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五明国学课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北大五明国学课

国学/古籍 国学普及读物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北大五明国学课截图

#电子书简介

哲雷,国内多家著名大学总裁班客座教授、企业商业模式优化与设计专家,对中国本土企业成长发展及管理运营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对企业经营理念和营销创新亦有着深入的研究,实战案例信手拈来,经典剖析鞭辟入里,再加上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实践底蕴,视角独特、高瞻远瞩,深受国内一流高校MBA和广大企业家热烈欢迎。

明身篇——明身为立世之本
第一章:认识自我——人生最难得的是认识自我
1.由《论语》谈自知之明
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梁漱溟
民国时,北京大学有一位非常伟大的导师,其国学造诣精深,被称为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先生。
梁漱溟先生是国学大家,对国学各门类,尤其是儒学有着精深的见解。今天,我们在这里讲五明国学,梁漱溟先生是我们不能绕过的一个人,而讲到梁漱溟先生对儒学的见解,则首推《论语》。
梁漱溟先生在讲论语的时候,他着重讲了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了解自己、认知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梁漱溟先生曾经如是说。而在《论语》当中,我们也随时可以看到能够印证梁先生这句话的词句。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这些词句都向我们昭示着孔夫子对于自知的重视。《论语》里面还有这样一段:
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一个的学识更强呢?”子贡回答道:“老师,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啊?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而已。”孔子听完微笑着对子贡说:“你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啊!”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错的,一个人有多大的才能不重要,关键是要选择能够和自己才能匹配的工作,而这就需要对自己的才能有充分的认识。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一个本事最踏实的人。
上学的时候学古文,学过一篇名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这篇出自《战国策》中的文章就很好地为我们说明了什么叫作自知。在文章中,有这一段描写非常引人注意。
邹忌与住在同城的徐公都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一天清晨,邹忌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大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自己。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于是随口问妻子:“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他的妻子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有点不相信,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呢?”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做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反而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到了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心里反复地思考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人是社会动物,因此只要是人就难免会有一点功利心,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由于种种原因,别人所提出的看法却未必都是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还总是用别人的坐标系来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就会因此迷失了方向。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是在征求别人对自己评价之前,他先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而以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做补充,查漏补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够保证一路沿着自己的人生之路顺利地前行。
梁漱溟先生以国学之道教导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论语》以圣人之言为我们记录下来自知的重要,而在生活中,作为明身的基础的自知之明,则需要我们各自去实现。
2.《道德经》中认识自我
古希腊哲人发出狮子吼:“要认识你自己!”……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季羡林
北大著名学者,已经故去的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让人尊敬且怀念的人。季先生一生为学谨慎,为人却颇具侠义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季先生有这样一句话:“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季羡林先生的谦虚是人所共知的,但对于自知这个品质,他为何反而不但却之不恭,还要自我标榜呢?道理很简单,季先生这是在拔高自知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以便让我们后人认清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其实不仅仅是季羡林先生,对于自知的重视,我们中国古今历来一贯。前面章节我们讲述了儒家和孔夫子对于自知之明的重要,而在孔夫子之前,崇尚自由无为的道家,也同样表示了他们对于自知之明的重视。
《道德经》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一点翻译就是:知道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明白了解自己的人有明见。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有强志。知道满足的人会富足,顽强坚持力行者有志气。不失根本的人才能长久,身死而道存才是永生。
老子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既要求我们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又要求我们要有知己知彼的智慧。老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有智慧却不能自知,那么他的心中就会滋生出奸恶的妄念来。世界上有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不能自知,而逞智慧,妄图以己之智去控制指挥别人,却不知道一定会被别人嘲笑。
