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 C69D~9787520399722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 C69D~9787520399722

政治/军事 各国政治

  • ISBN:9787520399722
  • 作者:谭牧
  • 印次:1
  • 字数:21600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页数:227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 印刷时间:2022-04-01
  • 中图法分类号:D095.05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 C69D~9787520399722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 C69D~9787520399722
  • ISBN:9787520399722
  • 定价:88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谭牧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22-04-01
  • 印刷时间:2022-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
  • 页数:227
  • 字数:2160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政治思想史专著,通过梳理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诸家霍布斯、洛克、卢梭各版本契约论的内在结构,试说明“自然状态”情境预设对社会契约论的稳定性作用。在对比传统约定论基础上,结合近代批判者如休谟、潘恩的观点,阐明此特征在近代社会契约论改进视野下逐渐被忽视、以致动摇社会契约理论稳定性的后果。

前言序言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思想□□中传统的论证工具之一。它被用来回答一系列论题。政治□□的合法性如何源自□□的或虚拟的约定?作为解释□□来源的社会契约论,对治下的个人与集体设定了何种权利和义务?立约主体会受何种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上,历代社会契约论设计者使之发展成为一个资源丰富、支流众多、阐释歧出的政治哲学传统。 从古希腊到封建时期契约论的西方社会契约论母题,17世纪经霍布斯、洛克、卢梭塑造,到“五月花号”建立自治传统的契约及1787年立宪的契约创制,古典社会契约论可谓成绩斐然。其演化踪迹反映了近代国家崛起进程中诸多擅长思辨的学者启发的系列设计论证实验。百年沉寂后,罗尔斯等契约主义者开启的理论复兴重塑了这个长盛不衰的传统,然而也正是在罗尔斯之后成就了现代契约论脱胎换骨的胜利。 方兴未艾的理论争议之外,古典社会契约论传统很多问题仍悬而未解:社会契约论是否和“约定论”有区别?自然状态假设是否可以随意舍去,以便社会契约论像约定论般恣意,根据自由平等的个体订立旋即交付、解除? 本书作为思想史的研究说明:通过对比考察古典社会契约论各个版本内在的理路,尤其抓住自然状态假设到立约构建全新秩序之间的推演进程,说明“约定论”和古典社会契约论中的差异。这番对比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作为起点的自然状态假设的关键意义。 全书第一章描述研究意义和概念框架,第二章论述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中的神权契约传统,以说明约定论的这一个分支有何等强大的论证力量。第三到第五章说明政治思想史中以理性、平等个体为基础建构的近代社会契约论。第六章梳理启蒙时代社会契约论批评者对古典传统的诸多抨击,并说明从约定论实践中萌发的批判和再生的契机。在第七章总结全书,力图说明与声势浩大、边界模糊、缺乏足够理性的“约定论”传统相比,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固然擅长论证设计,有其独特的稳定性优势,也始终在和稳定性问题作斗争,前者多少来自共同体所在社群对秩序稳定的需求,后者则在理论的稳固程度上有其独特优势。然而,现代社会契约论的构建者可能都忽视了这一至关重要的契约稳定性议题,基于独立又半心半意的个人博弈立约,埋下的是理论稳固程度亏欠的种子,从而将整个社会契约论奠基于流沙之上。现代契约论种种创新让人振奋,但是只有真正理解古典社会契约论的独特设计优势和约定论劣势明显却得以成气候的问题所在,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契约论立论与实践的创新。

目录

导语
第一章 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的研究意义
一 作为一个理论产业的社会契约论
二 问题的初步提出
三 概念说明
第二章 神权契约:《□□》传统及其他约定论
一 神权契约源流略论
二 原属旁系还是并蒂生莲?两种约定论的世界
三 古希腊的约定论及其秩序观
四 神权契约的“活化石”:《新约》与《旧约》下的约定秩序
五 神权契约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比较意义
本章小结:神权契约——约定论的资源库
第三章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与自然状态假设
一 霍布斯人性论的纲领
二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假设之谜
三 自然状态假设到立约建国
本章小结:何谓自然状态还原
第四章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和自然状态假设
一 洛克社会契约论的背景
二 洛克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图景
三 从洛克式社会契约回溯自然状态假设
本章小结:古典路线的温和派
第五章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自然状态假设
一 卢梭及其时代
二 卢梭的自然状态假设
三 从社会契约到自由的重塑
四 从“公意一公约”俯瞰立约“起点”
本章小结:卢梭的契约论:浪漫政治的理论工具
第六章 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批判与再生
一 休谟:原始契约史无可鉴
二 边沁:拟制空虚功利足益
三 黑格尔:社约无根轻若鸿毛
四 潘恩:跨越大陆契约失联
本章小结:“无礼之战”——约定论的重创与社会契约论的再生
第七章 结论
一 全书核心命题枢要
二 “人为”与“自然”之界:重校约定论的意义
三 社会契约论往何处去?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

谭牧,北京人,1985年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制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哲学。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与法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和制度。

上一个政治/军事

下一个各国政治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