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任务 刘东元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特殊任务 刘东元

政治/军事 经典军事著作

  • ISBN:9787506557535
  • 作者:刘东元
  • 包装:平装
  • 字数:334
  • 开本:16开
  • 版次: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23
  •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2-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特殊任务 刘东元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息

  • 商名:特殊任务
  • ISBN:9787506557535
  • 定价:37.00
  • 出版社:出版社
  • 作者:刘东元

参考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日期:2009-02-01
  • 版: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23
  • 字数:334

编辑

内容提要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的编写采用纪实性的文体,运用文史结合的方,力求客观准确、真实生动地映解放时期瓦解敌军工作。为此在组织撰写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战略全局。即把瓦解敌军工作放在抗日胜利后,国共两党殊死斗争的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放到关于“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战略全局中。真实映以泽东为心的党、军委,根据抗日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敌军工作对象已由日伪军转变为国民党军的战略转变,对瓦解敌军工作的正确指导,从而在宏观上映出瓦解敌军工作在解放的特殊历史作用。二是注重映瓦解敌军是一项特殊、危险、艰巨的工作,必须有一批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的优秀得力干部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长期埋伏,行分化瓦解工作,从国民党军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才能使其在紧要关头,站到人民方面来。三是根据解放的程,选取不同战略阶段有性的国民党军起义,记述在决定中国命运决战的历史关头,我党我军敌工、策人员以不怕牺牲的无畏精,周密细致的长期工作,争取国民党军起义将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光明的历史过程。

目录

一章运筹帷幄
1.五纵论东北形势,达成:利用国民党军内部矛盾,瓦解敌人,实行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并重方针。
2.朱老宴请刘健、禄时英夫妇,刘少奇分析形势,交待任务,滇籍干部肩负特殊使命,踏上新的征程。

二章智闯敌营
3.杜聿明将滇军配置,分割使用。曾泽生成了光杆军长。刘健改名刘浩,化装潜入绥中。60军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杨重,利用副官处长身份,巧妙收集情报。
4.60军地下党翘盼亲人,几寻觅,刘浩突然出现在杨重面前,老战友东北相逢,共挑重担。会见卢浚泉,刘浩送交朱老亲笔,陈述厉害,卢浚泉老谋深,推托敷衍。
党批准,转移对滇军工作重点,刘浩智潜60军,打开工作新局面。

三章鞍海
5.四平激战,国民党调兵北,南满空虚。军委电令林彪、彭真:集中主力,在南满打一二个胜仗,牵制敌人。韩先楚奉命率4纵队风驰电掣,猛扑鞍山、海城。
6.杜聿明手拿一份新情报:184师师长潘朔端常听电台广播,所部战情绪严重杜长官方脸立马拉长,他对潘师担心,唯恐廖耀湘节制不力,于是令曾泽生前往抚慰督励。
7.潘朔端巧放送人,心中一直惦念山那边。联军4纵队向鞍山海城杀来,184师仓促应战。

四章潘师起义
8.鞍山城内外,枪声骤起。东北联军4纵队向守军发起攻。攻占社山,复争夺对臼山。敌增援受阻,攻击像一把利剑直市内。551团被歼,300人投诚,团
长张秉昌只身逃走。红旗上鞍山城头。
9.鞍山解放,4纵队兵锋直指海城。国民党守军为恐慌。攻击占领玉皇山、教军场主阵地。双山子守军溃败。联军突破城防,184师面临命运的后抉择。
10.潘朔端捧读韩先楚亲笔,感慨万千。数千官兵的生死系在一师之长的转念之间。黄埔军校周恩来、恽代英、叶剑英等老师的教诲声声在耳。他想定了,走一条战场起义的活路。
11.韩先楚黑瘦脸上泛起紫红光彩。他声说:“184师师长潘朔端将军派人联络起义,我们举双手欢迎!”嘀嘀嗒——嘀嘀嗒嗒——联络号声响起,184师起义准备工作抓紧行。

