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研究及其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研究及其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 社会保障

  • ISBN:9787301269541
  • 作者:袁翔珠
  • 印次:1
  • 字数:422
  • 开本:16开
  • 版次:1
  • 页数:379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出版时间:2016-01-01
  • 印刷时间:2016-01-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研究及其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研究及其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
  • 作者:袁翔珠
  • 定价:59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书号:978730126954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1-0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79
  • 字数:422千字

内容提要

袁翔珠著的《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研究及其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阐述了人类社会不仅是相互竞争的,也是相互帮助的。长期以来,广西各族群众在其社会内部形成了一整套互帮互助、自力救济的习惯,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和成文化。这些制度极大地履行了社会保障的职能,弥补了官方社会救济的缺位。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具有自发性、广泛性、血缘性等特点,并具有社会救济和民族发展功能。它们使得广西各族群众在 艰苦的自然条件之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生机勃勃的生产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发掘和还原这些制度,使它们在构建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对于利用多重法治资源在民族地区营建友好、繁荣、民主、互助的基层社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

袁翔珠,汉族,甘肃玉门人。1972年1月出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干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12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干 研究生院法律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获得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资历。2009年前往 “清华大学”作访问学者,2013年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少数民族习惯法及少数民族法律法制史研究。在《比较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清代广西司法对少数民族民间习惯的认可》等论文20余篇,出版Ⅸ石缝中的生态法文明: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研究》等著作4部,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评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名师。

目录

引言
章 总论
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形成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内容
第三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特点
第四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功能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组织习惯
节 血缘性互助组织
第二节 非血缘性互助组织
第三节 救济性金融互助组织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生产互助习惯
节 共耕制度
第二节 集体帮工制度
第三节 对等换工制度
第四节 其他生产互助习惯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生活互助习惯
节 救济性借贷习惯
第二节 婚丧互助习惯
第三节 打老庚制度
第四节 待客互助习惯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建房互助习惯
节 总论
第二节 壮族建房互助习惯
第三节 瑶族建房互助习惯
第四节 侗族建房互助习惯
第五节 苗族建房互助习惯
第六节 其他民族建房互助习惯
第六章 广西少数民族扶助弱势群体习惯
节 扶助孤寡老人习惯
第二节 扶助孤儿习惯
第三节 扶助其他弱势群体习惯
第七章 广西少数民族灾害互助习惯
节 产生原因
第二节 预防灾害互助习惯
第三节 救灾互助习惯
第四节 灾后重建互助习惯
第八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历史作用及现代变迁
节 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在土地改革时期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在农业互助合作化时期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人民公社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作用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互助习惯的作用
第六节 传统互助习惯的现代变迁
第九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与社会保障机制的内在联系
节 目标上的一致性
第二节 内容上的重合性
第三节 实施方式上的相通性
第四节 功能上的互补性
第十章 广西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节 立法不完善
第二节 执法不合理
第三节 监管不到位
第四节 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第五节 机构不健全
第六节 资金严重短缺
第十一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途径/339
节 在立法上的吸收
第二节 在执法和监管上的加强
第三节 在政策宣传上的互动
第四节 在机构上的互补
第五节 在资金上的补充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上一个社会科学

下一个社会保障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