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自然资源区划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自然资源区划

科学与自然 地理学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自然资源区划截图

#电子书简介

第1章 自然资源区划概述
1.1 区划研究进展
1.1.1 国外区划的发展历程
1.全球生态区划
生态区划是对生态区域和生态单元的划分或合并研究。面对全球环境变化下生态系统受到的长期扰动,生态区划可以有效揭示自然生态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归纳外部扰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撑。
Bailey以气候-植被的命名方式,首次提出包含生态地域(domain)、生态大区(division)、生态省(province)、生态地段(section)四级体系的美国生态区划方案,标志着生态区划理论与方法逐渐走向成熟(Bailey,1989)。在反复论证基础上,Bailey(1989)将生态区定义为具有相对同质性的生态系统组合,并系统地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区划分方案。在当时,Bailey的生态区划体系并不唯一。如Rowe和Sheard(1981)以及Klijn和Haes(1994)立足景观视角分别提出生态用地分类准则,但并未形成全球制图;Prentice等构建的全球生物群区模型和Schulz提出的全球生态地带(ecozone)则体现了欧洲学者对生态区划更为宏观的理解(Bailey,1989;Xu et al.,2020)。经过对生态区划理论与方法的长期总结,Bailey(1989)最终提出了生态系统地理学理念,其全球生态区划方案成为20世纪体系最完整的生态区划研究成果。
自Bailey(1989)系统提出美国生态区划方案以来,生态区划理论与方法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取得了快速发展。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WWF)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TNC)发布的全球陆地生态区划方案(Olson)被广泛采用,为全球和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发挥了关键的空间指引作用。
对比Bailey(1989)的全球生态区划图,Olson等集成多国学者区划方案的生态区划成果具有更明确的生态管理目标(郑度等,2016)。加之该区划的矢量文件由机构公开发布,且获取便捷,因而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资料。时至今日,Olson等的区划方案仍在不断更新之中。最新发布的Ecoregions 2017方案由846个生态区构成,预计在2050 年达成保护全球陆域面积的50%成为该方案的最终目标(郑度等,2003)。
2.全球气候区划
古希腊人最早提出气候带的概念,并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气候带。这种分带反映了地球气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没有考虑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因而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随着气候资料的积累,人类对气候带的认识和划分也逐渐完善。1879年,苏潘以年平均温度20℃等温线和暖月的10℃等温线为指标,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5个气候带。
1900~1936年,柯本在以温度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多雨气候、干旱气候、温暖多雨气候、寒冷雪林气候和冰雪气候5个气候带。
1925年,贝尔格根据气候同自然景观的关系,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全球低地气候划分为11个气候带(型)。1936~1949年,阿利索夫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位置及其季风变化,把全球气候划分为13个气候带。这种分带既反映了太阳辐射和下垫面性质,又反映了大气环流和洋流对热量、水分的传输,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
1959~1978年,斯特拉勒父子以气团的源地、分布和气候锋的位置及其季节变化为基础,并参考气温和降水指标,将世界气候划分为3个带、13个型和27个亚型(郑度等,2005)。
3.全球农业区划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征对农区类型划分的研究由来已久。1902年,斯皮尔曼把美国农业分成畜牧业区、作物栽培业区和不施肥农业区3个区型。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契林泽夫等就有关于划分农业经营类型及其原则、指标和方法的论述。英国的斯坦普以农用地结构为主要依据,把英格兰和威尔士划分为17个区型,把苏格兰划分为5个区型。在1964年,由波兰科斯特罗维茨基教授倡导,国际地理联合会成立了农业类型学专门委员会,探讨农业类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于1975年确定了世界农业区域类型的划分方案(周璞等,2019)。
根据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类型学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将全世界划分为十大农区类型,它们分别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北非西亚农业区、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拉丁美洲农业区、西欧北欧南欧农业区、北美农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东欧与西伯利亚农业区、中亚农业区、东亚农业区。
1.1.2 国内区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区划工作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已有区划工作研究的梳理、总结,根据区划服务目标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服务于自然本底认知、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表1.1)。