五章曙光
12.解放区人民热烈欢迎184师起义。朱德司令致电祝贺:“揭和平之义旗,张滇军之荣誉,全国人心,无不为之振奋。为和平光明计,尚希共同努力,再接再厉,
以竟全。”
13.东北联军部通令嘉奖作战有。蒋介石发雷霆之怒。痛责熊辉、杜聿明是聋子瞎子,为什么事先不加防范?!起义顺利改编,同盟军1军旗迎风招展。
起义军到了安东,一只魔爪伸向安东。
14.东北战场休战4个后,国民党军举攻重燃战火。60心惶惶。卢汉奉命到抚顺安抚。曾泽生说:“道理归道理,做归做。”
15.新开岭一役,东北联军辽东军区歼灭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军25师。刘浩深入敌营,杨重提供准确情报,暂21师受重创。海城起义一周年,重建的184师被歼梅河口。

六章吉南报捷
16.杨重担重任,勘察部署吉林市防务。兵力、火力、工事配置布防图地下交通送到东北联军部。驻守海龙的暂21师陷入孤立、被动、挨打的境地,师长陇耀以酒浇愁。
17.梅河口失守,海龙危急。曾泽生心急火燎,一日三电请示长官部撤回暂21师,拖拉三日始获批准。曾泽生亲拟电令。
杨重机智获取情报,东北联军巧伏兵一路“欢送”,暂21师遭灭顶之灾。
18.6纵队、北满独3师、东满独2师汇报战果,歼敌暂21师3000余人,俘校官200多名。曾泽生强忍悲向上报告败绩。杨重巧周旋,刘浩会见陇耀,送上潘朔端亲笔。陇耀
客气地说:“幸会!幸会!”

七章坚持斗争
19.东北联军撤出四平,梁华盛令60军出兵双阳截击。东满严阵以待,予敌重创,歼敌182师554团,团长被击毙。梁华盛骂60军是“60熊”,曾泽生闻讯咆啸。
20.东北联军取得夏季攻势胜利后,国民党军阵前易将,陈诚取代熊辉、杜聿明。上任伊始,陈诚暗锤敲打60军。曾泽生怒火中烧。蒋介石老谋深,派蒋经国飞临长春上空
安抚曾泽生。
21.东北局、东北军区指示地下党组织,竭尽全力,抓兵权,搞情报。突变,两团长被免职,黑云压城,地下党组织沉着应变,外合内应,坚持斗争。
22.孙公达送来一台旧收音机,范啸谷同朱光云一起收听延安广播,行讨论。他俩互相任,无话不谈。在范啸谷的帮助下,朱光云的心越来越贴党。

八章城追歼
23.秋季攻势旗开得胜,林彪给陈诚头一棒。联军北线长途奔袭,围攻吉林,曾泽生城呼救。范啸谷混战中中牺牲。秋季攻势结束,国民党军处于东北联军的包围
之中。
24.陈诚到东北4个,损兵10万。东北联军开展冬季攻势作战,连下17城,歼敌15万。陈诚胆战心惊,抱病卧床,走,逃之夭夭。东北国民党军三易主将。
25.十万火急情报:今晚,60军分三路撤长春。准备炸毁小丰满电站。林彪下令:“可以放行,但要行有限打击。”罗荣桓补充一句:“要设保护小丰满电站!”曾泽生决定,不做
黄河决堤那样的千古罪人。
26.为掩饰失败,蒋介石吹擂:“60军的撤是成的一战略撤。”长春市内,新7军、60军磨擦不断,矛盾日深。南京特使兴师问罪,曾泽生唇枪舌剑以攻为守。

九章针锋相对
27.是撤是固守,蒋介石没敢贸然决策,结果坐失机遇。经过三攻势作战,国共两军在东北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换位性变化。泽东力主南下北宁线。林彪要打长春。
28.孙公达紧急布置任务,545团做好起义准备。团长朱光云说:“我要加入中国党,请在战场上考验我!”
29.初战锋芒,长春外围战未达预期目的。林彪改主意,军南下北宁线。泽东批准三方案,变攻长春为久困长围。地下工作者阎启铭、李国栋、高博儒在长春遇难。

十章铁壁合围
30.10万军兵临城下,长春城外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外之城。围困战拉开帷幕。
31.卡住敌人的脖子。围城设立检查站、检查哨,严禁粮菜煤牛马猪羊等城。城内守军山穷水尽,四面楚歌。
32.“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围城组织阵地喊话,散发传单,节日送礼,遣返战俘,展开全方位政治攻势,守军携械投降者日众。

