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地质理论与应用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现代军事地质理论与应用

政治/军事 军事理论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现代军事地质理论与应用截图 现代军事地质理论与应用截图

#电子书简介

《现代军事地质理论与应用》:
第1章 绪论
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活动场所,人类的一切活动受地球自然条件的限制(刘本培和蔡云龙,2000;缪启龙等,2001;孙枢等,2002;毕思文,2003;沙润等,2003;刘贤赵等,2005)。军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以暴力活动为核心的特定人类活动(王厚卿和祁长松,1991;张效祥等,2005;张召忠,2004)。因此,军事行动必然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研究地球的核心科学是地质学,而随着军事行动出现形成的研究地质与军事之间关系的学科,就是军事地质学。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改变了作战形态和样式,拉开了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序幕,战争显出非线性、非接触性、非对称的“三非”特征(弗?伊?斯里普琴科,2004;罗霄,2005),战场环境向深地、深海、深空“三深”拓展(达尼克?尤里?格利高利耶维奇和齐欣原,2008;徐定杰等,2006;周秋麟等,2008),战争速度向机动快(兵力投送快)、转换快(前方、后方)、打击快(发现即摧毁)“三快”转变(刘晓静等,2009;张艳茹和王秀春,2004;徐德康,2003,2009,2010),以上因素导致现代战争具有了高科技、高消耗(成本)、高危害(破坏环境大)、高精准(精确打击)、高感知(卫星系统)的“五高”特点(俞栋等,2004;王爱冬,2002;黄晖和吴淑珍,2012;欧阳金芳,2009;杨乐,2013;陶虹,2013)。“三深”战场环境的构筑,“三快”对临时驻屯、机动的快速转换,“五高”对技术和信息的要求,如精准打击目标的选择和动态监测、导弹轨迹的规划、战争对地质环境的危害评估等,均成为关系现代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刘晓煌等,2016,2017a),且都与地质密切相关。传统的以军事工程地质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军事地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急需开展满足现代战争需求的军事地质保障研究,这也成为当代地质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现代军事和国防科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难题。
1.1 军事地质学定义及属性
1.1.1 定义
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样式的改变,军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加之地质学是基础学科,其学科分类及交叉学科众多,因此,军事地质学的定义和科学内涵,还没有形成权威和统一的认识(刘晓煌等,2017b;孙兴丽等,2017)。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表1-1),一是庞山鹰、孙振泽等学者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海洋地质等地球科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二是王仁权、傅家豪、蔡仲业等学者将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三是刘晓静、郭树贵、李国强等学者将军事地质作为军事地理的一个研究方向。
表1-1 不同学者对军事地质的理解与厘定
军事地质学是以军事理论、国防建设理论和地质理论为基础,研究岩石圈中一定范围内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物理化学性质、地球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地质作用以及地球表面地貌形态对战场环境及其作战活动影响的一门学科(刘晓煌等,2017c)。
……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军事地质学定义及属性 1
1.1.1 定义 1
1.1.2 学科属性 3
1.1.3 学科特点 4
1.1.4 研究方法和维度 5
1.1.5 研究意义 8
1.2 研究内容及学科体系 8
1.2.1 研究内容 8
1.2.2 学科体系 9
1.2.3 研究层次与类型 18
1.2.4 基本应用领域 19
第2章 军事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21
2.1 古代军事地质知识积累阶段 22
2.1.1 战争特点 23
2.1.2 军事地质需求 23
2.1.3 军事地质作用及其应用 23
2.1.4 军事地质知识萌芽 24
2.2 近代军事工程地质阶段 24
2.2.1 战争特点 25
2.2.2 军事地质需求 25
2.2.3 军事地质作用及其应用 25
2.2.4 军事地质理论初步形成 26
2.3 现代军事地质学形成阶段 27
2.3.1 现代战争特点 28
2.3.2 现代战争对军事地质的需求 31
2.3.3 军事地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32
2.3.4 现代军事地质学研究现状 34
第3章 军事地质要素系统 35
3.1 军事地质要素系统 35
3.2 军事要素子系统 37
3.2.1 军事战略类 38
3.2.2 战役(战术)类 39
3.3 地质要素子系统 40
3.3.1 物质组成要素类 40
3.3.2 物理性质要素类 49
3.3.3 水理性质要素类 51
3.3.4 力学性质要素类 54
3.3.5 地球物理场强要素类 57
3.3.6 构造运动要素类 62
3.3.7 矿产资源要素类 64
3.3.8 环境地质要素类 68
3.3.9 地貌要素类 71
第4章 军事地质环境及基本理论 74
4.1 军事地质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分析 74
4.1.1 构成要素 74
4.1.2 军事地质环境要素分析 75
4.2 军事地质环境基础理论 77
4.2.1 军事地质“五环”保障理论 77
4.2.2 军事地质“三原素”理论 79
4.2.3 军事地质“利、弊”评估理论 85
4.3 环境特点分析评价与环境军事作用 89
4.3.1 环境特点分析评价 89
4.3.2 环境军事作用 91
4.4 军事地质的军事地质环境类型 93
4.4.1 军事地质环境类型划分 93
4.4.2 军事地质环境类型特点 95
4.5 军事地质环境地质体 107
4.5.1 地质体面理的类型 107
4.5.2 地质体结构面的特征 108
4.5.3 地质体性质差异夹层类型 111
4.5.4 地质体结构形态 112
4.5.5 地质体分类 113
第5章 军事地质与作战行动关系 114
5.1 军事地质对军事工事建(建设)与防(防护)的影响 114
5.1.1 筑城体系发展历史 114
5.1.2 军事工事分类 117
5.1.3 工事选址建设原则 118
5.1.4 现代、未来战争对筑城的新要求 119
5.1.5 军事地质与筑城选址建设 120
5.1.6 不同地质地形筑城特点 129
5.1.7 工事防护 136
5.2 军事地质对打(打击)与动(机动)的影响 137
5.2.1 军事地质对爆炸的影响 137
5.2.2 军事地质对机动的影响 146
5.2.3 军事地质对武器装备的影响 154
5.2.4 军事地质武器 162
5.2.5 军事地质对作战人员的影响 163
5.3 军事地质对军事行动谋(谋划)与评(评估)的影响 168
5.3.1 地质要素评价 168
5.3.2 军事地质专题评价 183
5.3.3 军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195
5.4 军事地质对非军事反恐行动的影响 196
第6章 军事地质保障及面临的挑战 200
6.1 军事地质保障 200
6.1.1 军事地质保障的历史地位 200
6.1.2 军事地质保障的原则与任务 201
6.1.3 军事地质保障的工作内容 201
6.1.4 军事地质保障主要流程 201
6.2 军事地质面临的挑战 207
参考文献 209
后记 216
国内尚没有以现代军事地质命名的专著。《现代军事地质理论与应用》摒弃以往军事地质、军事工程地质以地质为主线的研究,以现代军事行动要素与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抓手,紧扣军事行动中的地质问题,在探讨军事地质学的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现代战争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现代军事地质学的科学内涵、要素系统、环境划分和分析评估理论、军事地质与作战行动的关系、军事地质调查方法与成果表达方式,以及我国当前面临的挑战等关键性问题,初步建立现代军事地质的理论构架体系。这些理论与观点为研究现代乃至未来军事行动中的地质问题提供指导,为一线军事指挥人员的作战指挥提供思路,也为军事地质调查和军事地质教学、科研提供理论支持。

上一个政治/军事

下一个军事理论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