包含“变造”。如果认为包含,就属于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是法律禁止的解释方法。D项,情报有好多种,比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情报。由于本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所以这里的“情报”只能缩小解释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本题答案:D。
[提示]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本题中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罪名,已经修订为强制猥亵、侮辱罪。
2.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卷二·20题)
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
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
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
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
[考点]解释的效力、解释的技巧
[解析]第①句错误,立法解释也不能进行类推解释。第③句错误,由于立法解释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立法解释。第④句错误,立法解释、司法解释都可以进行扩大解释。本题答案:B。
第一讲刑法论
一、刑法概说
刑法=犯罪刑罚。刑法学是一门技术活,主要任务是如何定罪,如何量刑。
(一)刑法的机能
1.法益保护机能。这是指刑法通过惩治犯罪来保护法益。法益,是指通过刑法来保护的国民的生活利益。例如,刑法设立故意杀人罪,保护的法益是人的生命;设立盗窃罪,保护的法益是人的财产。每一个罪名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保护的法益。
2.人权保障机能。这是指刑法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应保障人权,严格依据刑法来定罪处罚。刑法不仅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过去,我们往往只强调刑法的任务是打击犯罪。实际上,若将刑法的任务仅限于此,那么没有刑法,打击犯罪时更爽。因为没有约束,想怎么打击就怎么打击。因此,制定刑法,就是为了强调,在打击犯罪时不能侵犯人权。
[提示]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刑法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平衡二者的紧张关系。例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因冤枉被下狱的男主角,越狱后如果被抓了回来,要不要判他脱逃罪?
3.规制机能。这是指刑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范;既规制人们的行为,又规制法官的裁判活动。
(二)刑法的渊源(表现形式)
1.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是1979年颁布的(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竟没有刑法典)。现行刑法是1997年颁布的。
[注意]刑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就是对刑法典做的小修小补。目前共有9个刑法修正案。
2.单行刑法。这是指国家在刑法典之外单独针对某一类犯罪规定的刑法规范。至今有效的单行刑法只有一个:199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3.附属刑法。这是指附带规定在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有些国家的法律有此做法,例如德国、日本将许多交通领域的犯罪规定在道路交通法中。在我国,除了上述单行刑法,只有刑法典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因此我国目前没有附属刑法。
二、刑法的解释
刑法学主要是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学。解释条文,是刑法学的基本功。因此,刑法的解释历来是司法考试的重点。
(一)解释的效力
1.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解释。
[注意1]刑法修正案属于立法,不属于立法解释,它是刑法典本身的内容。
[注意2]刑法典中的解释性规定不属于立法解释。例如,刑法第93条第1款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不属于立法解释,而是刑法典的内容。
2.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解释。
3.学理解释:学术机构或学者个人的解释。
[效力等级]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没有法律效力。
(二)解释的技巧
对一个条文术语的含义,需要通过解释技巧得出解释结论。常考的解释技巧有:
1.平义解释
这是指按照该用语最平白的字面含义来解释,即所谓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扩大解释(又称扩张解释)
这是指对用语解释后的含义大于字面含义,但该含义仍处在该用语可能的含义范围内。
例1,将自动取款机解释为“金融机构”,就是对“金融机构”的扩大解释。
例2,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警察丢失了枪支竟然不汇报,造成严重后果。如果警察被抢劫了枪支、被骗去了枪支,也不汇报,造成严重后果,显然也应定丢失枪支不报罪。这就要求该罪中的“丢失”不能仅仅理解为“遗失”,而应扩大解释为“非自愿而失去对枪支的占有”。
[注意]扩大解释这种方法本身是被允许的,但是其解释后的结论并不一定具有可适用性。例如,将网络上的虚拟财产解释为“财物”,没有超出“财物”可能的含义范围,属于扩大解释。但是,将这种扩大解释的结论适用到具体的财产犯罪中(如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是否合理,则需要具体分析。
