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中国大儒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风华绝代/中国大儒

国学/古籍 国学名家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风华绝代/中国大儒截图 风华绝代/中国大儒截图 风华绝代/中国大儒截图 风华绝代/中国大儒截图

#电子书简介

大鸟,原名韩鹏,偶以“酒量犹豪人渐枯”之名网上行走。现为《邯郸日报》编委,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高级编辑。
已出版著作《捍卫<论语>1:构建一个理想国》《捍卫<论语>2:灯塔上的嘹望者》《捍卫<论语>3:朴素的民本情结》《捍卫<论语>4:捍卫永恒的道义》《捍卫<论语>5:仰望羞真理行走》《<论语>是用来养心的》《人生哲理漫画书》《天下文胆》(合著)。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为了求得仁,人就必须学习,博古敏求,学而无厌。为此,他首创性地大规模招收学生,聚众授徒。不管在流亡的路上,还是燕居在故乡,总有一大帮学生簇拥着他,听他教诲,受其启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就是孔子煌煌的教学成就!
孔子这一全方位的学术建设,为后来的战国诸子提供了治学行为所仿效的样板,他们或传授生徒,或撰写著述,或游历诸侯,或建立学派,均没有超过孔子所创立的为学模式。
在中国最早的这间课堂里,师生酬答有致,彼此谈笑风生,话题宽泛而精深。夫子的全部教学主张,就是以文发学生之蒙,以行积学生之德,以忠立学生之节,以信全学生之身,以礼约学生之形。他的教学,是将古代文献典籍的知识教育和以忠信为人性之本的道德教育,以及社会实践三者结合修为的综合体系。他要的,是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达到对人生当下和永恒的了悟,形成一个永远的探索过程,贯穿人的整整一生。
在孔子那里,为学,远非仅仅熟读“六经”课本,然后俯仰天地,以饱学自命。他通过弟子曾参之口,道出为学之人的首要——尽忠,守诚,执信,然后对之时时习练,在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中,走向人格与学术的双重完善。
一个在现实世界处处碰壁、始终颠沛流离在路上的老人,为什么始终高扬着清癯的面庞,谦和有致,不改其度,即便厄于陈、蔡,也教习严明,话语琅琅,无一日不大雅传诵,无一时不弦歌悠扬?是自我蒙蔽性陶醉,还是绝望至极点,转而寻求心灵的另一向度温存?
都不是。孔子眼里的礼乐,完全不同于今日吾侪酒足饭饱后的无聊K歌。我们是在发泄,孔子是在发心。他已将礼乐作为学生修德明心、为学论政必经的一扇门,而且,作为日常功课,须臾不可废。
《礼记·乐记》:“君子日: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原因是,致乐以治心,致礼以治躬。礼就扎根于人心之仁,它憨憨地坐在人性最温柔、最慈善的角落,有阳光斜披,静穆而善良。
有仁心才有仁行,才有高贵的俯身,才有同情的眼光和怜悯的眼泪。所有不端的思想和行为,病灶都是他心中乏仁。仁者人也,不仁则不人。所以作为人,怎么能不习礼呢?“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是个逻辑递进关系。
他有个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他主张对富与贵的诉求,但必须限定在“以其道而得之”的尺度之内;他也认同恶贫去贱的人性本能,但给出的限制仍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个“道”在哪里?就在于“仁”。只有仁德之人,才会“名利于我如浮云”,安于仁德,贫富自适;也只有智慧的人,才能看清世间种种的虚妄和短暂,顺仁而安。
为此,君子要安贫乐道。安贫是为了守“道”,终日带着一张苦瓜脸去守,他能坚持的时间便很可疑,所以孔子提醒要“乐道”。只有乐在其中,才有兴趣与恒心。钱理群说过一句我认为相当高明的话——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所以,孔子对“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评语是尚可,但还不够,应该更上层楼,登到“贫而乐,富而好礼”这一层。
也即在此时,孔子在奔波的路上连续遇到一系列隐士,并为他们所讥诮、批评。石门、荷蒉、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莜丈人、仪封人,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面对天下无道,自己无法作为时,绝不同流合污,而是在坚守自己节操的同时,选择避世,以独善其身;当世不可避时,则退而求其次,选择避地,再等而下之避色、避言。
孔子自己是不避世的,因为他胸中怀拥着大道,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强调道德人格的崇高价值,有着以天下为己任、匡正时弊的社会担当。但他并不因自己巍峨而忽视甚至去鄙视其他山峰的低矮。
相反,他向对自己毫不客气讥讽加指责的七位隐士,送去了自己的赞许。这就是来可泓先生所说的:“孔子是反对隐士思想和行动的,他也曾被长沮、桀溺等人骂得很难堪。但孔子认为他们是贤者,比之于当政的斗筲之徒要高尚得多。”所以,孔子一面称他们为贤人,一面却坚守自己积极进取的用世之道。
支撑孔子这样做的内在生命力量在哪里?
是《周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天地自在精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孔子自己说。
