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 监听制度研究 李明 法律出版社 9787503684494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正版图书 监听制度研究 李明 法律出版社 9787503684494

法律 犯罪学

  • ISBN:9787503684494
  • 作者:李明
  • 包装:平装
  • 版次:1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7-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正版图书 监听制度研究 李明 法律出版社 9787503684494截图

#电子书简介

店铺公告:

01 本店书籍都是正版书籍,请放心购买。

02 店内部分书籍为绝版稀缺书,因进货和保存成本较高,故售价高于当年出版的定价(书籍封面尾页的定价),请务必注意书籍价格问题,避免争议,由于书籍数量庞大,分拣查书比较耗时,快递发出后大概3-5天左右可以收到商品。

03 关于书籍品相问题,仓库发货前会与您联系确定发货,如联系不到您会先为您发货,收到书籍后有任何问题可随时了联系在线客服。

04 购书实乃雅事,有任何问题都可联系客服为您解决。小店经营不易,请不要轻易差评,望您理解,谢谢。

05 本店开具电子发票,请确认收货后联系客服提供开票资料,工作人员将及时为您开具电子发票。

基本信息

书名:监听制度研究

定价:28元

作者:李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03684494

字数:276000

页码:32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0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监听作为一种秘密侦查手段,在打击黑社会犯罪、恐怖犯罪等严重的有组织犯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监听由于其秘密性也极易侵害公民的权利,如何合理使用监听手段,使其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获得平衡即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 基于此,本书主要研究了监听的性质、监听适用的基本原则以及监听在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在借鉴国外制度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监听制度提出了建议。

目录


引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
三、监听制度研究的意义
章 序论
节 监听的基本问题
一、监听的概念及特点
二、监听的方法及分类
三、监听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监听性质辨析
一、任意侦查措施还是强制侦查措施
二、监听是否等同于搜查扣押
三、监听是否属于技术侦查措施
第三节 监听与两个基本原则的关系
一、监听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关系
二、监听与拒证特权的关系
第二章 监听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节 监听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监听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监听制度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
三、监听制度在其他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四、国际法意义上的监听制度
第二节 监听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一、人权保障模式
二、犯罪控制模式
三、权利平衡模式
第三节 监听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监听制度普遍法制化
二、监听范围逐步扩大
三、监听制度进一步分化
第三章 监听制度的内在冲突
节 监听的正当性
一、监听运用的实践必要性
二、监听的法理正当性
第二节 监听的危险性
一、监听容易成为政治斗争工具
二、监听侵犯公民基本权利
三、监听破坏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四、监听引起司理困境
第三节 监听法制化的必要性
一、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二、保障公民人权的必然要求
三、程序正义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侦查犯罪效率
第四章 监听制度的基本内容
节 监听的基本原则
一、强制措施共有原则
二、监听特有原则
三、作为原则的例外
第二节 监听程序考察
一、监听的适用条件与适用对象
二、监听的应用程序
三、监听的监督程序
四、非法监听的责任
第五章 监听资料的证据能力考察
节 非法监听的界定
第二节 非法监听资料证据能力的比较法考察
一、美国非法监听资料的证据能力
二、德国非法监听资料的证据能力
三、日本非法监听资料的证据能力
四、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 监听几种特殊情况的合法性界定
一、偶然监听
二、事前监听
三、他案监听
四、住宅监听
五、追踪发话源
第六章 几种特殊类型的监听研究
节 网络监控
一、网络监控的基本概念
二、网络监控的立法趋势及实践
三、网络监控的特殊规则
第二节 同意监听
一、同意监听的内在冲突
二、同意监听问题解决方式之比较研究
三、同意监听合法性的基本理念
四、同意监听内在冲突之解决
第三节 私人监听
一、私人监听的概念及分类
二、私人监听制度之比较研究
三、我国应确立私人监听制度
第四节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监听
第七章 关于我国监听的立法建议
节 我国监听立法及实施状况
一、我国监听的立法状况
二、目前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三、当前我国监听手段使用的个案分析
第二节 我国监听立法的必要性
一、打击犯罪的需要
二、人权保障的要求
三、侦查程序法治化的要求
四、监听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我国监听立法的可行性
一、监听立法的现实条件
二、监听立法存在的障碍
第四节 我国监听制度的立法选择
一、监听的立法体例
二、监听适用的范围
三、监听适用的实质性条件
四、监听适用的程序
五、监听资料的使用及处理
六、不当监听的救济
七、报告制度
第五节 对我国非法监听资料证据能力问题的思考
一、我国应建立非法监听资料排除规则
二、对我国非法监听资料证据能力的建议
附录 监听条文试拟稿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李明,1971年1月出生,四川开江人,法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 1998年西南政法大学毕业,1998年至2004年,在广东省司法厅工作,2004年至今在广州大学从事《刑事诉讼法》和《

文摘


序言


上一个法律

下一个犯罪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