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辛海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9787568298476 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计算机网络辛海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9787568298476 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计算机与互联网 计算机安全

  • ISBN:9787568298476
  • 作者:辛海涛
  • 包装:平装
  • 印次:1
  • 品相:10成新
  • 字数: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页数:0
  • 主题词:暂无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2021-05-01
  • 读者对象:暂无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计算机网络辛海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9787568298476 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计算机网络
作者:辛海涛主编
定价:88.0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21-05-01
ISBN:9787568298476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8章,内容涵盖了全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所有知识点,各章附有与章节内容相对应的练同时提供了配套的实验内容。本书的特点是概念、叙述严谨、图文生动、易于理解。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协议,注重分析各种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方法。本书可供所有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使用,对从事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pan>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pan>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2.pan>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L.4.pan>层次结构体系

1.4.2 ISO/OSI参考模型

1.4.3TCP/IP体系结构

1.5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6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1.7互联网

2章物理层

2.pan>物理层概述

2.2数据通信基础

2.2.pan>数据通信模型

2.2.2编码调制

2.2.3信道速率的计算

2.3网络通信介质

2.3.pan>导引型通信介质

2.3.2非导引型通信介质

2.4信道复用技术

2.4.pan>时分多路复用

2.4.2频分多路复用

2.4.3波分多路复用

2.4.4码分多路复用

3章数据链路层

3.pan>数据链路能

3.1.pan>封装成帧

3.1.2透明传输

3.1.3差错检测

3.2点对点协议

3.2.pan>点对点协议的特点

3.2.2 点对点协议的帧格式

3.3传统以太网

3.3.1CSMA/CD协议

3.3.2信道利用率

3.3.3以太网的MAC

3.4扩展以太网

3.4.pan>以太网交换机

3.4.2以太网的扩展

3.4.3虚拟局域网

3.5无线局域网

3.5.pan>无线局域网概述

3.5.2802.1pan>局域网MAC协议

3.5.3 Wi-Fi

3.5.4蓝牙

3.5.5蜂窝移动网络技术

4章网络层

4.pan>网络层概述

4.1.pan>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1.2分组转发的路由选择

4.2网际协议

4.2.pan>虚拟互连网络

4.2.2分类的IP地址

4.2.3IP地址与硬件地址

4.2.4地址解析协议

4.2.5IP数据报的格式

4.2.6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4.3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3.pan>划分子网

4.3.2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4.3.3无分类路由选择

4.4 ICMP

4.4.1ICMP报文的种类

4.4.2ICMP的应用举例

4.5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5.pan>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4.5.2路由信息协议

4.5.3开放短路径优先协议

4.5.4边界网关协议

4.6 IP多播

4.6.1IP多播的基本概念

4.6.2在局域网行硬件多播

4.6.3网际组管理协议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4.7 IPv6

4.7.1IPv6的基本

4.7.2IPv6的地址

4.7.3 IPv4IPv6过渡

4.7.4 ICMPv6

5章传输层

5.pan>传输层概述

5.1.pan>传输层协议

5.1.2复用与分用

5.2 UDP

5.2.1 UDP概述

5.2.2 UDP报文格式

5.3 TCP

5.3.pan>可靠传输基本原理

5.3.2TCP报文格式

5.3.3可靠传输

5.3.4流量控制

5.4拥塞控制

5.4.pan>拥塞控制原因

5.4.2拥塞控制方法

5.4.3TCP的拥塞控制

5.5TCP传输连接原理

5.5.1TCP连接的建立

5.5.2连接释放

6章应用层

6.pan>域名系统

6.1.1 域名

6.1.2域名服务器

6.1.3域名解析过程

6.1.4 DNS报文格式

6.2电子邮件

6.2.pan>电子邮件概述

6.2.2邮件传输协议

6.2.3电子邮件的扩展MIME



前言

前言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领域广泛的学科,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建设对于培养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以计算机网络中基本和关键的问题为核心,以互联网和成熟技术为实例,讲解和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枯本书共8章。第pan>章为计算机网络概述,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组成、体系结构、性能指标等;第2章为物理层,主要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网络通信介质和信道复用技术等;第3章为数据链路层,主要介绍数据链路能、点对点协议、传统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第4章为网络层,主要介绍IPIP数据报转发、路由选择协议、IPv6技术等;第5章为传输层,主要介绍UDPTCP数据报、拥塞控制等;第6章为应用层,主要介绍域名系统、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协议(FTP)、多媒体网络应用等;第7章为网络,主要介绍信息加密技术、网络解决方案等;第8章为实验实训,主要内容为网络基本实验。本书的参考学时数为5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在理论课时数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只讲述前6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完成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的学章的参考教学课时见以下的课时分配表。本书由辛海涛、张楠编写第pan>章,辛海涛、冯剑、张艳荣编写第2章;程涛编写第3章;宁世勇、辛海涛编写第4章;刘湛清、程日来、张艳荣编写第5和第8章:程日来编写第6章;朱海波编写第7章。本书作者在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编者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电子邮件请发送至101181@ hrbcu.edu.cn

编者



摘要

pan>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本章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定义与分类、组成、体系结构以及性能指标等方行了分析,能够帮助读者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1.pan>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强烈的社会需求与先期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也证实了这个规律。1946年,世界上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军方出于需要,对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行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它将远程雷达与其他测量设施监测到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与一台IBM公司生产的计算机连接行集中的防空信息处理与控制。若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完成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研究。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办公室内的终端输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至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其资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至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人们把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为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它属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一种。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建成的由一台计算机与分布在全美国的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航空订票系统SABER-pan>就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全美国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出现了多台计算机互联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来自军事、科学研究、地区与国家经济信息分析决策、大型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的用户。他们希望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成为“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来使用本地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连网的其他地方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一阶段研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AgencyARPA)ARPANET(通常将其称为ARPA)1969年,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将多个大学、公司和研究所的多台计算机互联的课题。1969年,ARPANET只有4个结点;1973年已达到40个结点;1983年已经达到100多个结点。ARPANET通过有线、无线与卫星通信线路,将网络覆盖了从美国本土到欧洲与夏威夷的广阔地域。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了TCP/IP的发展,为Internet(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ARPANET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意义是深远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仅美国就资助建立了多个计算机网络。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出现了一些研究实验性网络、公共服务网络与校园网。

……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