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由之路9787513046329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走向自由之路9787513046329

政治/军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

  • ISBN:9787513046329
  • 作者:薛俊强
  • 印次:1
  • 字数:21000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32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中图法分类号:A811.64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走向自由之路9787513046329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走向自由之路97875130463□9
  • ISBN:9787513046329
  • 定价:48.00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薛俊强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12-0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32
  • 字数:210000

内容简介

本书为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科学□□□□学说‘科学性’的理论品及其当代价”(SWU15091□□)、中国博士后科学□□面上资助项目“马克思共产主义过渡思想的中国建构及时代价研究”(□016M590344)研究成果。

“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承载了马克思的*高社会理想和价关怀,而这一理想的实质和本真总是被遮蔽和误解。基于此,本书选取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为主题,以此来探求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理想思考的本真精神。以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思考的相关文本解读为基础,以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即旨在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为理论关切,从理论对话和当下中国现实两个层面给予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以当代审视。


前言序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一种哲学,它□终对生成和上升持□恰当态度,并且在创造性广度中认识全部过去。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懂得活着的、尚未得到补偿的过去之外,根本不知道任何别的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未来的哲学,也是在过去中蕴含着未来的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在这种集合的前线意识中,从而它是信任历史事件的、献身于新东西的、已知趋势的理论-实践。——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卷,上海译文出版社□01□年版)序序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世界,显然具有强烈的未来情结和希望意识。不妨说,马克思哲学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批判中怀着美好的未来理想情结,抱持一种希望意识的本体求索精神,把人作为□□性、应然性的存在置于本体论的层面予以究问和阐发,□终采取了实践的、革命的方式来回答和解决,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希望意识的彰显、未来理想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指南。马克思说:“姑且不谈普遍地存在于各种改革家的观念中的那种混乱状态,就是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也都不得不承认他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概念。然而,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目录

导论

一、社会理想的复兴与名正

二、理想与现实的内在紧张

三、本书的基本结构与内容概要

□□章“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的孕育与理论渊源

□□节黑格尔、卢梭和马克思

一、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之辨

二、社会契约论传统之秉持与□□

第二节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一、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深处

二、“原子化个人”的社会历史批判

第三节费尔巴哈、施蒂纳与马克思

一、感性的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原则的确立

二、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

小结

第二章虚假共同体的破灭与真正人类共同体的实现

□□节“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的运思

一、以整体为乐事的真正的共同体之形成

二、基于“自由人的联合体”思考的理论学说体系

第二节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秩序的三重维度

一、“社会所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设想

二、□□“政治国家”之未来社会的制度构想

三、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人类联合体

第三节“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实现的内在机制

一、拜物教意识与人的生活异化

二、社会生产力的充分释放

三、个体主体性的解放与阶级意识的觉醒

小结

第三章“乌托邦”的反叛与升华

□□节“乌托邦”的幻象:现当代思想家的思想反叛

一、整体的社会构建何以可能

二、“自由人联合体”实现机制的现实挑战

第二节建构性和调节性理想的内在张力

一、“乌托邦”的本真精神

二、形而上学的□□追求和人类情怀

三、社会行动与实现机制的进一步思考

第三节“个人”“群体”“社会”和谐共生的本真意蕴

一、“个人”“偶然的个人”和“自由个性的个人”

二、“群体”与“阶级”

三、“社会”“共同体”与“人类解放”

小结

第四章现代社会的理性重建与整合

□□节公共性视域:“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的现代性诠释

一、现代社会的失范与“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的社会整合维度

二、“公共性”与“未来社会”:马克思与哈贝马斯

三、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公共性”视域之理论基础的比较

第二节当代中国社会视域下“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之省思

一、重新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

二、股份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三、□□□□与市场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与市场”关系的思考

五、国外学界关于“□□□□与市场”关系的评析

第三节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思考与现代中国

一、马克思未来社会理想观的当代效应

二、现实的历史挑战及未竟事业

小结

结语“过去”“现在”和“未来”——理想社会的永恒追寻

参考文献

附录文献综述

致谢

后记


作者简介

薛俊强,吉林白山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上海财经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研究人员),现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大学和杜肯大学访问学者(□013.08-□014.08),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人才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目,省部级课题3项,在《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科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0余篇。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