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法益的基石:生态法益的理论证成与治理路径研究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新兴法益的基石:生态法益的理论证成与治理路径研究截图

#电子书简介

任颖,河南巩义人。2016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绿色发展法治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环境治理。在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5篇,其中CSSCI论文5篇,1项研究成果被立法部门采纳;访学期间在美国科研出版社发表成果两项,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国法学创新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等转载;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招标项目2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横向委托项目1项,获得中国法学会奖项1项、省级学术团体奖2项,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
导言 法律与生态文明:新兴法益论域的基石

第一章 生态利益及其识别、确认与保护:新兴法益生成的基本前提
第一节 生态哲学维度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维度
第三节 生态伦理学维度
第四节 生态法学维度

第二章 生态利益法律确认的学说演进:新兴法益与传统法益内生联系的基本体现
第一节 价值法学视角:法益价值论视角的生态法益
第二节 分析法学:法益规范论视角的生态法益
第三节 利益法学:利益论视角的生态法益

第三章 生态利益法律确认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结构:新兴法益确认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生态利益法律确认的逻辑起点:“生态人”假设
第二节 生态利益法律确认的逻辑结构:三层次论说
第三节 生态利益法律确认的逻辑进路:生态法范式转换

第四章 生态法益的法理分析:新兴法益对传统法益的内容拓展与功能延伸
第一节 生态法益的基础内容
第二节 生态法益与传统法益
第三节 生态法益的概念辨析与关联论证
第四节 生态法益的特殊属性
第五节 生态法益目的论与功能论

第五章 生态法益保护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第一节 文化渊源:古代自然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第三节 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第六章 生态法益的国家保障:生态文明战略与预防责任
第一节 生态法益国家保护的多维分析:新兴法益保护的国家义务
第二节 生态经济价值与供求关系:从福利国家到生态文明战略
第三节 生态共同体规则:从环境立法到生态立法
第四节 环境责任:从生态法益损害救济到预防性保护

第七章 生态法益的社会实现:绿色社会与五型社会
第一节 生态法益社会实现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法治社会:生态法益社会实现的结构支撑
第三节 五型社会:新兴法益社会实现的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生态法益是生态文明与生态法治建设的基础范畴;在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导、促进、保障作用的过程中,生态法益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是首先要理顺的关键问题。与传统法益理论不同,生态法益论以“风险预防原则”为指导,一方面,其不以法益受到侵害为法律介入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法益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人身与财产范围,而是扩充到了生态独立价值保障领域。从这一基础理论出发,生态法益的国家保障与社会实现具有其特殊性。在生态利益法律确认的过程中,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学形成了不同的法益保护学科论域,价值法学、分析法学、利益法学秉持不同的法益分析学理视角;生态世界观从生存主义到生态主义的转变,生态价值观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型,推动生态法益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的逻辑证成,促进生态整体利益的法律确认、生态安全与生态平衡的法律保护及人与自然关系法律调整的发展和完善。

上一个法律

下一个理论法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