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专著 吴平[等]编著 dan pian ji yuan li ji y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正版现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专著 吴平[等]编著 dan pian ji yuan li ji y

计算机与互联网 单片机与嵌入式

  • ISBN:9787519814250
  • 作者:吴平,吴桂初,杨卫波,管晓春,章上聪
  • 开本:16开
  • 版次:1
  • 用纸:胶版纸
  •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2-01
  • 中图法分类号:TP368.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正版现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专著 吴平[等]编著 dan pian ji yuan li ji y截图 正版现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专著 吴平[等]编著 dan pian ji yuan li ji y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正版现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9787519814□50中国电力
  • ISBN:9787519814250
  • 定价:49.8
  •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 作者:吴平,吴桂初,杨卫波,管晓春,章上聪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2-01
  • 印刷时间:
  • 版次:1
  • 印次: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
  •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9 章,前面5 章介绍标准MCS−51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内部结构、指令系统和C51 程序设计;后4章重点介绍Silabs 公司推出的髙集成度、髙性能的RISC 单片机C8051F410,包括单片机硬件结构和常用片内资源的工作原理、程序设计等,□后1 章给出应用实例。

本书重在原理与实践,从标准51 开始由浅入深出详细介绍C8051F410,旨在培养读者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和系统实用开发技能,让读者逐步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程序编写能力。

本书为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本书适合各类本科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技术学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供刚刚接触单片机的初学者自学阅读和从事单片机应用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序言

前言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仅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缺少了I/O 设备的微型计算机。

1976 年Intel 公司研制出MCS−48 系列8 位单片机,标志着单片机的问世,同年Zilog公司开发的Z80 微处理器广泛用于工业自动控制设备。□0 世纪80 年代初,Intel 公司推出了MCS−51 系列8 位单片机,MCS−51 单片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多种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扩展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片机种类丰富、功能日益完善,由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设备如全自动洗衣机、变频空调、遥控电视、数码相机、高清机顶盒、门禁控制、打印机等产品早已悄悄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业和国防领域的智能仪表、工业测控装置、医疗CT、航天技术、导航设备、现代军事装备等都有单片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8051 系列单片机是Silabs 公司开发的混合信号微处理器,采用全球领先的模拟器件、高速8051 CPU、ISP Flash 存储器、JTAG 调试工具,是目前还在广泛使用的8 位单片机;兼容标准8051 硬件和指令系统集成有A/D、D/A、可编程定时/计数器阵列PCA、16 位定时器、UART、I□C 串行总线、看门狗定时器等众多功能部件,因此又称为片上系统(SoC)。□具特色的是增加了数字交叉开关,它可将内部数字系统资源定向到P0、P1 和P□ 端口I/O 引脚,并可将定时器、串行总线、外部中断源、AD 输入、转换比较器输出通过设置Cros□□ar 开关控制寄存器定向到P0、P1、P□ 的I/O 端口,这就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特定应用选择通用I/O端口和所需数字资源的组合。

目前的单片机教材大多是沿用□0 世纪80 年代的8051 内容,学生学完单片机课程后,不能直接融入企业的系统设计和技术开发。为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原有的MCS−51 单片机内容进行了压缩和优化,作为单片机原理性介绍,将那些在实际应用中很少用到或已经淘汰的芯片不再写入教材,以C8051F410 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做重点介绍,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C8051F 系列单片机入门教材。

全书共分9 章。□□ 章是绪论,介绍了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和SoC单片机的性能特点;第□ 章介绍了8051 单片机的硬件系统、体系结构、引脚功能、存储器,以及指令系统和使用方法;第3 章介绍了C51 在单片机中的编程方法,以及混合编程的具体运用;第4 章介绍了8051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系统结构、中断控制及编程方法;第5 章介绍了8051 单片机串行口结构和编程控制;第6 章介绍Silabs 公司推出的C8051F410 单片机的系统结构、存储器组织、IO 端口、中断处理和时钟、电源管理,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第7 章介绍C8051F410 单片机的片内定时器和看门狗应用;第8 章介绍C8051F410 单片机的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的接口使用方法;第9 章以电源控制系统为例,介绍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

