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巷志(一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中国名城风采的著作)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成都街巷志(一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中国名城风采的著作)

文化 地域文化

  • ISBN:9787541150685
  • 作者:袁庭栋
  • 印次:1
  • 开本:32开
  • 版次:1
  •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 印刷时间:2018-06-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成都街巷志(一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中国名城风采的著作)截图 成都街巷志(一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中国名城风采的著作)截图 成都街巷志(一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中国名城风采的著作)截图

#电子书简介

【产品色】【编辑推荐】1.本书初版于2010年初版后,一上市便受到读者的求购热情,销售一空。此新版是初版的修订版,经过修订,文字和图片均有修改和更新,别是增加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成都老照片。
2.作者袁庭栋先生是著名巴蜀文化研究专家。他在书中以成都的城、河、桥、街、巷来展现成都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掌故,如琼瑶故居,三毛在成都时的老照片,是一本有趣味、好读的文化著作。
如此大容量包罗成都城市、街道的发展变迁的历史文化书籍,*。
【内容简介】成都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南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民风民俗资源。本书是*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中国名城风采的著作。作者袁庭栋先生是著名巴蜀文化研究专家。他以二十多年的资料积累,四年多的辛勤考察与爬梳,生动、详尽地介绍了500多条成都街巷及成都城池、河道、桥梁的命名缘由、历史变迁,街巷中的名人掌故、趣闻逸事,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民俗活动,重要的学校、企业、地下出土的历史文物。作者掌握资料丰赡、论证谨严,加上引人入胜的叙述风格,使本书具有科学性、欣赏性、实用性及收藏价值。书中所编地名索引和搜集的珍贵历史地图,别是大量老照片,包括晚晴外国驻华使官,美国《国家地理》记者拍摄的照片,民国初年、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部分私人收藏照片以及当代摄影作品,极富收藏价值。此新版为全新修订版,修订了老版中的一些错漏,增加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成都老照片,并以精美礼盒套装以飨读者。

【目录】目录

上 城
成都的得名 003
龟 城 006
锦 城 010
蓉 城 012
南京 西京 013
大城与少城 016
罗 城 019
清城与满城 022
“皇城” 036
东 门 053
新东门 060
南 门 064
新南门 067
西 门 069
通惠门附通惠门路 071
北门附存正门 074
......【作者简介】袁庭栋 。1940年12月生于四川绵竹,1965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长期在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4年成文化人。
业余从事学术研究,已出版各类著述三十余种,在中国古代文化方面主要有《古人称谓》《中国吸烟史话》《古代职官漫话》《解秘中国军队》《解秘中国战争》《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合作)《周易初阶》《红白喜庆礼仪全书》,以及古代蒙学要籍校注12种。在巴蜀文化方面主要有《张献忠传论》《话说四川》《历代文化名人在四川》(合作)《巴蜀文化》《锦绣成都》《巴蜀文化志》《巴蜀文化图典》(合作)《四川50年图集》(合作)《成都》《天府的记忆》《成都解放60年图志》等。
曾在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教育学院等校兼职,开设过《古代文字与古代社会》《中国古代文化史》《巴蜀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工具书使用法》等多门课程。
曾出任台湾的30集人文风情片《走过四川》的策划与顾问,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开心辞典》《华夏文明》《岁月如歌》《走遍中国》等栏目成都专辑的撰稿人或顾问,中央电视台的七集人文地理片《天府的记忆》的编剧与历史文化顾问。曾在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和成都的“金沙讲坛”“武侯夜话”“成都故事”主讲巴蜀文化,在中央电视台奥运会四川专题节目担任主讲嘉宾。
【精彩书摘】前 言