在这段话之前,老子还有一段是“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有些人自以为聪明的,以为自己了解别人,便使尽心机,谋取私欲满足私欲,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适度,自然早死了。
所以,“自知”在道家的理念中,表现出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知足。知道自己人生的维度,知道自己生命的分量,进而学会满足。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一个不懂知足的人,他永远也不知足,多了还要多,欲望不断产生新的欲望,最终让人成了欲望的奴隶。像这样的人,哪有真正享受自己人生的机会呢?
在先秦时期,有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堪称是不世出的天才,聪明绝顶,果敢坚毅,对天下大事了若指掌,对身边左右一目透之,在外出征对敌人战无不胜,对内理政足以驾驭群臣。然而,不幸的是,这位可以成为智人的人却不自知,他对自己的性情没有把握,对自己的欲望没有把握,最终成了欲望的奴隶,从而葬送了他的王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子受。
相传,纣王刚刚即位不久,有一次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同时也是他叔父的箕子听到这件事之后,进谏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纣王听了箕子的话不以为然,箕子见劝谏无效,就带着族人奔辽东去了。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真如箕子所料。纣王荒淫无度,造肉林酒池、鹿台炮烙,终于激起国人的怒火,最后死于不义。
《道德经》上说:“知足之足,常足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中,存在太多能够诱惑我们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会激发我们的欲望。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认清自己,当发觉欲望在不断膨胀的时候,应该及时收敛,将欲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常乐,乐什么呢?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但我们心无牵挂。可是今天有些人,明明过着很好的日子,却总是不知道知足,瞧着别人的好就厌弃自己的差。这样的人,即使事事都如他心意,他也总是能够找到不快乐的理由来。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钱锺书
如果论做人的智慧,当代国学大家钱锺书无疑是令人称道的一位。钱先生的智慧体现在他的学识上,体现在他的处世上,更体现在他对自身的认识上。
自知之明,这是钱先生非常看重的一个品质。在钱先生看来,自知就如同人内心里有一面镜子,随时可以照出真我。其实不仅仅是钱先生,我们古代的先贤先哲也一贯是追求自知的。
这一点在我们很多国学的典籍中都有体现。《荀子》中说:“自知者不怨天。”《淮南子》上说:“所谓达者,非谓知彼也,自知而已。”这都是在提倡认识自己。
今天,我们讲五明国学,这五明里面,明身是第一位的,而在明身里面,认识自己又是第一位的。认识自己的人,才可以称之为明,对自己了若指掌了,知道自己的斤两了,这样的人,才不至于把自己引入歧途当中。
我们发现有些人,他们做事似乎从未错过,那么处世似乎从未出现过纰漏。他们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让我们认为他们没有缺点。但,他们真的没有缺点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他们能够认清自己的缺点,进而不去做那些可能不好的事情罢了。
钱锺书教授学富五车,享誉海内外。如此难得的学者,也有其敬佩的人,国学大师陈寅恪就是一位。陈寅恪先生学术修养极高,尤其是国学知识更是渊博,被称为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学问家。对于这样一个国学大师,钱先生是推崇备至的。
然而,当陈寅恪先生的后人找到钱锺书先生,请求他为已经故去的陈寅恪先生刻写墓碑时,钱先生却婉言拒绝了。原因何在?钱先生不攻书法。
钱先生虽然是国学大家,写得一手好字,但终究不是专攻书法的大家,尤其是不善于写大字。而墓碑上的字又非常考验书法功底,如果写得不好,倒不如不写。因此,即便他心中想为自己崇敬的陈寅恪先生做一些事情,但此事却只能不恭敬地推却了。
其实,这不是钱先生第一次拒绝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钱先生的一生中,他只专注地做学问、写文章,其他方面很少涉足。这大概是因为钱先生明白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又有哪些,有些事情虽然做一做也无妨,但终究是没有把握,所以不做也罢。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钱先生却之不恭地为陈寅恪先生题写了墓碑,虽然不至于写差,但比之书法大家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么人们在凭吊陈先生的时候,不免就会为钱先生的字惋惜,不免有“钱先生学问虽然高明,但字却不怎么高明”的想法。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短处和缺陷,短处和缺陷并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拿着短处当长处,拿着缺陷当完美。
有些人整天以为自己英明,但其实未必是真的聪明,而总是觉得自己愚笨的人,也未必真的愚笨。前者往往是自作聪明,后者则往往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人,慢慢地会发觉自己的聪明,而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则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愚蠢。
因此,但凡是要成就一番事业,自知之人总是比较容易,因为他们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去做,而把不擅长做的事留给别人。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是刘邦的一句名言,从话里话外,我们能过看出刘邦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大凡做大事的人,都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更要求他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一个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人,必定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这样的人做事向来死板固执、难以变通,不懂得清醒判断,不懂得审时度势,因为也就不能很好应付可能遇到的问题。
再者,一个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人,也不会是一个能够使用好人才的人。因为在遇到问题是他们总会在心里先拿定一个主意,然而他的主意又未必是正确的。当他的主意与具体办事者发生冲突之时,他就会刚愎自用地觉得自己是对的,这无形之中就给人才戴上了枷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再专业的人才,也是没有办法把工作做好的。
因此,我们的读者,无论是做领导的、开公司的、搞学问的,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都要明白自知这个道理。要学习钱锺书先生对于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退让的做法,因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清了自己,看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擅长的事情专攻,不擅长的事情不做,如此才会避免类似拿着缺点当优点的笑话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