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其中第□ 章、第4 章、第5 章由吴桂初编写,第6 章、第7章、第9 章由吴平编写,□□ 章、第8 章由杨卫波编写,第3 章由管晓春编写,书中的示图表格由章上聪制作和整理;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部分研究生。吴桂初、吴平老师负责全书的策划、内容安排、文稿编写修改和审定。

全书参考教学理论36~54 学时,实验18 学时,每章配有适量的思考与练习题,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取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在此对相关作者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编 者

□018 年□ 月


目录

目录

前言

□□ 章 绪论 1

1.1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1

1.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1

1.1.□ 单片嵌入式系统 □

1.□ 单片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3

1.□.1 单片机应用系统结构 3

1.□.□ 单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4

1.□.3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5

1.3 SoC 单片机简介 7

1.3.1 C8051F 系列单片机简介 7

1.3.□ C8051F 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7

1.3.3 C8051F 系列单片机的应用 9

1.4 思考与练习 9

第□ 章 标准单片机硬件结构与指令系统 11

□.1 标准5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信号引脚 11

□.1.1 标准5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11

□.1.□ 标准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

□.1.3 标准51 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 14

□.□ 标准51 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 15

□.□.1 标准51 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 16

□.□.□ 标准51 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 18

□.□.3 标准51 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9

□.3 标准51 单片机并行输入/输出口电路结构 □1

□.3.1 标准51 单片机的P1 接口、P3 接口的结构 □1

□.3.□ 标准51 单片机的P0 接口、P□ 接口的结构 □3

□.3.3 标准51 单片机并行接口的负载能力 □4

□.4 标准51 单片机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4

□.4.1 标准51 单片机指令格式及常用符号 □5

□.4.□ 标准51 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7

□.5 标准51 单片机指令分类介绍 30

□.5.1 数据传送类指令(30 条) 31

□.5.□ 算术运算类指令(□4 条) 35

□.5.3 逻辑运算与循环类指令(□5 条) 39

□.5.4 控制转移类指令(□□ 条) 4□

□.5.5 标准51 单片机指令长度和周期数规律归纳 45

□.6 标准51 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46

□.6.1 程序编制的方法和技巧 46

□.6.□ 源程序的编制 49

□.6.3 基本程序结构 51

□.6.4 简单程序举例 56

□.7 思考与练习 57

第3 章 单片机C51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60

3.1 C51 语言程序设计概述 60

3.1.1 C51 与汇编语言的区别 60

3.1.□ C51 程序设计基础 6□

3.□ C51 程序设计实例解析 70

3.□.1 基于C51 的程序设计 70

3.□.□ C51 程序设计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比较 71

3.3 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76

3.4 思考与练习 84

第4 章 标准51 单片机的中断与定时 87

4.1 输入输出的基本概念 87

4.1.1 输入输出接口 87

4.1.□ 输入输出方式 88

4.□ 标准51 单片机中断系统 9□

4.□.1 标准51 单片机中断源 93

4.□.□ 标准51 单片机中断控制 93

4.□.3 标准51 单片机中断响应及中断处理过程 97

4.3 标准51 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104

4.3.1 标准51 单片机定时器的控制 105

4.3.□ 标准51 单片机定时器的4 种模式及其应用 107

4.4 定时器/计数器与中断应用举例 111

4.5 思考与练习 116

第5 章 标准51 单片机串行通信 118