城市中的一条又一条街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基本征。每一条街巷的名称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语言的、地理的、历史的多侧面的综合。每一条街巷都是人们的家园,都是社会和时代的一种标志,是后人了解与研究这个城市的一面又一面镜子,是后人阅读与研究城市这本大书的一页又一页篇章。
成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有过古蜀文明时期的辉煌,神奇的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一直为全世界文化学者与旅游者所瞩目;她有过两汉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当时所获得的“天府之国”的桂冠和“文章冠天下”的美誉至今仍在人们的口中流传;她有过唐宋时期全面的盛世,“扬一益二”的富足和“天下名镇”的风情,使她不仅成为世界张纸币的产地,而且吸引了全国几乎所有知名文士来此生活与创作,故有“天下词人皆入蜀”的佳话。如果从准确的历史记载来考察,成都早建城是在战国后期的公元前311年,主持建城的是当时的秦国蜀郡郡守张若。从那时起,成都城的位置从来就没有迁移,名字也未改变,而这种两千多年城址不迁、城名不改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我国就只有成都一个。
对于一个成都人来说,当我们站在成都的河边桥头,漫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的时候,可以追寻一段又一段历史的记忆,如果再把这些历史记忆进行联网,更可以了解到老成都的方方面面,也可以体察到新成都的来龙去脉。对这座城市感兴趣的外地朋友,则可以从成都的城、河、桥、街巷去触摸成都的历史文化,感悟成都的变迁轨迹。
我们有必要走进老成都,这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更是要让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先人,不要忘记自己是在一方什么样的水土、一个什么样的家园中出生并成长的。正如成都诗人流沙河先生所说的:“今日的成都,固然应当面向未来,目极全球,脚履国中,指通网上。同时,也应当不时回回头看一看老成都,知晓我们从何处来,那个来处有些什么必须继承,以充实我们的精神文化。”
我们有必要走进老成都,如果再不一步一步地走上一趟,可能很多东西都快要被遗忘了,以后连回忆的基点都难以找到了,因为成都的变化太快了。在成都诗词楹联学会选编的《当代诗人咏成都》一书中,收有几首成都人写的诗词,很能说明成都的变化之快。其中一首是潘先煌先生的《西江月·老成都迷路》:“晨练归来迷路,街沿道口踟蹰。教人笑煞老成都,自己门口不熟。.昨日旧房拆尽,今朝更起宏图。弯弯窄巷变通衢,一派新潮建筑。”
本书将把大家带回老成都,去追寻,去了解,走进老成都一条一条的街巷。
有几点需要说明:

,老成都之“老”在不同人心目中各有所指。现存的成都城建成于清代前期,其河、桥、街、巷的基本格局一直维持到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变化较大的是新建的东郊,旧城区变化不大,只是新建了几条街道。开始有较大的变化是从1958年拆城墙、修通人民南路开始的,而发生大的变化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成都市地名领导小组次正式颁布了《成都市地名录》,共收录成都地名1337条,其中大多数都是街道名称。发展到今天,当年很多街巷虽然名字还在,但是都已被新建的高楼大厦代替了;很多街巷则是从建筑到名字都已经完全消失,成为历史;还完全保持着改革开放以前旧貌的街巷已经是一条也找不到了。所以,本书中所指的老成都,其大范围指的就是从清代后期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成都,主要的时间基点应当是新旧中国交替的1949年。笔者所参考的这一时期的主要地图,是原国民党政府国防部测量局测量第五队于1948年绘制、1949年印刷的《成都市街道详图》。
第二,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成都的城、河、桥、街巷来展现的,是以基本稳定的河、桥体系为基础,通过一条条街巷来介绍成都的历史文化。了解成都的城、桥、河,既是了解整个成都的基础,也是了解成都街巷的坐标,所以本书把这些基础部分置于全书之前,把街巷部分置于其后。
第三,本书的撰写是从年夏天开始的,历时四年。书名几经更改,后用了《成都街巷志》,是企望向读者表明这是一本有丰富的历史与地理知识、可以为我们的后代保存资料的书。这里的“志”不是地方志的意思,而是古人所用的“志,记也”,“志,识也”的意思。
第四,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写老成都的街巷文化,不是成都的街巷名录或地名,所以请本书的读者千万不要把本书作为一本成都街巷指南来使用。因为本书中除了少数几条新街新路之外,并没有收入在改革开放之后新出现的大量的成都新街巷,而主要是有选择地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老街巷。这种选择是否恰当,尚乞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袁庭栋.2009年5月

上一个文化

下一个地域文化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