明身篇——明身为立世之本
第一课 认识自我——人生最难得的是认识自我 3
第一节 由《论语》谈自知之明 4
第二节 《道德经》中认识自我 7
第三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
第四节 禅宗的自观自静 13
第五节 知人易,知己难 16
第六节 《谏太宗十思疏》的警醒味道 19


第二课 反思自我——常思己过才能完善自我 23
第一节 圣贤智慧说反思 24
第二节 吾日三省吾身的人生态度 27
第三节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30
第四节 《中庸》中的自省之道 33
第五节 殷鉴不远,以史为镜 36
第六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9


第三课 修行自我——没有修行的人生无法向上 43
第一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4
第二节 禅宗与修行 47
第三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0
第四节 修行与琢磨 53
第五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56
第六节 从《易经》谈修行 59


明心篇——明心为智慧之源
第四课 修心开智——智慧是靠学和问得到的 65
第一节 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66
第二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9
第三节 从《荀子?劝学篇》讲起 72
第四节 中国人的读书情结 75
第五节 三人行必有我师 78
第六节 不耻下问的领导气度 81


第五课 身体力行——知识只有用过才是自己的 85
第一节 儒家的践行精神 86
第二节 王阳明与知行合一 89
第三节 事无难者,唯行 92
第四节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95
第五节 潜心存远志,得意会高朋 98
第六节 愚公移山,锲而不舍 101


第六课 圆融无碍——处世其实是一门大学问 105
第一节 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106
第二节 “唾面自干”的智慧 109
第三节 道家太极中的黑白 112
第四节 君子和而不同 115
第五节 “难得糊涂”郑板桥 118
第六节 以和为贵的中国人 121


明性篇——明性为修身之根
第七课 明心见性——从认识人性中认识世界 127
第一节 人之初,性本善 128
第二节 人生三毒,贪嗔痴 131
第三节 禅宗与明心见性 134
第四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37
第五节 佛家的牺牲精神 140
第六节 见义勇为,敢为义事 143
第八课 洞见本源——人生至高的智慧是通透 145
第一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146
第二节 不能务虚名而处实祸的曹操 149
第三节 君子当不忧不惧 151
第四节 不惧命运,祸福相依 154
第五节 患得成惧,患失成灾 157
第六节 上医医未病之病 160


第九课 修身养性——性情是靠修养来提升的 163
第一节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4
第二节 菜根谭的养性法则 167
第三节 僧侣为何不吃肉 170
第四节 为腹不为目,坦然无所求 173
第五节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76
第六节 中医的调和心性 179


明德篇——明德为处世之基
第十课 不朽立德——人最大的成绩是德行 185
第一节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86
第二节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88
第三节 既往不咎的风格 191
第四节 君子要有所不为 194
第五节 曾国藩的谦卑 197
第六节 领导者的“身正”之论 200


第十一课 不朽立功——功业是人看得见的收获 203
第一节 治史的“春秋笔法” 204
第二节 司马迁与《史记》 207
第三节 “时穷节乃现”的文天祥 209
第四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211
第五节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213
第六节 当官之法唯有三:曰清、曰慎、曰勤 215


第十二课 不朽立言——留一些箴言以规谏后人 217
第一节 杜甫的圣贤之心 218
第二节 失意人生得意诗 220
第三节 气出来的《陋室铭》 222
第四节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24
第五节 诗文中的北邙山 226
第六节 秦观的诗文怀古 229


明道篇——明道为事业之苗
第十三课 以儒为师——儒家学问帮你提升自己 233
第一节 儒家思想,内圣外王 234
第二节 半部《论语》治天下 237
第三节 《大学》——君子之道,治国经邦 240
第四节 《孟子》——大丈夫,养浩然之正气 243
第五节 《周易》——群经之首 245
第六节 《诗经》——民族艺术的起点 248


第十四课 以法为教——法家学问让你看清他人 251
第一节 《韩非子》与法家智慧 252
第二节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5
第三节 定分止争,以刑去刑 258
第四节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61
第五节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264
第六节 法家思想与改革 266


第十五课 无为而治——道家学问让你看清生命 269
第一节 《道德经》的智慧 270
第二节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73
第三节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277
第四节 庄子的逍遥游 280
第五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283
第六节 治大国若烹小鲜 286

