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

金融与投资 国际金融

  • ISBN:9787010221007
  • 作者:李德荃|责编:张燕
  • 印次:1
  • 字数:23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页数:221
  • 出版社:人民
  • 出版时间:2020-06-01
  • 印刷时间:2020-06-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
  • 作者:李德荃|责编:张燕
  • 定价:49
  • 出版社:人民
  • 书号:978701022100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20-06-01
  • 印刷时间:2020-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21
  • 字数:230千字

内容提要

本书的结构主要包括四大部分。首先,主要采用动态 化等经典经济学方法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层面论证了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机理。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与人均资本设备拥有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进而主要经由四个途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微观层面来看,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有助于农户拓展投资、合理配置资产,从而增加收入, 终提高其福利水平。
其次,本书主要以山东省为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于农民收人水平提高的效应。证明山东省各地市的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并非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门槛效应显著。这说明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负相关到正相关的一个转变过程。且目前山东省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很严重,今后几年的农村融资缺口不低于500亿元。而全国的缺口则接近1万亿元。
为探究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成因,本书基于效用函数理论以及随机优势策略理论证明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与利率之间并不直接存在函数关系。信贷配给理论关于“向后弯曲的信贷供给曲线”的内在逻辑与金融机构的现实决策思维方式并不一致。由于相较于一般的投资者,存款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 为保守,因此即便信息对称,信贷资金的供给也极易不足。进一步地,本书又运用经典博弈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分别从信贷供求双方具有理性和不具有理性两个层面论证了信贷配给现象得以产生的原因,证明足额担保以及建立持久稳定的借贷博弈关系是克服信贷配给的充分条件。
,基于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成因分析,本书给出了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几个具体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与体系、积极培育地方金融机构与地方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引导作用等。
关于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书 较为系统且深入地阐述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人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本书 提出我国存款性金融机构从未把信贷供给视作利率的函数,因此目前 普遍接受的信贷配给理论无法解释信贷供给不足的问题;三是本书 清晰给出了缓解信贷供给不足的思路,明确了政府、金融机构与投资者的具体责任与分工。

目录

导论
节 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范围的限定
第三节 外相关研究述评
章 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机理:理论与实证
节 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纯理论演绎
第二节 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第二章 关于农村信贷供求缺口的测算
节 关于我国农村信贷供求缺口的测算
第二节 关于山东省农村信贷供求缺口的测算
第三节 农户融资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成因分析
节 金融市场不完备,资金供求双方的风险偏好不匹配
第二节 信用制度不完备、担保不充足、信贷供求合作关系不持久
第三节 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经营效率低下影响信贷供给
第四节 正确理解融资难:“融资期望”与“有效融资需求”
第四章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途径
节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风险性质的融资需求
第二节 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与体系
第三节 大力培育地方金融市场
第四节 主要金融机构应承担 多的社会责任
第五节 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第五章 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上一个金融与投资

下一个国际金融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