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252课时全解析(必修第二册·72课时)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高中数学新课标252课时全解析(必修第二册·72课时)截图 高中数学新课标252课时全解析(必修第二册·72课时)截图 高中数学新课标252课时全解析(必修第二册·72课时)截图

#电子书简介

黄坪,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高中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硕士生指导导师,上海市普陀区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信息资源建设团队领衔人、高中数学学科高地领衔人、级教师候选人指导导师、教育园丁,上海市教育园丁。出版过《高中数学题根》和《高中数学题根教学》等著作,并参编过著作数十本,发表文章一百多篇。
第6章
平面向量(19课时)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6.2 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和数乘运算
6.2.1 平面向量的加、减法
6.2.2 平面向量的数乘
6.2.3 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和数乘运算
6.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3.1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6.3.3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
6.3.4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的应用
6.4 向量的数量积
6.4.1 向量数量积的概念
6.4.2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6.4.3 向量的投影
6.4.4 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6.5 向量应用与解三角形
6.5.1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6.5.2 向量在代数中的应用
6.5.3 正弦定理
6.5.4 余弦定理
6.5.5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6.5.6 正弦、余弦定理应用题
6.6 解三角形的建模与探究

第7章
复数(10课时)
7.1 复数的概念
7.1.1 复数的概念及表示
7.1.2 复数的代数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7.1.3 复数概念的应用
7.2 复数的运算
7.2.1 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7.2.2 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7.2.3 复数四则运算的应用
7.3 复数方程
7.3.1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7.3.2 实系数方程
7.3.3 复系数方程
7.4 复数的应用

第8章
立体几何初步(23课时)
8.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8.1.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8.1.2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的应用
8.2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8.2.1 异面直线
8.2.2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8.2.3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8.3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8.3.1 线面平行的性质与判定
8.3.2 线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
8.3.3 空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8.3.4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应用
8.4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8.4.1 面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
8.4.2 二面角
8.4.3 空间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应用
8.5 简单几何体的概念和直观图
8.5.1 多面体的概念
8.5.2 旋转体的概念
8.5.3 多面体和旋转体概念的应用
8.5.4 “斜二测”画法
8.5.5 截面
8.5.6 简单几何体的概念和直观图的应用
8.6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6.1 柱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6.2 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8.6.3 台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8.6.4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8.7 立体几何初步的建模与探究

第9章
概率(9课时)
9.1 随机事件与概率
9.1.1 随机事件与样本点的关系
9.1.2 随机事件的并、交运算
9.2 概率与频率
9.2.1 古典概型
9.2.2 互斥事件的概率
9.2.3 随机事件概率的运算法则
9.2.4 用频率估计概率
9.3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9.3.1 独立事件积的概率
9.3.2 随机事件独立性的应用
9.4 概率的建模与探究

第10章
统计(11课时)
10.1 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及相关概念
10.1.1 总体、样本、样本量
10.1.2 总均值、总体方差
10.2 抽样
10.2.1 简单随机抽样
10.2.2 简单随机抽样的应用
10.3 统计图表
10.3.1 统计图表
10.3.2 统计图表的应用
10.4 用样本估计总体
10.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0.4.2 标准差、方差、极差
10.4.3 用样本估计总体
10.4.4 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
10.5 统计建模与探究

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只对高中数学252课时作了大致的划分,并未细化到每一节课。本套丛书根据课程标准设计课时,共分四册,尝试将252课时“写实”,既可以作为教师的导学案,又可以作为高中学生三年数学学习的学历案。丛书中的每一个课时均包括“学习导入”“例题演变”“尝试练习”“方法总结”四个栏目。栏目的设计体现了中国数学教学的特色:“学习导入”解析本节课所属主题、《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列出知识概述;“例题演变”是教师上课的内容,例题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决定,配备相应的变式题目以强化和攻克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尝试练习”是学生课后训练的内容、纠错的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总结”揭示本节课要落实的核心素养,以及所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套丛书不仅使函数主题在课时上得到了保证,而且尽量将其安排在前面几章,同时,尽量将作为工具的三角和向量的章节提前,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内容还是分开列出,以方便区分《课程标准》对学业水平和高考水平的不同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套丛书中,必修部分概率与统计主题的课时和《课程标准》的参考课时相同,选择性必修部分该主题的课时比《课程标准》的参考课时略有增加.
在数学概念演绎方面,本套丛书仅仅在知识概述里作些罗列,教师和学生可以结合所用教材展开,如果二者在编排上略有出入,可自行调整.尤其需要说明的是,编者把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主题的内容,纳入了相应的每一章,在每章的最后予以展示.《课程标准》注重活动,由于体例的限制和操作的困难,本套丛书先关注数学的应用,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本套丛书提供的应用情境和探究情境自行开展活动.
本套丛书既可以作为教师的导学案,又可以作为高中学生三年数学学习的学历案.丛书中的每一个课时均包括“学习导入”“例题演变”“尝试练习”“方法总结”四个栏目.栏目的设计体现了中国数学教学的特色:“学习导入”解析本节课所属主题、《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列出知识概述;“例题演变”是教师上课的内容,例题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决定,配备相应的变式题目以强化和攻克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尝试练习”是学生课后训练的内容、纠错的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总结”揭示本节课要落实的核心素养,以及所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本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多次请教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研究领域诸多教授,邀请了一线高中数学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亲自编写,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同时,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为了本套丛书的出版,多次与编者进行沟通交流.虽然在编写过程中倾注了不少心血,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还存在许多问题,衷心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和教育教学专家批评指正.
黄 坪
2019年8月3日

上一个中小学教辅

下一个高二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