5.1 串行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118

5.1.1 并行和串行通信 118

5.1.□ 串行通信的波特率 119

5.1.3 标准51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119

5.□ 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1□□

5.□.1 串行口方式0 1□□

5.□.□ 串行口方式1 1□3

5.□.3 串行口方式□ 和方式3 1□3

5.□.4 波特率设定 1□4

5.3 串行口应用举例 1□5

5.3.1 双机通信硬件电路 1□5

5.3.□ PC 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13□

5.4 本章小结 136

5.5 思考与练习 136

第6 章 C8051F410 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137

6.1 C8051F410 单片机系统结构 137

6.1.1 系统概述 137

6.1.□ 系统内部结构 139

6.1.3 系统引脚 14□

6.□ C8051F410 存储器组织 145

6.3 C8051F410 端口输入/输出 151

6.3.1 端口输入/输出 151

6.3.□ 优先权交叉开关译码器 15□

6.3.3 端口I/O 初始化 154

6.3.4 通用端口I/O 157

6.4 C8051F410 中断系统 163

6.4.1 C8051F410 中断系统概述 163

6.4.□ 中断寄存器说明 165

6.4.3 外部中断 169

6.5 复位与时钟 171

6.5.1 复位源 171

6.5.□ 上电复位 17□

6.5.3 掉电复位和VDD 监视器 17□

6.5.4 外部复位 173

6.5.5 时钟丢失检测器复位 173

6.5.6 比较器0 复位 174

6.5.7 PCA 看门狗定时器复位 174

6.5.8 FLASH 错误复位 174

6.5.9 smaRTClock(实时时钟)复位 174

6.5.10 软件复位 175

6.6 电源管理方式 175

6.6.1 空闲方式 175

6.6.□ 停机方式 175

6.6.3 挂起方式 176

6.7 思考与练习 176

第7 章 C8051F41x 片内定时器/计数器 177

7.1 定时器0 和定时器1 177

7.□ 定时器□ 183

7.3 定时器3 187

7.4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191

7.4.1 PCA 计数器/定时器 19□

7.4.□ 捕捉/比较模块 19□

7.5 看门狗定时器方式 198

7.5.1 看门狗定时器操作 198

7.5.□ 看门狗定时器使用 199

7.6 思考与练习 □04

第8 章 模数和数模转换 □05

8.1 电压基准 □05

8.□ 模数转换器ADC □07

8.□.1 1□ 位ADC 结构 □07

8.□.□ ADC 工作方式 □08

8.□.3 可编程窗口检测器 □11

8.□.4 ADC 相关的I/O 寄存器 □13

8.□.5 ADC 应用设计 □16

8.□.6 ADC 应用设计的深入讨论 □19

8.3 数模转换器DAC □19

8.3.1 1□ 位IDAC 结构 □19

8.3.□ IDA0 输出更新 □□0

8.3.3 IDAC 输出字格式 □□1

8.3.4 IDAC 相关的I/O 寄存器 □□1

8.3.5 DAC 的应用设计 □□3

8.4 思考与练习 □□5

第9 章 综合应用 □□6

9.1 数控交流稳压电源简介 □□6

9.□ 硬件电路设计 □□6

9.□.1 单片机□小系统 □□6

9.□.□ 降压模块 □□8

9.□.3 键盘模块 □□8

9.□.4 显示模块 □□8

9.□.5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9

9.3 软件程序设计 □□9

9.3.1 变量声明和初始化设置 □□9

9.3.□ 主程序设计 □33

9.3.3 定时器中断任务程序设计 □33

9.3.4 A/D 中断任务程序设计 □34

9.3.5 显示任务程序设计 □35

9.3.6 按键任务程序设计 □36

9.3.7 电机任务程序设计 □38

附录 80C51 单片机指令速查表 □40

参考文献 □44


精彩书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5.基于ISP、IAP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ISP(In System Programmable)称为在线系统可编程技术。随着微控制器在片内集成EEPROM、FlashROM的发展,导致了ISP技术在单片机中的应用。首先实现了系统程序的串行编程写入(下载),使得不必将焊接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的芯片取下,就可直接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中,淘汰了专用的程序下载写入设备。其次,基于ISP技术的实现,使模拟仿真开发技术重新兴起。在单时钟、单指令运行的RISC结构的单片机中,可实现PC通过串行电缆对目标系统的在线仿真调试。在ISP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IAP(In Application Programmable)技术,也称在应用可编程技术。利用IAP技术,实现了用户可随时根据需要对原有的系统方便的在线更新软件、修改软件,还能实现对系统软件的远程诊断、远程调试和远程更新。
6,实现全面功耗管理
采用CMOS工艺后……。它包括:
(1)传统的CMOS单片机的低功耗运行方式,既闲置方式(Idle Mode)、掉电方式(Power Down Mode)。
……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