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犯罪心理学总论 吴宗宪 商务印书馆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新华书店】犯罪心理学总论 吴宗宪 商务印书馆

法律 犯罪学

  • ISBN:9787100165235
  • 作者:吴宗宪
  • 包装:平装
  • 版次:1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8-12-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新华书店】犯罪心理学总论 吴宗宪 商务印书馆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犯罪心理学总论

定价:108元

作者:吴宗宪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8-12-01

ISBN:9787100165235

字数:

页码: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专业学科,始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法教育恢复后,重点法律大学均开设选修课“犯罪心理学”。尽管犯罪心理学具有学科的独立性,但是,它在学理上也与刑法、犯罪学、心理学、监狱学等学科多有交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快速发展,犯罪心理与社会矫正等学科一直是法律专业领域、国家狱政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门类。法治国家的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行,在如何减少亚文化群,控制犯罪活动,救治社会中的犯罪人等方面,一直都是困扰国家管理的重大问题。鉴此,犯罪心理学,也是成为法科学生、社会学专业,乃至教育学专业的必读课程。

内容提要


吴宗宪教授撰写的《犯罪心理学总论》分为“总论”与“分论”。总论部分系统地论述了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章论述了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学科范围以及方等内容。第二章论述了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目前状况。其余各章论述了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说,包括已经形成的典型理论、导致犯罪心理产生的各类犯因性因素、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犯罪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变化情况、对于犯罪人的理论研究成果等。本书在分析论证中提炼了一套犯罪心理学概念,阐述了诸种新颖独特的观点,比较充分地反映了靠前社会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在研究方法上特别突出心理学特色,淡化社会学倾向,同时也兼顾到促进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融合,从而使本书具有体系完整、内容新颖、论述深入、中外贯通的著述特点。

目录


序言
章绪论
节犯罪心理学概述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犯罪
(二)犯罪人
(三)犯罪心理
(四)犯罪行为
(五)犯罪心理学
二、犯罪心理学的特点
(一)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犯罪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犯罪心理学的范围
(一)外国犯罪心理学的范围
(二)中国犯罪心理学的范围
四、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方
一、概说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一)现场研究的困难性
(二)研究关系的对立性
(三)研究内容的深层性
(四)研究能力的局限性
三、犯罪心理学方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个别性原则
(四)伦理性原则
(五)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原则
(六)多种研究类型相结合原则
四、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一)问题识别
(二)研究设计
(三)收集资料
(四)分析资料
(五)说明结果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节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一)内外关系论
(二)犯罪原因论
(三)犯罪预防论
二、西方国家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一)哲学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二)精神病学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三)人类学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第二节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二、现代犯罪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
(一)发展概况
(二)研究取向
三、现代犯罪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前期阶段
(二)复苏阶段
(三)繁荣阶段
(四)深化阶段
第三节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状况
一、外国犯罪心理学的状况
(一)专业机构
(二)专业教育
(三)犯罪心理学论著
(四)犯罪心理学从业人员
(五)研究与应用的特征
二、中国犯罪心理学的状况
(一)取得的成绩
(二)发展的方向
……
第三章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四章犯因性个人因素
第五章犯因性环境因素
第六章犯罪心理的形成与表现
第七章犯罪行为的产生与变化
第八章犯罪人
主要参考文献
术语译名对照表
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作者介绍


吴宗宪,1963年生,甘肃省永登县人,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犯罪与矫正研究所所长、社区矫正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美司法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社区矫正工作特邀专家、燕城监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犯罪心理学教研室讲师、司法所预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员和监狱学研究室主任。曾获“杰出青年”“中央很好青年”称号;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中国法学会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入选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7部委组织评定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犯罪学、监狱学、社区矫正、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序言


上一个法律

下一个犯罪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