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第4卷)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文化 文化史

  • ISBN:9787301106013
  • 版次:1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04-01
  • 作者: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中华文明史(第4卷)截图

#电子书简介

作 者:袁行霈 等 编定 价:52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04月01日页 数:466装 帧:平装ISBN:9787301106013 《中华文明史》由北京大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考古等学科的杰出学者,历经多年的撰写、修订而成。全书时间跨度大,论题丰富,结论精当,具有既“通”且“专”的特点。该书准确地抓住了深入讨论中国古代文明的关键,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线索,从而得以把“文明史”这一题目比较全面地纳入叙述范围中。举凡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深远的制度、现象、人物、事件,重要的物质发明、进步,文化上的杰出成果等,均得以纳入研究视野。除了“全面”之外,书中的每一论题都由国内相关领域的杰出学者担纲撰等 绪论
第一节 传统农业文明发展的新规模、新因素
第二节 新思想观念的出现与传统学术文化
第三节 历史的反思与迈向近代文明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移民开发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
第三节 农业精耕细作的深化
第四节 棉花种植与松江棉纺织业
第五节 江南市镇与客帮商人
第六节 白银、铜钱与金融业
第二章 早期启蒙思潮与政治文明中的新因素
第一节 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与泰州学派
第二节 党社运动与市民抗争
第三节 启蒙思想的深化与学术思想的嬗变
第三章 在总结中发展的传统科学技术
第一节 科学思想、方法及手段
第二节 总结与开创??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第四章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一节 国家秩序的重建和近代疆域的奠定
第二节 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第三节 对外关系
第五章 政治发展与国计民生
第一节 皇权专制与行政法制化的加强
第二节 赋役制度变革与人民自由度的提高
第三节 漕运与共黄河的治理业绩
第四节 灾荒与政府的赈济措施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的文化意识与业绩
第一节 集大成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建设
第二节 考据:思想与学术的消长
第三节 清代学术的知识谱系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
第七章 西学东渐与中华文明的外播
第一节 明末耶稣会士的入会与西学东渐
第二节 明末士大夫对西学的接受和拒斥
第三节 清初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与西学东渐
第四节 清初士人与西学的流播
第五节 中学西渐
第八章 宗教信仰: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祭祀的完备
第二节 传统宗教的多元发展与融合
第三节 缭绕: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第九章 文艺创作的新走向
第一节 通俗文学的迭兴与变奏
第二节 独抒性灵与赋到沧桑
第三节 版画世界与翰墨丹青
第四节 《红楼梦》:一部小说折射的文化史
第十章 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
第一节 礼教背景下的宗法家族生活
……
第十一章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第十二章 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区域差异的凸显
第十三章 变革图强:近代文明的催生
彩图目录
插图目录
后记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目前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
本卷涵盖明中叶至辛亥革命。
袁行霈 等 编   袁行霈,1936年生。北京大学国家研究院院长、中文系教授。主要著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集笺注》《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主编)等。




  严文明,1932年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著有《仰韶文化研究》《农业发生与与文明起源》等。




  张传玺,1927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秦汉问题研究》《契约史买地等

上一个文化

下一个文化史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