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数字世界里我们阅读的意义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读屏时代:数字世界里我们阅读的意义截图

#电子书简介

Naomi S.Baron,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学教授以及教学研究学习中心执行主任。她曾出版过七本语言类书籍。她的作品《一直在线:线上和移动世界里的语言》获得了2008年国际英语联合会的爱丁堡公爵英语图书奖。

庞洋,中国翻译协会会员,擅长社科、人文、经管领域,曾合译《死亡》《耶鲁死亡公开课》,独译 《寂静的春天》《克制你的冲动》《富有远见的领导力》等著作。 内奥米?S.巴伦,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学教授以及教学研究学习中心执行主任。她曾出版过七本语言类书籍。她的作品《一直在线:线上和移动世界里的语言》获得了2008年国际英语联合会的爱丁堡公爵英语图书奖。

在我积极撰写《读屏时代》这本书时,我向别人说起来这件事,时常会受到质疑,他们的话语里甚至隐含着同情——我是不是没能了解技术的更新?我是不是不知道汽车已取代马车?我是不是不知道印刷已取代手写稿,电脑取代了打字机,而数字屏幕正在取代纸质书?难道我没有看到关于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销量的统计数据?难道我没有看见人们使用移动设备阅读电子书吗?我是否只是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呢?擂台已经摆下了,我得接受挑战。若是有人喜欢( 而且能熟练使用)电子阅读器,那么一定是年轻读者。

我需要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调查,我也确实这样做了,调查从2010 年开始:我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他们大部分来自美国,一部分来自日本,剩下的来自德国。虽然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有所变化,但是我每次调查都会询问受访者针对屏幕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习惯和喜好。我会把我的发现留到之后的章节中说,但简单来说,我已经给自己平反。从读者样本里获得的经验数据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若想在印刷文本和电子文本之争中得出一个均衡的评估,需要考虑众多变量。你需要从阅读本身开始。但由于只有当人们写出东西时,才能供其他人进行阅读,所以事实上我们需要从写作的问题谈起。研究阅读( 和写作)的历史学家已经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写了什么、读了什么、谁在生产、谁在消费、人们希望从读写体验中收获到什么……这些问题都会发生改变。所以在数字时代,要重新讨论这些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阅读与写作还以另外一种重要方式交织在一起。如果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那么作者写作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电脑及目前的便携式数码设备,会诱惑我们进行略读而非深度阅读,进行搜索式阅读而非通读全篇。因此我们阅读的方式及数量已经发生了质变。数字阅读无疑非常流行。亚马逊和苹果等公司投入了数百万美元,诱惑我们购买他们的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和手机,而用户心甘情愿地蜂拥至网站或者商店里抢购这些产品。屏幕阅读有许多好处,比如方便、潜在的成本节约,甚至还有一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或许不会想到:屏幕阅读能够给一些原本没有此类资源的人们带去阅读工具和阅读文本。比如在线材料的开放访问,比如在非洲和印度等地免费发放的电子阅读器和电子书。尽管电子阅读有诸多优点,毋庸置疑也有它的缺陷。就拿环境问题来说,人们经常赞美电子阅读比纸质阅读更环保。但是,这种说法真的对吗?你若把生产数字设备的环境成本( 包括稀有元素的枯竭及有害物质的产生)算进去,最后的赢家是谁就不一定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阅读电子书的读者很容易因为设备中的其他诱惑而分心,而一心多用的情况十分常见。