1.服务于自然本底认知阶段(20世纪20~50年代)
20世纪20~50年代我国的区划工作主要针对的是自然区划,其最大的理论意义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是区划体系的基础层级(郑度等,2016)。这一时期针对单要素的区划研究较多,如气候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等。《中国气候区域论》的发表标志着我国自然地域区划研究的开始(郑度等,2003)。黄秉维从综合的观点出发,考虑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首次对我国植被进行了区划。李长傅、洪思齐等学者依据地域分异的规律对自然区划进行了研究(郑度等,2005)。这期间的区划工作虽然受到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其研究却为我国区划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服务于工农业生产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使自然区划得到了快速发展(周璞等,2019)。1954年,在全国区划方面,林超教授根据大地构造、气候状况、地貌等首次进行了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为综合自然区划奠定了基础(林超,1954)。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中,黄秉维通过考虑热量、水分等,揭示了地域分异规律,明确规定了区划服务的对象是农业,对我国自然区划工作的深入研究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林超,1954;赵松乔等,1979;彭建等,2017)。部门区划的类型多种多样,具有更强的应用性。我国在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利等部门都开展了区划的研究,其中关于气候区划(黄秉维,1959,1965)和植被区划(钱纪良和林之光,1965;黄秉维,1989)的研究较多。不同省份与典型区域(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等)的区划工作同期展开,区域区划多为实地调查,且真实可靠,在了解自然和指导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孙敬之发表了《论经济区划》,提出了全国经济区划方案,这是我国较早的经济区划方案(林振耀和吴祥定,1981)。这一时期,经济区划的研究较少,与自然区划相比相对薄弱。
3.服务于经济建设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向经济建设转移,促使我国经济区划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全国经济区划,周起业、陈栋生等学者在指标选取上各有侧重,分别提出了全国一级综合经济区划方案(侯学煜,1981;刘昉勋和黄致远,1987)。郭焕成对我国农村经济进行了区划,标志着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进入了新的阶段(孙敬之,1955)。区域经济区划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陕西、河北等不同省份都进行了省内经济区划分。在部门经济区划方面,农业与旅游业经济区划研究较多,工业(周起业等,1990)、矿产资源(陈栋生,1991)等部门的经济区划开始萌芽。虽然我国经济区划起步较晚,但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区划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自然区划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势,生态区划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是自然区划的进一步深入,侯学煜(1981)、郑垂勇等(1992)、胡小平(1998)、郭焕成(1999)等都提出了不同的生态区划方案。
4.服务于可持续发展阶段(20世纪末至今)
20世纪末我国进入构建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社会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已有的区划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发展形势的需要,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开始向综合区划方向发展(侯学煜,1988a,1988b)(表1.2)。在全国性综合区划方面,刘燕华等(2004)认为综合区划应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两大类要素,刘军会等考虑了自然、经济、人口、生态四个方面(高江波等,2010)。大部分学者认为综合区划应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两大类要素,有的学者将其细化为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要素(黄秉维,1996)。在区域性综合区划的研究中,西北地区(刘燕华等,2005)、冰冻圈(刘军会和傅小锋,2005)等特殊的区域以及江苏省(念沛豪等,2014)、湖北省(胡静和陈银蓉,2008)等不同的省份都进行了综合区划,其中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如小麦(黄敬军等,2013)、玉米(Ma et al.,2014)、水稻(张蕾和杨冰韵,2016)等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研究较多。针对部门综合区划的研究,农业(吴东丽等,2011;田宏伟和李树岩,2016)、土地(张仲威,2008;任义方等,2019)、水资源(刘彦随等,2018)综合区划较为成熟,矿产资源(郭娅等,2007;冯红燕等,2010)、气候(陈守煜和李亚伟,2004)等部门还未开展过多研究,仍在探索之中。综合区划是其他区划工作基础的进一步深入,是当前区划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人与地理环境系统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贡献(侯华丽等,2015)。我国综合区划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在指标的选取上虽然由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但在多指标的综合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录
丛书序

