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扶贫问题研究(第一辑)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语言扶贫问题研究(第一辑)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语言扶贫问题研究(第一辑)截图 语言扶贫问题研究(第一辑)截图

#电子书简介

李宇明,曾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著名语言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法学、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规划。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80余篇。


一、语言扶贫的理论与实践
修筑扶贫脱贫的语言大道——序《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李宇明
论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王春辉
国内经济学视角语言与贫困研究的现状与思考/王海兰
海外语言与贫困研究的进展与反思/方小兵
语言扶贫视域下的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干预政策及实践/张洁
推普脱贫有关问题探讨/陈丽湘等
普通话推广的经济学分析/周端明
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扶贫效应研究/史维国等

二、语言能力与人力资本
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贡献的测度分析/赵颖
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普通话能力的语言收入效应/王兆萍等
普通话水平与就业关系的实证检验,金江等
藏族青年语言能力与社会经济地位关系调查研究:以天祝县为例/王浩宇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藏族大学毕业生藏汉双语水平与收入的
相关性研究:以青海省T县藏族大学毕业生为例/英吉卓玛等
中越边境居民语言能力与经济收入关系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卞成林等
方言与经济增长/徐现祥等
方言、普通话与中国劳动力区域流动/李秦等

三、儿童语言教育与贫困代际阻断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入学语言准备状况比较/陈敏倩等
7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刘志军等
家庭收入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影响作用及机制:家庭学习环境的中介作用/李艳玮等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王博雅等
贫困代际传递的神经机制以及教育阻断策略/周加仙等
附录:语言扶贫问题研究已发表论著索引

在“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语言学界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语言扶贫、语言减贫实践以及语言与贫困的相关研究为国家大战略服务。本书是这一领域已刊发论文的论文集,计划围绕“语言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语言能力与人力资本、儿童语言教育与贫困代际阻断”这三个主题,选取20余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本书应该是国内聚焦语言扶贫、语言与贫困问题的首本文集,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72046/21/14688/794291/5dc3f2c8Efebedf81/41e97d73a40e6adb.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95316/33/1740/803702/5dc3f2c8Ef2b014fe/71b973d737daf65a.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68467/17/14849/650780/5dc3f2c8E196ee0a3/0104fc57a9962f68.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76658/18/14818/769253/5dc3f2c8E5fa34b38/713fb1be28fc30fd.jpg
扶贫减贫,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古今中外负责任国家都努力追求的目标。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立志到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中国的扶贫减贫事业既立足本国,也有世界眼光。中国扶贫减贫事业是人类扶贫减贫事业的一部分,中国扶贫减贫可以在人类扶贫减贫史上树立一个样板。
我在《修筑扶贫脱贫的语言大道》一文中提到,语言与贫困具有相关性,语言可以扶贫,源自语言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信息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与互联网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的能力和机会的密切关系。开展语言扶贫,使语言在扶贫脱贫中真正发挥作用,需要研究语言与贫困的理论关系,认识并利用好语言作用于贫困或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规律,需要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开展语言扶贫的路径与实践经验。
国际上关于语言与贫困关系的研究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以费希曼(Joshua Fishman)、普尔(Jonathan Pool)为代表,研究语言多样性(碎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论,学界一般称为“费希曼一普尔假说”(Fishman-Pool Hypothesis)。1966年,费希曼观察到,凡是较为富裕的国家,语言都较为统一,即具有“同质性”;而较为贫穷的国家,语言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即具有“异质性”。1972年,普尔在费希曼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133个国家1962年前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语言状况的关联,发现“一个语言极度繁杂的国家,总是不发达或半发达的;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总是具有高度的语言统一性”。2000年,尼特尔(Daniel Nettle)基于此提出了“费希曼一普尔假说”,即认为语言多样性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种逆相关,而语言统一与经济发展则是正相关。
二是关于语言能力与工资收入的关系研究。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以后,许多难民到了美国,难民的语言能力与他们的工作情况息息相关:懂英语的能较快地找到工作。之后,关于移民语言与工作状况的研究,其他人群的语言能力与工资收入研究,也都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成为语言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上一个社会科学

下一个语言文字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