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截图

#电子书简介

姜鸣,1957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当过工人、大学教师、机关干部、证券公司高管,现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上海国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国盛集团科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著作有《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及论文多篇。
然而李鸿章的奏折还是所有参与讨论的督抚中最有切实之言的。他强调“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易》日:‘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他同意丁日昌提出的三洋各设大兵轮船6艘,炮艇10艘,共计48艘的建议,更提出三洋各配置2艘铁甲舰,合计装备6艘铁甲舰的构想。在讨论到人才培养问题上,他指出传统的文武进身之途,考章句弓马,太蹈虚饰,不是培养人才之道,若不破此故习,天下危局,终不可支。建议“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23]
这年年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1875年1月12日),20岁的同治皇帝驾崩,懿旨立醇亲王之子载湉人继大统,年号“光绪”。此前三天,朝廷宣布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接替10月17日去世的瑞麟,荣膺文华殿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文祥改任武英殿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宝望升授体仁阁大学士。清代不设丞相,以大学士为内阁首领。授大学士是极高的荣誉,习称“拜相”,又以文华殿大学士为首辅。据说是文祥自谓功业不如李鸿章而相让。[24]李鸿章、文祥、宝望等人的这次职务安排在此非常时期匆匆做出,其中必有至深之意,涉及到同治去世之后最高政局的发展脉络,但对海防事业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15日,两官皇太后再次宣布“垂帘听政”。同治皇帝在世的时候,对政事就不太留心。亲政两年余,大事仍由太后做主,日常朝政靠恭亲王和军机处处理,所以龙驭宾天后,各项政务仍然井井有条地执行着。太后垂帘后,即宣布停止园囿工程,褫革怂恿同治帝重修圆明园的内务府大臣贵宝、文锡和引导同治微服冶游的御史王庆祺,发遣遇事招摇、营私舞弊的7个太监,使得军机大臣大受鼓舞,李鸿章进京叩见大行皇帝梓宫时发现,恭王、文祥、宝望、沈桂芬、李鸿藻“奋兴之象,不似春间楚囚相对情景”。恭王还告诉李鸿章,海防讨论各折,数他和沈葆桢写得最好。
……
序一
序二
初版前言
增订本前言

第一章 海军事业的先声(1861-1874)
一、船坚炮利的时代
二、初创的江南制造局
三、福州船政局的诞生
四、天津、广州的造船事业
五、海军人才的摇篮

第二章 南北并举(1875-1884)
一、日本侵台与海防筹议
一、方兴未艾的近代海军
三、官场内斗与琉球、朝鲜的外争
四、炮艇、巡洋舰和铁甲船
五、海防经费的收支
六、继续发展的海军教育

第三章 马江之战前后(1884~1885)
一、战前风波
二、马江之战
三、东南战局与议和
四、海防建设的再次讨论

第四章 海军衙门的设立(1885-1894)
一、史所未有的新机构
二、西苑、颐和园与海军费
三、海军教育的全盛时期
四、由盛转衰的福州船政局

第五章 北洋海军成军(1885-1894)
一、购舰活动的继续
二、《北洋海军章程》和北洋海军成军
三、两大海军基地_
四、北洋海军的训练
五、北洋海军中的外籍雇员
六、跛足而行

第六章 甲午海战及北洋海军的覆灭(1894-1895)
一、寂静战场的较量
二、丰岛海战
三、黄海大海战
四、亡羊未能补牢
五、威海卫保卫战
六、龙旗飘零

第七章 海军发展的第二个浪峰(1895-1911)
一、瓜分军港的狂潮
二、再造海军的初步措施
三、三个事件
四、海军复兴
五、辛亥革命海军易帜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舰船索引
在《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中,他以现代意识审视历史,看眼于中外海军的比较研究,从而对海防与塞防的大讨论、海军发展战略、晚清和清流政治等问题,都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观察与分析。虽然,分析中有时会夹杂一些太现代化的辞句而显得不够缜密,但年轻人在对历史进行反思时所特具的敏感,又常常使人嗟叹不已。
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9/M03/08/0C/rBEHalBzq4QIAAAAAABpy75kjMYAABpEgIvcacAAGnj800.jpg;

上一个政治/军事

下一个军事史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