第1章 自然资源区划概述 1
1.1 区划研究进展 1
1.1.1 国外区划的发展历程 1
1.1.2 国内区划的发展历程 2
1.2 区划理论及技术方法 7
1.2.1 区划的基本理论 7
1.2.2 区划方法的演变 10
1.2.3 区划方法的选择 13
1.3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内涵 15
1.4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目的与意义 15
1.4.1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的目的 15
1.4.2 区划的研究意义 16
参考文献 17
第2章 全球自然资源及动态区划 21
2.1 全球自然资源概况 21
2.1.1 全球各大洲概况 21
2.1.2 全球土地资源概况 23
2.1.3 全球农业资源概况 24
2.1.4 全球森林资源概况 27
2.1.5 全球草原资源概况 30
2.1.6 全球水资源概况 31
2.1.7 全球气候资源概况 33
2.1.8 全球矿产资源概况 35
2.2 全球自然资源动态区划技术方案 36
2.2.1 全球自然资源动态区划体系 36
2.2.1 全球自然资源动态区划基础数据 38
2.2.3 全球自然资源动态区划分区特征 41
参考文献 44
第3章 中国自然资源及动态区划 46
3.1 中国自然资源禀赋 46
3.1.1 中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 46
3.1.2 中国自然资源动态变化 47
3.2 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51
3.3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环境影响因子 51
3.3.1 气候因素 52
3.3.2 地形地貌 53
3.3.3 水文条件 54
3.3.4 土壤特征 55
3.3.5 植被特征 56
3.4 中国自然资源动态区划技术方案 57
3.4.1 基本原则 57
3.4.2 指标体系 59
3.4.3 区划等级 61
3.4.4 数据来源 62
3.4.5 定量方法 63
3.4.6 技术路线 64
参考文献 66
第4章 中国自然资源动态分区 69
4.1 总体概况 69
4.1.1 自然资源动态分区系统 69
4.1.2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大区基本概况 69
4.2 动态分区特征 72
4.2.1 东北平原林耕资源大区 72
4.2.2 内蒙古高原草原区 82
4.2.3 华北平原草耕区 90
4.2.4 黄土高原林草区 96
4.2.5 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区 102
4.2.6 四川盆地草耕区 105
4.2.7 江南山地丘陵森林资源大区 110
4.2.8 东南沿海及岛屿森林区 116
4.2.9 云贵高原林草耕区 122
4.2.10 西北内陆荒漠区 130
4.2.11 青藏高原草原区 139
4.2.12 横断山林草区 148
参考文献 153
第5章 思考及展望 154
5.1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的应用 154
5.1.1 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 154
5.1.2 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154
5.1.3 促进区划学科建设 155
5.2 展望 156
5.2.1 动态区划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156
5.2.2 动态区划技术方法不断提升 157
5.2.3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规范化建设体系逐渐成熟 158
5.2.4 自然资源动态区划应用实践领域不断扩大 158
参考文献 158
附图
好书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自然资源区划》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论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联系性、累积性,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各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变化动因机制和演化趋势,探索自然资源综合区划。实现从以单一资源要素为主的划分指标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全要素整体性角度转变,从单种资源区划向自然资源综合区划转变,支撑全面掌控全国自然资源变化规律与生态环境态势。《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自然资源区划》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国内外区划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生态、气候、农业等各领域区划的定义内涵、基本理论、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研究现状等,具体介绍了开展区划的技术方法及研究进展,总结了区划方法选择的原则和区划工作的意义;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三期全球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具体技术方案及29个区划;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中国自然资源变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全国自然资源综合区划12个大区的一、二、三级区划特征和资源禀赋,可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观测等工作选区和相关台站布设提供借鉴。

上一个科学与自然

下一个地理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