十一章石为开
33.解放团教育改造,学参观,开眼界换脑筋,张秉昌、李峥先成了义务宣传员。刘浩建议,选派被俘军官回长春,做60军策工作。
34.包饺子,吃团圆饭,云南老乡。刘浩、潘朔端临别赠言。禄时英、李静悟频频举杯:“为今天的,也预祝60军到解放区的,干杯!”
35.政治攻心,时空裂变。被俘释放人员纷纷返回60军。义务宣传员各个现身说,强,党好,国民党早晚要垮台,一传十,十传百,影响日益扩。
36.曾泽生宴请归来的五名军官,为筹宴席难坏了乔副官。曾军长心里有了活动气,张秉昌、李峥先抓紧做工作。

十二章谋事在人
37.新战况,切断北宁路,军逼锦州城垣。长春守军一线希望破灭。潘朔端敦促曾泽生率全军蒋起义。
38.60军地下党组织利用一切机会影响曾泽生。视察,曾泽生心灰意冷。“走老路,山重水复疑无路。上新道,柳暗花明又一村。”传单震撼曾的心灵。势已定,再不能
优柔寡断,曾泽生迈出艰难的一步,决定率部起义。
39.曾泽生提出起义,陇耀坚决赞成,白肇学要解甲归田。复磋商,达成,三人同心,高举义旗。
40.解放军围攻锦州,蒋介石十分惊恐,急令锦州、长春守军突围。郑洞国亲自督战,3突围遭惨败。60军决定起义,白肇学起联络,三将军郑重签名。

十三章往来特使
41.几调整部署,围城布下天罗地网。郑洞国给蒋介石发电:表示以“杀身成仁”精固守长春。60军实施起义行动,曾泽生派出特使。
42.有人提出60军起义是骗人,不可麻痹。刘浩、潘朔端力陈60军起义真实可,时机难得,不可错过。肖劲光司令员和肖华政委同意刘、潘意见,决定立即向东北局和林罗刘长
报告。
43.东北局向报告,来电指示:争取60军起义的方针是正确的。1兵团长立即按和东北局指示,派出与60军谈判。唐天际肯定曾泽生三条意见很好。
60军开始起义行动。

十四章零点行动
44.朱光云、赵国璋紧急行动,清扫房屋,接通,准备迎接起义指挥所人员入住。曾泽生采取果断措施,下令52师师长李蒿和3个团长。
45.不知是计,李嵩与三团长被。曾泽生授命暂52师副师长欧阳午指挥本部随全军起义。60军参谋长徐树民从小姘床上被押回军部。曾泽生给郑洞国和李鸿写,规劝其共襄义举。
46.曾泽生所部起义工作紧张行。“60军今晚起义!”郑洞国闻报惊失。他指定与曾泽生面谈,曾泽生义凛然地说:“我们已经决定这一正义行动,决不动摇。”

十五章走向光明
47.1兵团与60军谈判成,60军终于起义。面对刘浩,曾泽生郑重敬军礼。刘浩快步向前,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48.刘浩再忠告郑洞国:放下武器,不必再做无谓的牺牲。郑洞国回答:“放下武器是不到的。”卫立煌电令郑洞国突围。军事会议不欢而散。曾泽生通电起义。
49.朦胧下,前线按交接计划,秩序井然开60军防地。60军入解放区,受到军民热烈欢迎。1兵团长备下酒席为起义军接风洗尘。
50.60军光荣起义,长春守军陷入绝境。周恩来致郑洞国:“时机急迫,顾念旧谊,特电促速下决心。”人心思变,新7军放下武器。长春和平解放。整编后的60军,光荣加入中
国人民行列。
后记
编后记

作者介绍

刘东元,东北学研究生。曾任辽宁省辽阳军分区政委。现为中国书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家协会理事,中国二世界战史研究会理事。
自幼喜欢文学和书,几十年笔耕不辍,发表了《关东春晓》、《关东浩歌》、《黄麻星火》等十五部著作,获得四届国家图书奖。其书作入展全国八界书篆刻展,入展全国二届《兰亭奖》,在全国书展中获得、银、铜多种奖项,出版了《拥抱州——刘东元书作集》、其文学和书作在军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序言

上一个政治/军事

下一个经典军事著作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