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 许琼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无机化学实验 许琼

科学与自然 化学

  • ISBN:9787030537133
  • 作者:许琼
  • 包装:平装
  • 字数:317
  • 开本:16
  • 版次:1
  • 页数:228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2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无机化学实验 许琼截图 无机化学实验 许琼截图 无机化学实验 许琼截图 无机化学实验 许琼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参数
无机化学实验
曾用价 45.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8月
开本 16
作者 许琼
装帧 平装
页数 228
字数 317
ISBN编码 9787030537133


内容介绍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为地方高校应用型化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而编写的。
全书共11章,基础理论部分包含绪论、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现象观察及数据处理、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内容则按照基本操作实验、基本原理及常数的测定实验、无机化合物制备实验、元素化合物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模块化编写,共38个实验项目。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
1.2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1
1.3无机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2
1.4无机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方法3
1.5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简图的画法简介6
第2章实验室基本知识8
2.1实验室规则8
2.2实验室事故的处理及消防常识9
2.3实验室“三废”的处理11
第3章实验现象观察及数据处理12
3.1化学反应现象的观察12
3.2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5
3.3无机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17
第4章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19
4.1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19
4.2称量仪器29
4.3酸度计30
4.4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3
4.5气压计的使用34
第5章实验基本操作36
5.1常用仪器的洗涤与干燥36
5.2常用仪器的加热与冷却37
5.3试剂的取用39
5.4称量方法40
5.5溶液的配制41
5.6气体的产生、收集、净化与干燥42
5.7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5
5.8试纸的应用51
5.9水的纯化与水质鉴定52
5.10无机合成的基本操作54
5.11离子交换技术66
第6章基本操作实验67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67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68
实验三试剂的取用和试管的操作72
实验四分析天平的使用和溶液的配制73
实验五酸碱滴定76
实验六Fe3+、Al3+的分离79
第7章基本原理及常数的测定实验83
实验七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83
实验八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85
实验九乙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88
实验十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90
实验十一 平衡常数的测定94
实验十二碘化铅溶度积常数的测定97
实验十三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99
实验十四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102
实验十五配合物的生成与性质106
实验十六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109
第8章无机化合物制备实验112
实验十七粗盐的提纯112
实验十八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114
实验十九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17
实验二十硫代硫酸钠的制备119
实验二十一硫酸铝钾大晶体的制备121
实验二十二氯化铵的制备122
第9章元素化合物实验125
实验二十三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125
实验二十四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130
实验二十五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135
实验二十六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140
实验二十七第*过渡系元素(铬、锰、铁、钴、镍)143
第10章综合性实验151
实验二十八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51
实验二十九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54
实验三十蛋壳中Ca、Mg含量的测定158
实验三十一一种Co(Ⅲ)配合物的制备161
实验三十二十二钨磷酸的制备163
实验三十三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及表征165
第11章设计性实验169
实验三十四碱式碳酸铜的制备169
实验三十五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170
实验三十六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173
实验三十七铁氧体法处理含Cr(Ⅵ)废水175
实验三十八含碘废液中成分的确定及碘含量测定176
参考文献179
附录180
附录1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180
附录2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182
附录3一些无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85
附录4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192
附录5常见酸、碱的浓度193
附录6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193
附录7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95
附录8常见沉淀物的pH198
附录9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198
附录10标准电极电势199
附录11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06
附录12常见无机阳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207
附录13常见无机阴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209
附录14某些试剂溶液的配制210
附录15常用化学信息网址212
附录16无机化学常用工具书213

