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莘城旧事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正版图书]莘城旧事

文化 文化理论

  • ISBN:9787545819830
  • 作者: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吴玉林
  • 印次:1
  • 开本:16开
  • 版次:1
  • 用纸:纯质纸
  • 页数:260
  •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2-01
  • 印刷时间:2020-12-01
  • 中图法分类号:G0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正版图书]莘城旧事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正版图书]莘城旧事
  • ISBN:9787545819830
  • 定价:65
  •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吴玉林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20-12-01
  • 印刷时间:2020-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纯质纸
  • 页数:260
  • 字数:

编辑推荐

说闵行,自然绕不开莘庄。莘庄地处上海市腹地之中心,四方通达,人文积淀深厚,近代以来时代的巨□也为这里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故土之韵”辑中的一册出版,全书通过四个篇章记录了莘庄的前世今生、古迹遗踪、人文风貌及乡土情怀。本书从流经莘庄的横塘河展开,讲述莘庄往事和历史□迁,从人、事、物三部分叙述,包括诸如四铁御史等名人,南张天主堂、春申庙等古迹,沪杭铁路莘庄站、地铁一号线建设成果等,讲述莘庄地区的历史□迁和文化风貌、历史人物、未来发展,从上海县治到闵行区域中心的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故土之韵”辑中的一册出版,全书通过四个篇章记录了莘庄的前世今生、古迹遗踪、人文风貌及乡土情怀。本书从流经莘庄的横塘河展开,讲述莘庄往事和历史□迁,从人、事、物三部分叙述,包括诸如四铁御史等名人,南张天主堂、春申庙等古迹,沪杭铁路莘庄站、地铁一号线建设成果等,讲述莘庄地区的历史□迁和文化风貌、历史人物、未来发展,从上海县治到闵行区域中心的历程。

前言序言

总序

祝学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闵行区承上海县700年历史文脉,更有史前“马桥文化”5000年之历史渊源和深厚积淀,其前身上海县的立县历史可追溯到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9□),是上海“建置之本”,人们口中的“先有上海县再有上海市”并非妄语。明清时期的上海县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受松江府城的近距离辐射,经济、文化、城镇发展均优于其他地区;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既没有彻底洋化,也没有固守不□,从而成为农耕文化、商贸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相生、相融之地,独具地域文化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化进程、公共服务等诸多指标均位列上海各区前茅,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紫竹高新区、莘庄工业区引领经济发展。所以,闵行是上海的工业基地、科创新区,也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强区。同时,闵行集聚了上海交大、华东师大、航天八院、中国商飞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各文化艺术门类、文化艺术团队及文化名人遍布全区各地,是上海的人文高地和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区。

闵行区的前世今生,堪称海派文化的发祥之地。闵行区政协牢记肩负的文化使命,若干年之前,区政协文体委就组织开展了闵行文化资源的调查,据当时调查报告所示,作为闵行区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历史文献,未能及时系统整理出版,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017年,区六届政协工作开□之初,就着手筹划闵行文史资料的编撰出版工作,由学习和文史委员会负责编制本届政协文史资料编撰出版工作规划,定名为“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秉承“以人存书”“以书存史”“以史为鉴”的原则,计划每年编撰出版一辑5册,共五辑□5册,分五年完成。从“民艺乡俗”“岁月有痕”“老巷陈香”“故土之韵”“百舸争流”五个方面,集结闵行历史文化之精粹,以飨众多闵行和上海读者。

编撰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有幸于闵行丰厚的历史和历代先贤为留下的文化瑰宝,让我们充满底气;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们信心倍增。热切期盼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支持和热心指导。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好闵行灿烂的历史文化,谱写好未来的美好乐章!


目录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总序 1

莘庄是个什么“庄” 1

碧波莘溪 沃野流光

莘庄:曾以横塘为界 3

县城旧时光 8

老街尽头有人家 14

一条浜,两岸人 □5

谈家塘和莘谭路 □9

与梅结缘 31

“蒙正”记忆 37

青砖碧瓦 疏影横斜

南张天主堂 49

未曾远去的叶家祠堂 54

朋寿峰为何落脚这里 57

陆昌庙里的古银杏树 6□

曾经住在“一绞圈” 66

古庵庙遗事 75

梅荷馨香 风华意气 85

“四铁御史”冯恩 85

朱恩世家 95

“书痴”朱大韶 101

乐耕善诗张虞赓 110

张守成画坛六十年沉浮 1□□

孙约翰和《莘庄诗话》 135

娄县一十六人舍生取义 140

莘溪河畔的火种 146

朝花夕拾 一叶春秋

古镇往事 151

原来有个老火车站 154

那些迷恋听戏、唱戏的日子 159

永远的“莘中” 164

“小扎钩”钩沉 170

风一般掠过 177

城水相映两相宜 18□

喜欢莘庄的理由 185

漫步绿道 188

淀浦河畔风光秀 19□

灯火绚烂南上海 195

莘庄咏 □00

附 录

地铁开创“莘”奇迹 □07

人文打造“莘”地格 □18

安心温暖“莘”生活 □□7

后 记 □40

参考书目和资料 □4□







作者简介

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是在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和□□会议领导下,负责征集、编辑、出版、发行闵行文史资料,组织区政协委员学□□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作机构。负责编辑出版的“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是向各界人士征集的关于闵行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根据“精选慎编”的原则编辑出版成册,以达到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吴玉林,闵行区政协委员、学习和文史委秘书长、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闵行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城市季风》杂志执行总编、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编撰负责人。长期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公开发表过近□00万字的作品。


上一个文化

下一个文化理论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