在讨论两种阅读方式的优缺点时,阅读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为了消磨时间、放松还是工作?人们经常说他们在旅行时喜欢使用电子阅读器或平板电脑,这样他们就不必拖着纸质书。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通常下载到这些移动设备的往往是休闲类文本。阅读的类型十分重要,因为休闲类文本通常都只读一次——我称其为一次性阅读。自十八世纪起印刷文化出现依赖,尤其是随着小说及之后侦探小说的兴起,我们大部分的阅读都是一次性的,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想想那些在我们旅途中读完、抵达目的地就扔掉的书,我们遗留在海滩上的书,我们细细读完就扔掉的报纸和流行杂志……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书值得慢慢读、认真读、反复读( 问问简? 奥斯丁的粉丝就知道了)。顺便提一下,这些书正是卡斯塔诺和基德会要求你仔细思考其中复杂的人物性格的那一类型。对于一次性阅读,用数字设备和纸质版的效果或许完全一样。但如果是严肃文本呢?或者是在客观上值得留存的——并再次阅读的有价值的书籍呢?我们越多地从纸质阅读转向屏幕阅读,就会越少进行重读。重读的减少,可以说标识着几百年来某些类型的读者在读书方式上的重要转变。数字阅读还引出了一个关于阅读本质的问题:阅读是个人与文本的独特互动还是实际上的一种社交体验?社交网络的爆发式增长造成了在线阅读小组的不断增多(Goodreads 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从历史上来看,如果你识字,那么阅读通常是一种个人行为。数字阅读却会让天平从个人行为向社会行为倾斜,如果真如此,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阅读的物质性则被一些电子书簇拥者认为不过是一种怀旧心理:手里拿着书本,用手指翻过书页,浏览书架,并且偶然发现一本已经被你遗忘的书。我们是要渴望回到小汽车和打印机时代吗?还是说,如果彻彻底底地数字化,我们会失去近两千年来支撑阅读过程的一些基本实体特征呢?认知神经心理学家研究了我们使用数字设备时的大脑行为,得出了一些重要数据。对于一心多用和分心的研究尤其重要。我们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擅长一心多用,例如边开车边发短信带来的痛苦后果显而易见。而在阅读时分心,也给人造成困扰,尤其是如果我们认为阅读需要体味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文中的复杂内容的话。如果你住在美国或者英国,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电子阅读正不断侵占纸质文本的僵局,这已是既成事实。这两个国家的电子书普及率最高。但如果你看着英吉利海峡对岸或者远东国家,情况就不一样了,没错,这些地方也在卖电子书,但是电子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率和美英相比只是非常小的数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市场营销有关,但同样也有文化上的问题:法国人或者德国人又或者是日本人想看电子书吗?如果不想,那又是为什么呢?


1“ 讨厌书本”:文字奔向数字化 // 001
2 阅读的进化 // 025
3 读者重塑写作 // 055
4 屏幕文字的吸引力 // 083
5 网站扼杀了我纸质阅读的观点:一次性阅读 // 127
Contents
6 阅读的社交性 // 153
7 “ 这不是书籍”:阅读的物质性 // 177
8 大脑对超文本阅读的反应 // 211
9 给东京发传真:当文学遇到市场 // 247
10 数字阅读的未来 // 275

如果你希望下一代具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就一定得读这本书。——奈特·亨拓夫,《哈罗德日报》撰稿人。 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类学校都面临着把纸质书换成电子书的压力。但是在屏幕上的看书核在纸上看是一样的么?Baron深入系统地回答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尼古拉斯·卡尔《纽约时报》畅销书《浅滩》作者。

“ Baron针对数字时代阅读的变化写下了一本杰作。这本书全面涵盖了之前出版的相关作品——甚至包括我的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并深入探讨了这些作品之外的观点。无论你使用纸质书籍还是电子阅读,或者同时使用两种阅读方式,这本书都需要我们深入地阅读和思考!”

—玛雅安·沃尔夫,塔夫茨大学《 普鲁斯特与鱿鱼:阅读大脑的故事和科学》作者

“ 如果你喜欢读和阅读有关的书籍,那你一定会爱上《读屏时代》这本书。Baron回溯历史,将当今潮流置于历史背景中,对当下进行了精准清晰的分析,并为纸质书爱好者指明了一个既危机重重却又充满希望的未来。尤为令人惊叹的是,一本书进行了如此完美透彻的研究,读起来还这么有趣,难能可贵。”

—威尔·施瓦布 《 纽约时报》畅销书《生命尽头读书俱乐部》作者


书中作者探讨了技术如何重塑人们对阅读的定义。数字阅读越来越受欢迎,更便利、节约成本、并把免费书籍提供给全世界的读者。但是,作者也指出其弊处在于读者很容易被设备上的其他诱惑分心、经常走马观花而非深入阅读。更重要的是,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会影响了作者的写作方式。为了迎合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许多作家和出版商的作品越来越短小和碎片化,或者更青睐无需思考和细读的作品。作者比较了纸质阅读和在线阅读的重要性,包括人们过分追求电子阅读会导致固有阅读价值的丢失。

1、 在《读屏》一书中,语言和技术专家探讨了技术如何重塑人们对阅读意义的理解;

2、 在拜伦探索电子阅读世界的旅程中,数字阅读的缺点与优点并驾齐驱;

3、 作者比较了阅读纸质文本和数字阅读各自的价值,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大范围地进行数字阅读,阅读长期以来带给我们的好处中有哪些可能会消失?