……
第一讲刑法论 / 1
一、刑法概说 / 1
二、刑法的解释 / 2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 7
四、刑法的效力 / 11
第二讲犯罪构成 / 15
一、定罪体系:两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 / 15
二、定罪方法:三段论推理 / 19
第三讲行为主体 / 23
一、自然人 / 23
二、单位犯罪 / 25
第四讲行为 / 29
一、危害行为 / 29
二、不作为犯的概念 / 31
三、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 34
第五讲危害结果 / 41
一、分类 / 41
二、结果加重犯 / 41
第六讲因果关系 / 44
一、条件说(两个要素的案件:行为→结果) / 44
二、相当因果关系说(三个要素的案件:行为→介入因素→结果) / 48
第七讲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 53
一、正当防卫 / 53
二、紧急避险 / 61
三、被害人承诺 / 63
四、其他阻却事由 / 65
第八讲主观要件 / 67
一、犯罪故意 / 67
二、犯罪过失 / 71
三、无罪过事件 / 73
四、各种罪过形式的区分 / 74
五、事实认识错误 / 77
第九讲主观(责任)阻却事由 / 84
一、责任年龄 / 84
二、责任能力 / 86
三、违法性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 / 89
四、期待可能性 / 91
第十讲犯罪形态 / 93
一、犯罪预备 / 93
二、犯罪未遂 / 94
三、犯罪中止 / 98
四、犯罪既遂 / 101
第十一讲共同犯罪 / 108
一、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 / 108
二、正犯(实行犯) / 112
三、狭义共犯(教唆犯和帮助犯) / 116
四、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 / 124
五、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 / 127
六、共同犯罪的处罚规定 / 133
第十二讲罪数 / 135
一、行为单数 / 135
二、行为复数 / 138
三、数罪 / 141
第十三讲刑罚的体系 / 143
一、主刑 / 143
二、附加刑 / 147
三、非刑罚处罚措施 / 150
第十四讲刑罚的裁量 / 153
一、量刑情节 / 153
二、累犯 / 154
三、自首 / 156
四、立功 / 159
五、数罪并罚 / 162
六、缓刑 / 166
第十五讲刑罚的执行和消灭 / 169
一、减刑 / 169
二、假释 / 171
三、刑罚的消灭 / 174
第十六讲分论概说 / 178
一、罪名 / 178
二、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 / 179
第十七讲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183
一、侵犯生命、身体的犯罪 / 183
二、侵犯性权利的犯罪 / 187
三、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 / 192
四、侵犯名誉、司法的犯罪 / 202
五、侵犯婚姻家庭的犯罪 / 206
六、普通罪名 / 207
第十八讲财产犯罪 / 213
一、取得型财产犯罪的共性知识 / 213
二、盗窃罪 / 216
三、侵占罪 / 227
四、抢劫罪 / 229
五、抢夺罪 / 238
六、诈骗罪 / 241
七、敲诈勒索罪 / 251
八、职务侵占罪 / 255
九、普通罪名 / 256
第十九讲危害公共安全罪 / 259
一、危险方法型犯罪 / 260
二、交通型犯罪 / 264
三、恐怖型犯罪 / 272
四、枪支犯罪 / 273
五、普通罪名 / 275
第二十讲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277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 277
二、走私罪 / 280
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 284
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 287
五、金融诈骗罪 / 296
六、危害税收征管罪 / 309
七、侵犯知识产权罪 / 313
八、扰乱市场秩序罪 / 316
第二十一讲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322
一、扰乱公共秩序罪 / 322
二、妨害司法罪 / 338
三、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 348
四、妨害文物管理罪 / 350
五、危害公共卫生罪 / 351
六、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 353
七、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354
八、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 359
九、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 362
第二十二讲贪污贿赂罪 / 365
一、贪污罪 / 365
二、挪用公款罪 / 369
三、受贿罪 / 372
四、行贿罪 / 378
五、普通罪名 / 380
第二十三讲渎职罪 / 384
一、重点罪名 / 384
二、普通罪名 / 387
第二十四讲危害国家安全罪 / 389
一、重点罪名 / 389
二、普通罪名 / 390
第一讲刑法论 / 1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
第二节牛刀小试 / 8
第二讲犯罪构成 / 10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0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1
第三讲行为主体 / 12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2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3
