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曾国藩家书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国学/古籍 国学名家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曾国藩家书解读/国学解读丛书截图 曾国藩家书解读/国学解读丛书截图 曾国藩家书解读/国学解读丛书截图 曾国藩家书解读/国学解读丛书截图

#电子书简介

高宏存,文学博士、文化产业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思潮与批评、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研究。着有多部作品,并主编图书近百卷,成功策划实施多个文化产业项目,现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李正堂,中国作协会员,出版人。曾任《报告文学》编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总编助理,现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编审,并着有作品多部。
《曾国藩家书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原文】
一日慎独①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②,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所谓戒慎恐惧③,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④,孟子之所谓仰不傀、俯不怍⑤,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日主敬则身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⑥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⑦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飨帝,盖谓敬则无关不备也。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⑧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日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⑨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①,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⑩群伦,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日悖德,日贼。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⑩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⑩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⑩不遑⑩,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无不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选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⑩,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

总序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序言 漫漫朝圣的行旅
修身治心
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致沅弟
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致沅弟
同治二年七月十一日致沅弟
同治二年九月十一日致沅弟
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谕诸儿
同治十年十一月谕纪泽纪鸿

树德养望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致诸弟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致沅弟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致澄弟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三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夜致沅弟
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致沅弟
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八日谕纪泽

读书为学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诸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诸弟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致诸弟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致诸弟
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致澄弟
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谕纪泽

习字作文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谕纪泽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六月初一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谕纪鸿
同治五年十月十一日谕纪泽

治家守业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六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致诸弟
咸丰四年六月十八日致诸弟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夜谕纪鸿
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致诸弟
咸丰十一年三月初四日致澄弟沅弟季弟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纪瑞侄

择师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致诸弟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致诸弟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致诸弟
咸丰四年十月二十二夜致诸弟
咸丰十年七月十五日致沅弟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致沅弟
同治元年三月初八日致沅弟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谕纪鸿

为官治政
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致诸弟
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致沅弟
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日致沅弟
咸丰十年七月十二日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致沅弟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致沅弟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致沅弟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沅弟

统兵用人
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致沅弟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弟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致沅弟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致沅弟
同治元年六月初十日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日致沅弟
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致澄弟沅弟

理财经营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八日禀父母
咸丰五年八月二十七日致诸弟
咸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致沅弟
咸丰八年五月初五日致沅弟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四日致澄弟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致澄弟
同治十年四月初七日致澄弟沅弟
保体养生
咸丰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致诸弟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致诸弟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致澄弟
同治十年八月二十五夜谕纪泽纪鸿

正如人生成长的阶段不可超过一样,生活的历练与世事的洞明是获取生活智慧和人生体悟的炼狱,更是走向人生通达化境的必要旅程。跟随曾氏的朝圣之旅,感受一个生命的人生轨迹,参透一种人性的生命智慧,热爱生活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你我正在寻觅的思想捷径。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知识总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阅读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更是帮助求知者打开了知识之门,有什么不明白的似乎Google一下就解决了。如此背景下,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我首先要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时代发展到今天阅读那些语言难懂、内容古典的著作,还有必要吗?
其实,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认为时代变了古典的著作就已经完全过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典著作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特别是那些文化元典著作,更是深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文化基因。只要民族血脉延续着,这些著作就不会过时。虽然岁月流逝了几千年,当代人的生活也和古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是亘古未变的,古人的智慧完全可以借用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经典里看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更是古人的永恒智慧和生命精神。
冯友兰曾经这样评价经典阅读:“阅读就是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而这是人所能享受到的最为持久的乐趣。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谓的‘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就好比是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与伟大的民族心灵实现最真切的交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智慧,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浸润着人的心灵,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胸襟和眼界,修炼了意志和品格。
经典需要读,关键是怎样读。我们之所以策划出版这套《国学解读丛书》,就是要给那些渴望读书的朋友提供一个基本的阅读书目,借助于专家们的“解读”指导,开启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接续起民族文化的血脉,给自己的文化生命带来充盈丰富的体验。名之为“国学”但并不是包含了国学所有的门类,主要选择了包含中国文化元典在内的人文经典。为了起到对阅读者的“导读”作用,方便读者阅读理解,除了包含同类书籍具有的导读、注释、经典原意等栏目之外,出版策划者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特别的栏目。比如:
当代阐释:在经典原意的基础上,从当代人的视域出发,将文化元典的阐释与当代阐释水平相契合,不做纯粹封闭式的自说自话式独语。惟有体现出“经典”的“当代性”,才是找到了重读经典的当下语境以实现其当代价值。这种阐释体现出了多元理解和当代精神,对青少年有励志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多元思想。
国学故事、文化常识:“国学故事”与“文化常识”两部分内容,紧紧围绕着经典相关原文内容,或穿插讲述相关具体历史故事,或提炼一定的文化常识进行解释,对读者理解经典内容很有帮助和启发。
所有这些内容都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具体的帮助,也体现了我们这套“解读丛书”的个性生命。文化经典依然鲜活地存在于当代人的文化生存中,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找到这个文化的契合点,打破时空界限,在众多作者富有创造的导读、评析、阐释中,古为今用,以今释古,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价值,凸显这套丛书的意义所在。
阅读经典才能把深厚的文化沉淀在个体的心灵中,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内化在我们的生命中,从而熔炼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实现文化生命的自觉,建设自己安身立命的心灵家园。

上一个国学/古籍

下一个国学名家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