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套装共4册 国学典藏 线装书系 典藏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史记(套装共4册 国学典藏 线装书系 典藏版)

国学/古籍 线装书

  • ISBN:9787512019140
  • 作者:[西汉]司马迁
  • 印次:1
  • 字数:62500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用纸:轻型纸
  • 页数:786
  • 出版社:线装书局
  • 出版时间:2015-10-01
  • 印刷时间:2015-10-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史记(套装共4册 国学典藏 线装书系 典藏版)截图 史记(套装共4册 国学典藏 线装书系 典藏版)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正版图书]史记(套装共4册 国学典藏 线装书系 典藏版)
  • ISBN:9787512019140
  • 定价:299
  • 出版社:线装书□
  • 作者:[西汉]司马迁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5-10-01
  • 印刷时间:2015-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包装:线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轻型纸
  • 页数:786
  • 字数:625000

内容简介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阳夏(今陕西韩城)人,生于公元前一四五年,早年南游江淮、北上齐鲁,随后又奉命西征巴蜀,讲学征战之余,采风游历,饱览了丰富的地方人情。
汉武帝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父职,任太史令,开始研究国家的藏书和档案。
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七年后,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关进监牢并处以宫刑。被赦出狱后,据《左氏春秋传》《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史籍,兼采诸子百家之书及旧谣风俗,上始轩辕,下讫汉武,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希冀通过发愤著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成一家之言”。
今本《史记》与司马迁自序中所提及的一百三十篇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称《史记》“十篇缺,有录无书”。学界认为,今本《史记》中《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等十篇,为褚先生等后人所补。褚先生名少孙,是汉朝元成年间的博士。褚先生所补录的《史记》虽多为学者所诟病,但也为后人研究汉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
《史记》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影响了此后的历代史书的体例。在语言方面,班固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的“实录”精神是对《春秋》“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继绝世,补敝起废”史家精神的继承。
同时,司马迁在含垢忍辱的精神状态中完成《史记》,将自己的一腔悲愤注入笔下的人物灵魂中,行文恢弘壮阔,读来荡气回肠,故而千载之下仍屹立史林,尊享“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赞誉。
本次出版的线装《史记》,采用竖排简体的形式。在内容上,限于篇幅,以及可读性、故事性,并没有全部选录一百三十篇,而是去掉了“十表”,“八书”中的“历书第四”,以及“七十列传”的后半部分。

前言序言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阳夏(今陕西韩城)人,生于公元前一四五年,早年南游江淮、北上齐鲁,随后又奉命西征巴蜀,讲学征战之余,采风游历,饱览了丰富的地方人情。
汉武帝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父职,任太史令,开始研究国家的藏书和档案。
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七年后,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关进监牢并处以宫刑。被赦出狱后,据《左氏春秋传》《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史籍,兼采诸子百家之书及旧谣风俗,上始轩辕,下讫汉武,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希冀通过发愤著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成一家之言”。
关于司马迁的逝世时间,史籍中并无确切记载,学者多认为他在《史记》完成后不久便离世。
今本《史记》与司马迁自序中所提及的一百三十篇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称《史记》“十篇缺,有录无书”。学界认为,今本《史记》中《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等十篇,为褚先生等后人所补。褚先生名少孙,是汉朝元成年间的博士。褚先生所补录的《史记》虽多为学者所诟病,但也为后人研究汉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
《史记》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影响了此后的历代史书的体例。在语言方面,班固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的“实录”精神是对《春秋》“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继绝世,补敝起废”史家精神的继承。
同时,司马迁在含垢忍辱的精神状态中完成《史记》,将自己的一腔悲愤注入笔下的人物灵魂中,行文恢弘壮阔,读来荡气回肠,故而千载之下仍屹立史林,尊享“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赞誉。
本次出版的线装《史记》,采用竖排简体的形式。在内容上,限于篇幅,以及可读性、故事性,并没有全部选录一百三十篇,而是去掉了“十表”,“八书”中的“历书第四”,以及“七十列传”的后半部分。
□后要说的是,由于时间匆促,兼之编者能力有限,错误、不足在所难免。在此,敬请读者、方家不吝指教。
编者,□015年08月

目录

本纪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
世家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记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史记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史记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史记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史记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上一个国学/古籍

下一个线装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