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正好代表人生应该具有的五种智慧,源于明身、启于明心、进于明性、达于明德、成于明道。
五明国学,希冀站在历史的高度,以21世纪的视野、全方位的角度、兼容并包的态度来传播今日之国学,且并不单纯地讲国学,而是将国学用于当下。学习五明国学,在当今物欲横流,缺乏信仰的社会中,找寻真实的自我。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对社会、对工作的怨、恨、恼、怒、烦之五毒,以此安顿好我们的灵魂。
《北大五明国学课》以北大历史上诸多国学大师为依托,以国学典籍和国学事例为主线,结合北大历史人物的智慧,分五篇为读者讲解“五明”国学奥秘,实为指导人生的国学微宝典。在普及知识的基础上拓进思想、调整心性、启迪智慧,力求让读者在翻阅《北大五明国学课》的时候变能够了解国学,并从此爱上国学。

★不一样的新国学,北大的“五明国学”
★北大总裁高级研修班之品牌课程,辅翼千万中国企业家的国学智慧。
★全国五百强企业高管亲身实修,倾情推荐。
★明身者,反思自我、明了自我、修行自我;明心者,修心开智,身体力行,圆融无碍;明性者,明心见性,洞见本源,修身养性;明德者,立德、立功、立言;明道者,以儒为师,以法为教,无为而治。
★用国学于当下,以五明化五毒。
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对社会、对工作的怨、恨、恼、怒、烦之五毒。
★政界、商界、学界,同台共振;资源、智慧、资本,有机嫁接;实战、实用、实效,解惑。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57/31/2335320331/389162/8331230f/53cf6539N0533973c.jpg

国学者,先哲之智慧,往圣之遗学,是我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我中华民族五千年相续流传的血脉,是我新中国挺立于世界之巅的基础。
不过令人扼腕的是,随着王国维、陈寅恪等诸位国学大师先后离世,近代国学开始渐进式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思想广泛传入,经济利用价值更高的理工类学术渐渐替代了国学成为社会的宠儿,而国学则被挤到了离世的角落里。
然而,不论经典国学在现阶段的生存状况有多难,都不能够抹杀国学作为文化精髓对我们中国的深远意义。已故的国学大师、“北大三老”之一的季羡林曾经说过:“中国可以是一个经济大国,同时也可以是一个科技大国,但最根本的,中国还是一个文化大国。”在季先生看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壮大的根基,任何抛开经典国学搞研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听说国学两个字,立即便觉得既深奥又不合潮流,仿佛于现代观念格格不入,因而唯恐避之不及。其实这是不对的,对于国学的态度,我们这一代的人非但不应该摒弃,反而应该亲近。
亲近国学的原因有二:第一,我们现代人想过和没有想过的问题,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遇到人生的难题时,去国学中寻找答案,事半功倍。第二,国学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史、子、集,常读常新,意韵无穷,营养丰富,能量充沛,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和成熟也是不无裨益的。
作为中国最高等的学府,北大一直是非常重视国学的。在北大的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这些大师用他们的言与行向北大学子们传递着国学的智慧,讲述着国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以前,我们囿于北大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其露泽虽然滋润却不能惠及整个社会。而现在,本书将带领读者扣开北大的大门,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来源于北大的别开生面的国学公开课。
本书以北大历史上诸多国学大师为依托,以国学典籍和国学事例为主线,结合北大历史人物的智慧,为读者讲解国学奥秘,力求让读者在翻阅本书的时候变能够了解国学,便从此爱上国学。
本书名为《北大五明国学课》,加五明在国学的前面,是因为五明正好代表了人生最应该具有的五种智慧。
五明者,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是也。明身者,反思自我、明了自我、修行自我;明心者,修心开智,身体力行,圆融无碍;明性者,明心见性,洞见本源,修身养性;明德者,立德、立功、立言;明道者,以儒为师,以法为教,无为而治。
有此五明,足可以为企业家开智慧、为官员树威望、为学者启心性,为普通百姓得安顺。在国学中提炼出这五种智慧,为读者省去翻阅浩繁卷秩的过程,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智慧,这就是作者的殷切期望。
阅览本书,在北大的智慧之下品读五明国学,沐浴先哲的智慧,在普及知识的基础上拓进思想、调整心性、启迪智慧,以此来让自己获得更高的人生境界,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个国学/古籍

下一个国学普及读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