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与兴造/乌有园·第3辑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观想与兴造/乌有园·第3辑

建筑 园林景观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观想与兴造/乌有园·第3辑截图 观想与兴造/乌有园·第3辑截图

#电子书简介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建筑理论、建筑评论、城市宗教空间。在各类刊物发表评论文章百余篇,并出版专著《尺规理想国》等两部;潜心从事建筑理论文献的翻译工作,译有《密斯评传》《光辉城市》《透明性》等17部专著。

王欣: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造园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曾任教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专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著有大量文章。
?题语(金秋野)
?研究
文人营园的时空压缩:江南园林的范式与变型(童明)
体宜两辨(张翼)
传统大木建筑中的结构与空间(朴世禺)
?作品
截来一角?模山范水:松荫茶会营造记(王欣)
?专题:巴瓦与庭园的东方性
花园里的花园:杰弗里?巴瓦和他的“顺势设计”(金秋野)
巴瓦之庭(董豫赣)
杰弗里?巴瓦剖面研究(葛明 陈洁萍)
杰弗里?巴瓦作品中的地形与近地空间设计(王君美)
?教学
芥子纳须弥的造园观想:“兴造的开端——园宅与院宅”课程教学实录之二(宋曙华)
传统“哲匠”观下的工法思辨和“砌筑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陈立超)
楔入城市的溪谷:一个吴山般的建筑(王欣 谢庭苇)
折子戏台:《夜宴图》的建筑学物化(王欣 孙昱)
?视野
解剖华山:三幅14世纪册页中的视觉冒险(吴洪德)
正反瞻园——吴彬的《岁华纪胜图》与明代南京园林(胡恒)
明代小说插画的空间语言(金秋野 王一同)
从缩地术到壶中天——两种不同的远、近、大、小之辨与观玩之法(张翼 梁昊飞 郑巧雁)
榱桷之下,作木生奇——江南园林建筑木作人视景观意趣初探(钱晓冬)
“乌有园”系列出版物每年一本,关注有关“中国传统设计语言现代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两个方面,内容以建筑为主,也关注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新进展。由金秋野和王欣担任学术主持,采取约稿方式,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撰写文章。《观想与兴造/乌有园·第3辑》为第三辑。
“乌有园”系列出版物自前两辑面世以来,深受读者好评。在第三辑里,两位编者秉承了一贯的优质选文水准,多位作者从各个视角分析园林空间艺术,既有从古画分析对中国传统江南园林,也有从传统木构建筑的角度分析,还有对亚洲建筑大师巴瓦的建筑空间分析,呈现出传统园林空间的当代性,对今天的专业读者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对书画人文学者来说也有全新的视野。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29027/24/7608/570439/5c6e7719Ea3e6d5f8/272756e5dd9849ff.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0048/11/11380/577999/5c6e7719Ee3e6debf/c7471bdf5159e0a9.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1604/29/8475/594141/5c6e7719E7398d1ab/cf37e60d626e8bd4.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4005/1/7721/690185/5c6e7719Ed570fb56/91ad93a298d9fbd2.jpg
转眼间《乌有园》推出第三辑,题目为“观想与兴造”。在此重申丛书宗旨:汇集国内外高质量的、面向当代的、面向实践的园林研究,促进传统设计语言的现代转化。盖园林和设计实践都是综合的事,故本书也旁涉书法绘画、工匠技艺、材料构造、思想哲学等方面内容.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新园林研究的大视野。这样说倒好像多大责任似的,其实只是应了王澍先生的那句话:。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
翻开眼前的第三辑《乌有园》,我被文章的趣味所打动。这种趣味体现在字里行间,与学院派那种一板一眼、脚注尾注的所谓”研究“很不一样,倒像是天真烂漫的对谈,为了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着平心静气、深入透彻的交流。许久以来,教学和科研已经不能给我一种内心的安定感,甚至旅行和实践也不能。如今在这些文字中,在这些作者的研究状态中,似乎重又见到一种生活、工作、思考、游历的融合状态。这大概就是造园者的心。如果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内心对生活之美的呼唤,就能为本土建筑学开辟一块新的园地,相信每一个人都乐见其成,这块园地就是”乌有园“。
这一辑的开卷依然由童明领衔,在题为《文人营园的时空压缩》的文章中,作者延续关于”异托邦“的思考,从两幅绘画开始,探讨了江南园林的两种不同范式及各自的变型。作者以”沧浪亭“为例,分析造园者如何将一无特色的城市环境通过时空压缩的手段塑造为城市山林,它又如何在历史中逐步演化,成为文人写意山水的现实版本,成为一段真实可感的梦境,使人与自然在现世中融为一体。张翼在《体宜两辨》中,以训诂方法,从各类经典中辨析《园冶》”四字诀“中”体“”宜“两字的原理和要义。在题为《传统大木建筑中的结构与空间》的文章中,年轻作者朴世禺以设计为眼,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框架——大木作并非法式的刻板表达,而是充满了具体的空间意图,使结构呈现出等级性、领域感和方向性,在中国建筑史和现代设计之间架起桥梁。
本辑也介绍了王欣的新作”松荫茶会“,一个幻境般的乡村茶室,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三位教师的教学案例,包括宋曙华的”园宅与院宅“、陈立超的”砌筑基础“,还有王欣指导的两个毕业设计案例:“楔人城市的溪谷”和“折子戏台”。在文章中,老师们不仅介绍了课题本身,也讨论了蕴含在题目背后的文化含义。

上一个建筑

下一个园林景观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