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

科学与自然 力学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截图 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截图

#电子书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流体运动方程组 1
1 热力学基本概念 1
1.1 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 1
1.2 热力学定律 3
1.3 热力学伏态函数 11
1.4 流体的状态方程 15
1.5 完全气体,多方气体,常比热完全气体 17
1.6 数学推导的补充 18
2 流体力学方程组 24
2.1 流体运动的守恒方程组 24
2.2 无粘流体的运动方程组 30
2.3 一维流体力学方程组 37
2.4 特征线方程与特征关系 40
第二章 波的概念 45
1 双曲型方程组 45
2 简单波及其性质 50
2.1 可约双曲型方程组 50
2.2 简单波 57
2.3 等嫡运动的通解 61
2.4 稀疏波及活塞运动 71
2.5 例题 85
3 冲击波及其性质 144
3,1 冲击波的形成及压缩波 144
3.2 冲击波及其关系式 148
3.3 Hugoniot关系式与冲击波的基本性质 154
3.4 多方气体的冲击波关系式 165
3.5 波的相互作用 170
3.6 Riemann问题(初始间断的分解) 202
3.7 活塞运动问题 212
3.8 弱冲击波近似 223
4 爆震波及其性质 243
4.1 爆震波与燃烧波 243
4.2 Chapman-Jouguet过程与Jouguet规律 249
4.3 多方介质中爆震波关系式 259
4.斗 平面爆震波问题 268
第三章 自模拟运动 324
1 量纲理论 324
1.1 量纲 324
1.2 有量纲量之间的关系 328
1.3 现象的相似 333
1.4 量纲分析应用的例子 335
1.5 热传导问题的自模拟解 339
1.6 变量变换 350
2 流体的自模拟运动 354
2.1 自模拟运动的常微分方程组 354
2.2 冲击波关系式 358
2.3 自模拟运动的若干积分 361
3 球形爆震波 364
3.1 运动方程组 364
3.2 积分曲线分布 366
3.3 爆震波波面附近的近似解 372
4 点源爆炸 376
4.1 强爆炸自模拟解 377
4.2 冲击波的消失过程 382
4.3 点源爆炸冲击波参数的近似公式 391
5 聚合柱形与球形冲击波 396
5.1 常微分方程组 396
5.2 积分曲线分布 399
5.3 解的曲线 411
5.4 聚合柱形与球形爆震波 415
参考文献 419
《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系统地论述了进行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计算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及求解不同类型流场的精确解和高精度的近似解的数值方法。内容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流体力学方程组、双曲型方程组、简单波及其性质、冲击波及其性质、爆震波及其性质、量纲理论、流体的自模拟运动、球形爆震挠和点源爆炸等。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870/131/2430767153/548844/368a74ed/57062f63N63c973b9.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957/288/2445909650/480562/c77e9043/57062f63N07c90205.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062/271/2416344694/667487/4b71ebbc/57062f63N44ded48e.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683/289/178318233/610531/c8bafc2c/57062f63N77a82efc.jpg
本书着重分析了一维流体运动中各种非线性波的结构、传播等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介绍了流体运动场问题的一些近似解析求解的方法,并且通过对一些流场数学模型例子的详细求解,描述了这些解法在实际模型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在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的研究中,需要对不同类型流场求出解或有较高精度的近似解析解,这些问题的解析解可以用来检验计算格式、计算参数等的选取,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方法的精度与比较方法的优劣等,流场的数值计算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对流场非线性波的传播与相互作用作细致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在实际流体运动场问题的研究中,一般先对尽可能接近于实际的数学模型作解析近似求解,从这些解中可以了解到模型的流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这些现象与规律往往可以对实际流体运动场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磐要与基本的依据。
本书的目的就是对流体力学计算方法与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一些必要与有用的知识与方法。
本书可作为研究生课程的教材使用。

上一个科学与自然

下一个力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