第四讲行为 / 14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4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7
第五讲危害结果 / 19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9
第二节牛刀小试 / 21
第六讲因果关系 / 22
第一节历年真题 / 22
第二节牛刀小试 / 28
第七讲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 30
第一节历年真题 / 30
第二节牛刀小试 / 34
第八讲主观要件 / 36
第一节历年真题 / 36
第二节牛刀小试 / 43
第九讲主观(责任)阻却事由 / 45
第一节历年真题 / 45
第二节牛刀小试 / 48
第十讲犯罪形态 / 49
第一节历年真题 / 49
第二节牛刀小试 / 56
第十一讲共同犯罪 / 59
第一节历年真题 / 59
第二节牛刀小试 / 64
第十二讲罪数 / 67
第一节历年真题 / 67
第二节牛刀小试 / 70
第十三讲刑罚的体系 / 72
第一节历年真题 / 72
第二节牛刀小试 / 73
第十四讲刑罚的裁量 / 75
第一节历年真题 / 75
第二节牛刀小试 / 79
第十五讲刑罚的执行和消灭 / 81
第一节历年真题 / 81
第二节牛刀小试 / 84
第十六讲分论概说 / 85
第一节历年真题 / 85
第二节牛刀小试 / 85
第十七讲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86
第一节历年真题 / 86
第二节牛刀小试 / 92
第十八讲财产犯罪 / 96
第一节历年真题 / 96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13
第十九讲危害国家安全罪 / 118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18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19
第二十讲危害公共安全罪 / 120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20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25
第二十一讲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128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28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39
第二十二讲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142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42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51
第二十三讲贪污贿赂罪 / 154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54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62
第二十四讲渎 职 罪 / 164
第一节历年真题 / 164
第二节牛刀小试 / 166
第二十五讲历年不定项选择题 / 167
一、2002年 / 167
二、2003年 / 169
三、2006年 / 170
四、2007年 / 171
五、2008年 / 171
六、2008年(四川) / 172
七、2009年 / 172
八、2010年 / 173
九、2011年 / 174
十、2012年 / 177
十一、2013年 / 178
十二、2014年 / 180
十三、2015年 / 181
十四、2016年 / 184
第二十六讲历年案例分析题 / 186
一、(2002年·卷四·一题) / 186
二、(2002年·卷四·二题) / 186
三、(2003年·卷四·一题) / 187
四、(2004年·卷四·六题) / 187
五、(2005年·卷四·二题) / 188
六、(2006年·卷四·四题) / 189
七、(2007年·卷四·二题) / 189
八、(2008年·卷四·二题) / 190
九、(2008年四川·卷四·二题) / 191
十、(2009年·卷四·二题) / 191
十一、(2010年·卷四·二题) / 192
十二、(2011年·卷四·二题) / 193
十三、(2012年·卷四·二题) / 194
十四、(2013年·卷四·二题) / 195
十五、(2014年·卷四·二题) / 197
十六、(2015年·卷四·二题) / 198
十七、(2016年·卷四·二题) / 200

★涵盖2002~2016共15年真题
★与《刑法攻略》章节一致,完美对接
★解析深入浅出,文字简练、易懂,一语中的
★真题之外,配有相应模拟训练试题,全面提升实战能力
★双色印刷,绿色护眼
★免费配套视频音频讲解(登陆指南针官网观看或下载)
《刑法攻略》(第九版),重装上市:
一、全新修订
1.根据刑法学*新研究成果(包括张明楷、周光权老师的*新学术研究),对本书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2.对*新司法解析进行了解读。
3.完善了总则内容和分则某些罪名的判断标准,增加了一些2017年度可能考查的知识点。
二、必备资料“四合一”
《刑法攻略》与《真题攻略》互为补充,囊括了司考必备的四项资料:(1)基础讲义;(2)重点法条及司法解释;(3)历年真题解析;(4)模拟训练题。力求一套在手,即可通关。
读者使用时,每看完《刑法攻略》的一讲,可接着做《真题攻略》本讲真题,趁热打铁,将知识转化为答题能力。
三、柏老师配套视频、音频精讲课件
可登陆“上律指南针”官网免费观看或下载。

柏神刑法大作,
给你一双穿透迷雾的眼睛,
引导你与刑法的心灵相通,
读懂它的语言,倾听它的心声,
说不定你会爱上它……
爱上刑法,司考原来如此简单
柏神之“神”,在于能以简练易懂的语言将刑法真题解读地淋漓尽致,常一语中的,让人豁然开朗。
其一,语言精辟。只讲正确的话,一句胜于十句,提高阅读和理解速度,为考生减负。
其二,浅显易懂。文字精炼,却平易近人,寥寥数语间,真题之精妙跃然纸上。
其三,信心满满。显著提升做题正确率,增强司考的动力和信心。

上一个考试

下一个司法考试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