在线试读
第1章绪论
1.1 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它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培养创新精神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形象鲜明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及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门实践性课程,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是后续实验课程的基础。实验中*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从无机化学实验开始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必然影响着后续实验课程的效果,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撰写报告及综合表达能力等)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后续实验课程及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为达到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方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查阅有关原料和产物的物理常数,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和基本原理,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地做好实验。
(2)预习时,根据实验内容,先写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画好表格,绘好实验装置图,以便实验时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3)实验开始前先清点仪器设备,如果发现缺损,应立即报告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并按规定手续向实验员补领;实验中如果有仪器破损,应及时报告并按规定手续向实验员换取新仪器。
(4)实验时应保持肃静,集中精力,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结果,积极思考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解释实验现象,研究实验中的问题。
(5)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和桌面的整洁。实验中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中,严禁投入或倒入水槽内,以防水槽和下水管被堵塞或腐蚀。
(6)实验时要爱护国家财产,注意节约水、电、试剂。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定的方法取用试剂。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精密仪器,如果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7)实验室内的一切物品(仪器、试剂和产品)均不得带出实验室。
(8)实验完毕,将玻璃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整理桌面,打扫水槽和地面卫生。
(9)实验结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对于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
1.2 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
1.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基本操作部分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酒精灯、电炉等热源的使用,不同加热方法(直接加热、间接加热等)的选择及操作,化学药品和试剂的取用方法等。
(2)试管反应操作包括试剂的加入、试管的振荡与加热、滴管的使用。
(3)离子检出基本操作包括溶液的转移,沉淀的生成、洗涤,离心机的使用,试纸(包括pH试纸、乙酸钾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高锰酸钾试纸等)的使用,颜色反应,气室反应等操作。
(4)溶液配制包括用于一般溶液配制的量筒、台秤、温度计、密度计等的使用,以及用于标准浓度溶液配制的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滴定管的选择与使用,天平的使用等。
(5)无机合成基本操作包括固体的溶解、过滤(含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等)、蒸发与浓缩、结晶,气体的产生、净化及收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柱的选择,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处理与使用等)等。
(6)pH计、分光光度计、电导率仪、离子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
2.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1)试管反应包括反应及反应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选择及控制(浓度、温度、加入顺序、用量及溶剂等),现象的观察(怎样改变条件使现象更明显、怎样进行对照比较等),反应和产物的确定(气、液、固物质的鉴定),主反应和副反应、连续反应和平行反应的识别,观察事实和理论的联系,化学反应的描述(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现象的记录、产物的性质和状态等),能进行类比、对称、嫁接和转移性的实验设计。
(2)离子的检出包括单个离子的是非判断,混合离子的分离及检出,特别是反应的选择性和方法的灵敏度等。
(3)合成及鉴定包括提出方案,组织实施及产品鉴定等一系列过程。
(4)参数测定是利用相应的参数方程求参数(包括模型的建立、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误差分析及误差的预防等),能够用同一技术求不同的参数,或用不同的模型求同一参数。
1.3 无机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
经过无机化学实验的训练和锻炼,应初步具有以下实验工作能力。
1. 独立进行一些化学性质实验和简单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通过实验训练,特别是基本操作的训练,不断克服不敢动手、紧张、忙乱等现象,逐步养成正确操作、工作有条理、不依赖他人、独立地甚至有一定创造性地进行上述有关实验的能力。
2. 配制一般的溶液
结合课堂对溶液浓度概念和浓度表示方法的讲授,通过溶液配制的实验、平常的实验训练及业余参加准备室配制溶液的锻炼,应具有以下两种能力。
(1)能配制常用的酸碱盐溶液。
(2)能按照给定的配方配制一些常用的特殊溶液。
3. 绘制仪器和装置的简图
(1)图形基本正确,能辨别出是哪种仪器。
(2)比例合适,大小适中。
(3)同一幅图中平视图与主体图一致。
(4)图面清晰、清洁、整齐。
4. 查阅参考书的初步能力
(1)结合实验内容练习,从实验书后的附录或手册中查找实验中所需要的数据。
(2)结合实验前预习和实验后书写实验报告,练习应用参考书的目录或书后索引查阅有关材料。
5. 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报告字迹清晰,图表清楚,叙述有条理,表述简洁。整个报告整齐、清洁。
在内容上,开始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无机化学实验的不同类型(基本操作实验、常数测定实验、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等),按统一的格式书写报告。开始可着重于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记录、思考题的回答等,但要逐步扩展成既有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又有说明和解释,既有实验数据又有分析和结论,既有成败的经验教训又有自己的实践体会,甚至有改进的建议。
1.4 无机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方法
要达到实验的目的,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大致可分为实验前的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三个阶段。
1. 实验前的预习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做好预习工作。实验前的预习归纳起来是“看”、“查”、“写”三个字。
看:仔细阅读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全部内容(实验教材、理论教材)。
查:通过查阅书后附录、有关手册及与本次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或可能出现的基本原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有关理化常数。
写:在看和查的基础上认真写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和反应方程式,仪器和装置的名称及性能,溶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理化常数,主要试剂的规格用量。
(2)根据实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不要照抄!),关键之处应加以注明。步骤中的内容可用符号简化。例如,化合物只写分子式;加热用“△”,加用“+”,沉淀用“↓”,气体逸出用“↑”等符号表示;仪器以示意图代替。这样在实验前就形成了一个工作提纲,实验时可按此提纲进行。
(3)制备实验和提纯实验应列出制备或纯化的过程和原理。
(4)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和导致实验失败的因素)要写出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
2. 实验记录
(1)实验时除了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外,还应及时地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测得的各种数据如实地记录在专门的记录本上。记录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字迹整洁。
(2)如果发现实验现象与理论不符合,应认真检查原因,遇到自己难以解释的疑难问题时,可提请教师解答。必要时重做实验。
(3)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肃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4)实验完毕后,将实验记录交教师审阅。
3. 实验报告
做完实验后,应及时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阅。实验报告应简明扼要,一般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实验原理。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主要仪器与试剂。常见的仪器装置要求画图。
(4)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尽量用简图、表格或以化学式、符号等表示。
(5)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以原始记录为依据。
(6)结果和讨论。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将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不同类型的实验可采取不同的报告格式,如原理及测定实验报告(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制备实验报告(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性质实验报告(元素化合物部分实验)、定性分析实验报告等,具体书写格式详见示例一~示例三。
示例一 无机化学测定实验报告
示例二 无机化学制备实验报告
示例三 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1.5 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简图的画法简介
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简图是用以表达仪器的形象、装配、组合形式的。通过绘图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物,抓住仪器结构上的共性和特性,逐步树立起几何形体的概念。化学实验的仪器大多是轴对称的,可以用几何平面图表示它们的形状。
1. 绘制仪器装置图的标准和基本要求
(1)仪器规范,图形正确。仪器规范是指要显示出仪器的特征。图形正确是指仪器的放置、各件仪器的连接和布局、单件仪器间的距离等都应确切无误。
(2)示意合理,线条清晰。示意合理是指反应器皿中各种物质的量等要合乎情理、恰当。线条清晰指线条要平直、清晰、粗细均匀,实线和虚线的使用要恰当。
(3)布局合理,图形完整。即一幅实验装置图应表明化学原理、反应条件,整个画面要端正、平稳、不能歪斜。
(4)比例适当,画法统一。比例适当要求单件仪器各部分和整套装置中各单件仪器大小要协调适当、符合比例。画法统一要求同一个装置图里不能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投影画法。
(5)画面整洁,没有污痕。即整套装置图要整齐、美观、清爽。

上一个科学与自然

下一个化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