4、 书中深度阐释了网络如何把阅读从一种个人体验变成社交体验,作者没有止步于正反两方的吵嚷,而是用她自己开展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清晰洞明、不偏不倚的分析,告诉了我们技术如何影响着我们今天的阅读方式——而未来又可能会带来什么。


并不长,读一读


在纽约时报上有篇头条文章的标题是《想提升社交技巧,科学家建议读点契科夫》。在社会研究新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不久前已证实了我们许多人长期以来所坚信的一件事:与阅读消遣小说或一点书都不读相比,阅读严肃小说能让你更具有同理心,更具备社会洞察力。许多人都会思考阅读的话题。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阅读量够不够?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针对美国人的阅读习惯定期发表报告,而其结论时而称危机重重,时而称现状得到了改善。另一个问题是阅读什么?让青少年读青春文学来代替狄更斯可以吗?《暮光之城》能代替托尔斯泰吗?艾玛努艾来? 卡斯特诺和戴维? 科莫? 基德( 新学院的研究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快速推进的情节无法弥补缺少完整人物性格发展所造成的缺憾。像作家契科夫的作品,能驱使读者们积极探索人物的心理,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情商。但是最近还有一个问题。阅读媒介重要吗?人们更倾向于看印刷版还是数字文档呢?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电脑屏幕上阅读。有时阅读的量会很小,比如一份邮件,一个网页;有时候阅读的文本可能会很长,比如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甚至是古腾堡项目中已经过了版权保护期的书籍。尽管我们仍然以阅读纸质书为主,但是电子报纸和期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虽然移动电话引发了阅读方式的革新,使用手机进行书本阅读的读者数量仍然寥寥无几。


当亚马逊于2007 年推出首款电子阅读器Kindle 时,世界开始不再一样了。在此之前,美国也有一些其他品牌的电子阅读器,但销售却不温不火。Kindle 的技术更加先进,其背后的图书销售公司能够提供大量阅读文本,方式简单、价格诱人。电子书的发展突飞猛进。三年后,苹果公司的iPad 首次登台亮相。虽然平板电脑的定位并非为电子阅读器的替代产品,但是购买iPad 的用户开始在网上大量下载书籍。与此同时,随着移动电话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智能手机数量的剧增,手机不再只是人们交流或者下载应用软件的设备,它也成了人们阅读的平台。

另外一个方面是,教育机构( 尤其在美国)越来越关注教科书的高昂费用。不论费用是由校方还是学生支付,价钱往往都会超出预算。大衰退加重了财政危机,学生贷款的总量也让人头疼。在美国,这一数字高达1万亿美元。昂贵的书本费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因此,人们提倡使用电子教科书来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开始从纸质阅读转为利用电脑屏幕进行阅读。我则带着好奇和担心观察着这种转变。我的专业是语言学。该专业领域的基本原则是观察分析,而不是判断。在规范语言学盛行的旧时代,语法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指导人们进行如何正确使用语言、拼写和添加标点符号。但在随后的20 世纪初期,描述语言学盛行,几十年后出现了变革型语言学家,他们要求语言的学习者必须摒弃过去错误的规范主义。这种新的理论得出的必然结论包括——语言没有好坏之分,而所有人( 除非有身体或智力缺陷)基本的语言能力都大致相同。我很清楚该理论依据—— 19 世纪末期,人们经常会谈到“ 原始语言”和“ 原始人”,以此来为征服、占用资源和强制奴役的行为找理由。虽然我认同人们的天赋均等( 这是诺姆? 乔姆斯基理论的基础),但经验告诉我,并不是所有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都一样丰富,而在同一个部落里,一些人对于语言的运用也要更弱一些。我相信这样的缺陷通常是可以补救的,但是需要进行干预。


另外一个就是媒介的问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语言学家认为人们说的话是语言的“ 真正”组成,并把它作为典型的对象进行研究,写作仅仅是交谈的辅助。我写在前面关于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看法大概已经得罪了不少同行,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呢?于是我开始研究书面用语——写作是如何兴起的?过去人们为什么写作?它又是如何发展的?因为写作需要某种技术形式( 铁笔、羽毛、电报或者电脑),我接着研究了技术如何影响我们对语言的使用,既包括口头用语又包括书面用语。我在上一本书(《一直在线:线上世界和移动世界中的语言》)中提到,人们正对下述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及短信是否会危害语言( 简短回答:无论语言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都不能把大部分责任归于电脑和移动电话)。另外一个关注点是人们对数字技术不断加深的痴迷如何影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我心里还有其他一些担心。第一个担心的问题是有多少电脑制造商、宽带运营商及移动电话产业在刺激人们产生不那么健康的行为——社会上或心理上。我们知道人们大量购买炸薯条能为快餐公司带来高额利润,但这对于人类的营养需求而言却是灾难。难道是不限量的短信套餐让美国人沟通成瘾?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