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百科 电子工业出版社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货币金融百科 电子工业出版社

金融与投资 货币银行学

  • ISBN:9787121396786
  • 开本:16开
  • 版次:1
  • 丛书名:货币金融百科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货币金融百科 电子工业出版社截图

#电子书简介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岁以上人群。
探索货币运作背后的科学。

精美的插图,易读的文风,实用的信息图,帮助你了解关于货币的一切。

通过了解货币如何运作,透析全球金融世界的运转方式。

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金融科普图书。



内容简介
《DK货币金融百科》一书旨在探索货币运作背后的科学。如果世界是一台机器,那么货币就是维持机器运转的燃料。《DK货币金融百科》涵盖货币运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货币的演变、金融市场及制度、政府财政、公共资金、个人理财、投资品管理、数字时代的货币等,为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精美的信息图和清晰的实例,让复杂的金融概念变得简单易懂,并对货币是什么、货币如何塑造现代社会提供了清晰的解释。

作者简介
英国DK出版社是国际知名的出版社,全球视觉工具书的品牌,成立于1974年,其愿景是创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包含丰富信息的图书,使读者能够理解每一个主题。DK图书被认为是从生到老不断学习的生活指南,其科普、百科、生活等图书畅销全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 货币基础知识
货币的演变
易货交易、借据与货币
货币形式
现代经济学的兴起
经济理论与货币

2. 获取利润与金融机构
公司会计
净收入
费用化与资本化
折旧、摊销和折耗
平滑收益
现金流
杠杆率与风险
企业如何运用债务
财务报告
金融工具
股票
债券
衍生品
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外汇交易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预测市场变动
套利
操纵股市
日内交易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与抵押银行
投资银行
经纪人
保险风险与监管
投资公司
非银行金融机构

3. 政府财政和公共资金
货币供给
加快货币流通
银行准备金
经济衰退与货币供给
从衰退到萧条
管理国家财政
政府与资金
中央银行
预算约束
税收
政府借款
公共债务
责任感
控制措施
解读经济指标
确定经济政策
利率
量化宽松
税收水平
政府支出
政府如何未雨绸缪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
货币的国际波动
管理国民养老金
政府的财政破产
政府如何破产:恶性通货膨胀
政府如何倒闭:债务违约

4. 个人财务
价值、财富与收入
净值的计算与分析
收入与财富
将收入转化为财富
获得收入
创造财富
为获得收益而投资
股票分红
通过储蓄获得收益
投资管理型基金
来自房产的租金收益
人寿保险
以积累财富为目的的投资
投资房产
房屋净值
股票
管理型基金
投资品管理
资产配置与分散化
平均成本法
风险容忍度
zuiyou投资组合
退休与养老金
养老金的储蓄与投资
把养老金转化为收入
债务
人们为何举债
利息与复利
贷款
按揭贷款
信用合作社
信用卡
数字时代的货币
加密货币
比特币
众筹
点对点借贷

英国的货币
原著索引
致谢

精彩书摘
货币的演变

最初,人们通过所谓的易货交易(bartering)来交换彼此的剩余物品。每种交易的物品,其价值都有商讨的余地。然而,要在几百种物品之间进行易货交易,就十分复杂了。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货币应运而生。几个世纪以来,货币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无论货币具有怎样的形状,无论是实体铸币和纸钞,还是数字货币,货币都会提供一个固定的价值,从而能与任何物品进行比较。

货币地位的上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最初,货币是记录贸易交易的一种手段。之后,货币以铸币和纸钞的形式出现,现在又出现了数字形式的货币。

易货交易(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3000年)

在早期的各种交易形式下,人们用特定的物品与其他物品进行交换,议价的各方认同这些物品拥有相似的价值。

贸易记录的证据(公元前7000年起)

人们用物品的图案来记录贸易交换,随着价值被确定并记录下来,图案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铸币(公元前600年—公元1100年)

一些商人使用的规定重量的贵金属后来被正规化为铸币,通常由国家发行。

银行票据(1100年—2000年)

国家开始使用纸币,发行以货币形式交易的纸币借据,并可随时兑换硬币。

数字货币(2000年起)

现在货币可以“虚拟地”存在于计算机中,大量的交易可以在没有任何实物的现金兑换的情况下进行。

供给与需求

供需法则解释了物品的可得性(供给的数量)和物品的需求对其价格的影响。若供给较少、需求较高,物品的价格会趋于上涨;若物品充裕(供给较多)但需求较低,物品的价格往往趋于下降。在自由市场上,只有当需求的数量等于供给的数量,市场达到均衡时,物品的价格才能稳定下来。

易货交易、借据与货币

易货交易即直接交换物品,它是千百年来贸易的基础。有人认为,易货交易是货币交易的前身。18世纪撰写《国富论》的亚当·斯密就持这一观点。

实践中的易货交易

本质上,易货交易是一件物品(如1头奶牛)与另一件或多件物品(如1蒲式耳小麦)的交换,二者被认为具有相同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双方携带货物,并在交易时移交对方。有时,其中一方会接受使用借据(IOU)或凭证(token),双方同意未来交换相同的物品或其他物品。

如何运作

易货交易最简单的形式是,交易双方就价格达成一致,并在约定的时间交割实体的货物(例如用小麦换奶牛)。然而,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的,例如小麦可能还不能收割,于是一方会接受借据,未来再换取实物。最终,这些借据自身获得了价值,借据的持有人可以用借据换取某种物品(可能是苹果,而不是小麦),这种物品与最初的物品具有同等的价值。由此,借据履行了与实际货币相同的职能。


前言/序言
如果世界是一台机器,那么货币就是维持机器运转的燃料。货币使商品和服务具有一个易于度量的价值,进而促成每天数以亿计的交易。如果没有货币,作为现代经济基础的工业和贸易就会停滞不前,全球的财富流动也会停止。

货币履行这一重要职能已有上千年历史。在货币被发明之前,人们用自己生产的物品与他人进行交换,从而得到所需的物品。对于简单的交易,易货交易足矣,但如果交换的物品具有不同的交易价值,或两种物品不能同时获得,易货交易便不够用了。相比之下,货币具有统一的价值,且被人们广泛接受。虽然货币的核心概念十分简单,但历经数千年的货币,的确变得十分复杂了。

在现代社会初期,个人和政府开始设立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成立。最终,普通百姓可以把钱存入银行账户赚取利息,也可以借入资金购买房产,或用工资来投资企业,或自行创业。银行还可以抵御令家庭或商人受损的各种灾祸,鼓励人们为了逐利而承担风险。

如今,一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控制着一国的经济命脉。中央银行负责发行货币,决定有多少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以及决定向商业银行放款应收取多少利息。在当今世界,虽然政府仍然印制货币并为货币担保,但货币不需要只以实体铸币或纸钞的形式存在,还可以以数字形式出现。

本书侧重介绍了货币运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货币的历史、金融市场及制度、政府财政、赚取利润、个人理财、财富、股票和养老金等。本书通过精美的信息图和清晰的实例,让复杂的金融概念变得简单易懂,并对货币是什么、货币如何塑造现代社会提供了清晰的解释。

上一个金融与投资

下一个货币银行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