孔子命运多艰,处处碰壁,就是因为他要保持人格的完整,要自己言行一致。假如他屈身与生活讲和,弯腰向权贵摧眉,为自己找一个含混的借口,老人家还会颠簸在路上,与穷蹇为伴吗?面对官位,孔子的态度是:不汲汲于官位,也不避位,无可无不可。
……
序:仰望并触摸大师
孔子:一个有趣儿的老头儿
孟子:平治天下者舍我其谁
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宗师
董仲舒:天人三策罢百家
戴德、戴圣:在冷学中振衰继绝
毛亨、毛苌:为《诗经》插上翅膀
刘歆:雄踞西汉的一座学术重镇
扬雄:用寂寞自身重塑儒家精神
王充:不妥协的现实批判者
马融:绛帐女乐中的严谨儒家
张衡:一代学博才通的儒宗
何休:汉代“公羊学”的殿军
郑玄:在遍注群经中综采大成
王肃:汉代儒学的终结者
何晏:被歪曲的魏晋清谈座主
王弼:举世无匹的少年宗师
向秀:许君能从竹林游
范缜:在释学包围中罄悬河之辩
刘献之:巍然矗立北朝的一代名儒
他们各自分立于不同时代,屹立于学术高峰;他们又上下彼此传承,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中接衲传灯……从明清至民国,一代代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儒学宗师以致君尧舜的儒者情怀,死守善道的儒家本色,以人弘道的儒学旨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青灯古卷中写就华夏五千年辉煌夺目的灿烂文化。
穿越千年时空,与儒学宗师并行,以耳聆听大师精深玄妙的儒学思想,用心感受大师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
大师是用来仰望的。
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嵯峨的高山。或壁立万仞,危岩高耸,峬峭幽邃,或雾锁深谷,藤缠迷径,苍苔侵阶,但他们都巍巍屹立,傲然横空,独成风景。
每一位大师,又都是一条奔竞的长河。或波平水阔,远帆点点,浩浩东逝,或水急流湍,浪花澎湃,鱼跃鸢飞,但他们都静卧大地,通古接往,自成生态。
因而,仰望大师,其实就是在仰望一种别样的人生,膜拜自己难以企及的高度,体验自己无法拥有的厚度。
宽博、深邃、辽远、浩渺……这些构成了大师群体的精神底色,同时也生动着我们因长时间张望在庸碌俗世而日益呆板、凝滞的眼睛。通过仰望大师,于是知道,人原来可以将自己活到这样精彩的境界,人也可以将自己丰厚到如许超拔高迈的地步。作为一种人生的高标,大师以曾经的既定存在,告诉来者的是《诗经》里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句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大师还是用来触摸的。
因为每一位大师,首先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虽然头顶的月光不一样,吐纳的空气不一样,但他们一样品啜着人生旅途中的诸般艰辛与苦涩,一样有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忧心与感伤,这就和同样为人的我们有了根基上的贴近性。
毕竟,将一个人放在相框里,而不是供在佛龛中去打量,会更为逼真。
单纯仰望的视角,会让大师获得我们无尽的敬意与歆羡,但同时也获得我们的慨叹与陌生。后者造成的疏离感,无论于大师本人,还是对需要认识大师的我们,均无益处。
那就伸出手,触摸大师,哪怕只是轻轻牵了一下他的衣襟,指头肚儿都会触到一种分明不同的质感。
仰望大师,只需崇敬就够;触摸大师,还需要有一份平常心。就像领袖身边的秘书,除了有与大众一样的景仰之外,他还需有抛开神圣与神秘之后的日常悉心照料之心。
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先秦儒学,西汉章句训诂之学,东汉的谶纬学说,魏晋南北朝的玄学,还是三教合流的隋唐学,探究义理的宋元之学,明代心学,清朝的考据学,都大体继延了这样一个发展程式:兴起,隆盛,衰变,末流,纠偏。然后,周而复始,进入到下一个循环之中。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 “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日:生、住、异、灭。思潮之流转也正然,例分四期:一、启蒙期(生):二、全盛期(住);三、蜕分期(异);四、衰落期(灭)。无论何国何时代之思潮,其发展变迁,多循斯轨。启蒙期者,对于旧思潮初起反动之期也。旧思潮经全盛之后,如果之极熟而致烂,如血之凝固而成瘀,则反动不得不起。反动者,凡以求建设新思潮也。然建设必先之以破坏。故此期之重要人物,其精力皆用于破坏,而建设盖有所未遑。所谓未遑者,非阁置之谓。其建设之主要精神,在此期间必已孕育,如史家所谓‘开国规模’者然。虽然,其条理未确立,其研究方法正在间错试验中,弃取未定。故此期之著作,恒驳而不纯,但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此启蒙期之特色也,当佛说所谓‘生’相。”
因而,全方位认识一个大师,就不能以其耀眼的光环遮照所有的阴翳,来全面讴歌;同样,更不能以其学术末流时的种种流弊来蛮横指责初兴时的肇始之学。只有放在具体的历史现场,在其所处的学术环境、政治语境中,看其创树,读其作用,察其身量,这样的审视才更为允当与客观。
就这样,上迄春秋战国的孔子、孟子、苟子,下至民国初期的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一个个在中国儒家文化发展史中标志性的人物,组成了中国儒学大师集团,集体走入了我的笔下,人文炳焕,云蒸霞蔚。

上一个国学/古籍

下一个国学名家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