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精)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精)截图

#电子书简介

【注释】

①告朔:一种礼仪。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发第二年的历书,告知每月初一的日期以及该年有无闺月,称“颁告朔”。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并在每月初一杀活羊祭于庙,然后到朝廷听政。其时鲁国国君已不再亲临祖庙行祭,仅保留供羊的形式而已。朔,农历每月初一。饩羊:用作祭品的羊。

【译文】

子贡打算取消每月初一用于告祭祖庙的那只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是那礼。”

子日:“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完全按照礼节事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谄媚。”

定公问①:“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名宋,谥号定。

【译文】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事奉君主,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按照礼节使用臣子,臣子忠心耿耿事奉君主。”
论语
前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大学
前言
经文
传文
第一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释“止于至善”
第四章释“本末”
第五章释“格物、致知”
第六章释“诚意”
第七章释“正心、修身”
第八章释“修身、齐家”
第九章释“齐家、治国”
第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中庸
前言
第一章
第二毒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
《论语》各篇的题目都取自首章一二句的两字或三字,故篇题本身没有意义。《论语》是语录体裁,从学术角度看,全书编排显然缺乏整体性的建构,各章内容互有交叠,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是,这也并不表示绝对的杂乱无章,部分篇章的内容比较集中,又多少见出编集者的用心。
《论语》共十六章。作为全书的首篇,从总体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比较重大,其中包括孝、仁、礼、政、学习等一系列论题,可以说,以下各篇进一步展开的论述内容在首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露。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部分是仁与礼,孔子对这两个问题有丰富的论述,提出了明确的主张。这里由有若所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等观点,表达了仁与礼的特征和效能,这就是以血缘亲情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维系社会秩序,形成一种既有严格等序又和谐融洽的理想化社会状态。这是对孔子思考走向的初步显示。
《大学》是一部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它的书名含义,就是在大学(又称太学,古代全国的高学府)里所讲授的博大而精深的圣王之学,也称为“大人之学”。现存《礼记》中的《大学》原文,编次颇多错乱,经后儒修订,故有多种改本,而以朱子《大学章句》所定的分章层次分明而有系统,又大家所熟悉,所以本编的正文也采用了这一编次。《大学》的作者为谁,史无明文记载,据朱子考定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后人多从其说。清代曾有学者提出《大学》为汉儒所作的观点,但因证据不足,未被人们所普遍接受。故本编仍沿用朱子旧说,定为曾子所作。
《中庸》是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在儒学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关于《中庸》的作者,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子思“困于宋,作《中庸》”。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字子思,鲁国人。他是孔子之孙,又为曾子的弟子。他在《中庸》中,通过对孔子中庸思想的阐发,完善和深化了孔子的道德伦理思想,因而被后世尊为“述圣”。孟子受业于子思(或作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将其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了思孟学派,所以子思又是儒家思想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0/M00/1E/08/rBEQWFNlqZMIAAAAAAlmx62zVAIAAF7UwKH9roACWbf885.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0/M00/1E/08/rBEQWVNlqZQIAAAAAAgPfTBkhQUAAF7UwKYgSoACA-V886.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0/M00/1E/08/rBEQWVNlqZQIAAAAAA0KvnZIuqwAAF7UwLPlHoADQrW835.jpg

上一个国学/古籍

下一个经部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