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杜甫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国学/古籍 古籍整理

  • ISBN:9787532592029
  • 品相:506230
  • 版次:1
  • 丛书名:杜甫诗选评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杜甫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截图 杜甫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截图 杜甫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截图 杜甫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截图 杜甫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截图

#电子书简介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杜甫诗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作 者: 葛晓音 著
定价: 32.00
ISBN号: 9787532592029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04-01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史爱好者,尤其是高校学生及中小学教师
北大中文系教授葛晓音是杜诗研究大家陈贻焮(三卷本《杜甫评传》作者)的得意门生,《杜诗艺术与辨体》是其杜诗研究专著。《杜甫诗选评》则是她以深厚学术功底所撰的经典普及读物,选诗独到,解读精细,以诗见人,以人见史。本书于2002年初版,2011年再版,印数可观,广受喜爱;今改版重印,内容上严加修订,装帧上精美便携,可谓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之作。
内容介绍
本书按诗圣杜甫“少壮漫游”、“旅食京华”、“奔赴行在”、“度陇入蜀”、“定居草堂”、“滞留夔州”、“漂泊荆湘”先后七个时期,精选不同阶段的代表性诗篇76首,加以提纲挈领的导读、简明扼要的注释和邃密独到的评赏。从个人史见其成长与变化,从文学史见其突破与影响,从唐代史见其“诗史”精神,纵横比较,文史兼顾,视角宏阔而讲述细致,立论深刻而平易可读。
作者介绍
葛晓音,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荣休教授,主要代表作有《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杜诗艺术与辨体》等。
目录
001 /出版说明
001 /导言


009 /一、少壮漫游(731—745)
望岳/013
房兵曹胡马/ 016
夜宴左氏庄/018


021 /二、旅食京华(746—755)
饮中八仙歌/025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031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035
前出塞九首(*一) /040
兵车行/041
丽人行/047
醉时歌/052
后出塞五首(*一) /058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062


072 /三、奔赴行在(756—759)
月夜/076
哀王孙/078
悲陈陶/081
春望/084
哀江头/086
羌村三首(*一) /090
北征/093
彭衙行/104
春宿左省/108
曲江二首(*一) /116
洗兵马/118
赠卫八处士/125
新安吏/129
石壕吏/131
新婚别/135


142 /四、度陇入蜀(759)
佳人/144
梦李白二首(*一) /146
月夜忆舍弟/150
凤凰台/ 151
石柜阁/ 155


159 /五、定居草堂(760—765)
江村/163
蜀相/166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169
春夜喜雨/172
江亭/174
水槛遣心二首(*一) /176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一) /179
绝句漫兴九首(*三) /182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18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0
枯棕/193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19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01
释闷/204
登楼/208
绝句四首(*一) /212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13
宿府/220
禹庙/ 222
旅夜书怀/225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与李白全力创作旧题乐府和六朝风味的歌吟相反,杜甫最重大的创新是继承《诗经》、汉乐府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本着缘事而发的精神,即事名篇,开出新题乐府一体。这些诗既是从诗人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又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既吸收了汉乐府叙事诗多用对话和片断情节客观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通过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以史诗般的大手笔展现出广阔的时代背景,将汉乐府叙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单一性变为多面性,充分调动歌行的跳跃性和容量大的长处,自由地抒写他对时事的感想和见解,更是他对汉乐府叙事方式的重大突破,并开创了中晚唐至宋代以新乐府写时事的优良传统。
说诗者历来以“沉郁顿挫”形容杜诗的主要特色。这四字原是杜甫的自评,“沉郁”指文思深沉蕴藉,“顿挫”指声调抑扬有致;而“沉郁”又另有沉闷忧郁之意,因而后人以此四字来形容他的风格,便包括了深沉含蓄、忧思郁结、格律严谨、抑扬顿挫等多重内涵。杜诗格律之精严,独步千古,其中以五排与七律最见功力。其五言排律凝重典雅,篇制之巨,数量之多,在盛唐以前罕见。七言律诗则尤有新创。盛唐七律尚未脱出歌行韵味,虽风神极美,流畅超逸,而体裁未密。到杜甫手中才工整精炼,一篇之中句句合律,一句之中字字合律,而又一意贯穿,一气呵成;特别是晚年居于夔州时期,大力创作七律组诗,在典故和故事上驰骋想象,以苍凉的笔调绘出浓丽之旧梦,句法的提炼和声情的传达妙合无垠,将七律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盛唐诗的风格大体不出清新与豪放两大类,而杜诗则除了沉郁顿挫以外,还有多种风格,或清新、或奔放、或恬淡、或华赡、或古朴、或质拙,并不总是一副面孔,一种格调。在大量抒写日常生活情趣的小诗中,他注重构思、语言等技巧的变化,为后人开出不少表现艺术的法门。他擅长移情于景、深细描写新奇的意趣,使常见之景充满活泼的生命;他的景物描写往往超出可视可听的界限,捕捉潜意识和直觉印象,表现出更深一层的内心感觉;经他提炼过的诗歌语言能微妙地传达出字面意义所不能涵盖的声情语感,无论是融化经史典故还是使用口语俗语,都是通过充分地发掘语言潜在的表现力,以显现出不同的格调。所以他不避尖新生僻,不避拗拙深险,这就冲破了盛唐以闲雅、冲淡为上的审美趣味,大大拓宽了诗歌的题材和境界,开出了中晚唐乃至宋诗各种艺术流派的蹊径。


..............


上一个国学/古籍

下一个古籍整理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