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量化模型研究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低碳经济量化模型研究

经济 经济学理论

  • ISBN:9787563830275
  • 作者:廖明球等
  • 印次:1
  • 开本:16开
  • 版次:1
  •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12
  • 印刷时间:2020-03-04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低碳经济量化模型研究截图 低碳经济量化模型研究截图 低碳经济量化模型研究截图

#电子书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两个课题报告:一是“市低碳经济量化模型与政策研究”,为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13JDJGA024),该项目于2016年11月22日结项;二是“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及其量化模型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批准号:14BTJ026),该项目于2018年6月11日结项。

本书将分上、下两篇将两个研究报告列出,并保持两个研究报告的原貌。

【目录】

上篇

市低碳经济量化模型与政策研究
部分低碳经济量化模型设计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低碳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设计
三、低碳经济计量模型的设计
四、几点思考

第二部分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
一、市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
二、市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碳排放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四、模型回归
五、模型检验与修正
六、模型分析

第四部分低碳经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二、模型分析
三、模型预测
四、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部分2012年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一、市各部门能源消耗(实物量)分析
二、市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

第六部分单位GDP能耗预测与分析
一、ARMA模型
二、模型比较
三、单位GDP能耗预测结果分析

第七部分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优化模型的设计
二、优化模型求解
三、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八部分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2010年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一、 能源消耗分析
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分析
三、本部分小结
附表

下篇

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及其量化模型研究

部分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设计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设计的原则
三、指标体系的架构
四、数据的收集
五、数据库的整理方法

第二部分中国可比价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一、投入产出表的调整
二、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三、可比价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第三部分中国经济总量、能耗量与碳排放总量(ARIMA模型)分析
一、数据描述
二、万元GDP能耗与万元GDP碳排放分析
三、经济、能耗与碳排放的趋势分析

第四部分中国经济总量、能耗量与碳排放总量关系(VAR模型)研究
一、经济总量、能耗量与碳排放总量间的因果关系研究
二、经济总量、能耗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动态关系研究
三、基于计量模型的总量预测
四、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部分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
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二、数据说明
三、中国各省份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第六部分空间面板模型的设计与估计方法
一、模型识别与设计
二、模型的设定
三、模型的估计

第七部分中国各省份碳排放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各省份碳排放的空间集聚性分析
三、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
四、中国各省份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五、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八部分中国各省份扩展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引言
二、相关概念
三、扩展生产函数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四、扩展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五、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九部分中国2012年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引言
二、中国各产业部门能源消耗的价值量分析
三、中国各产业部门能源消耗的实物量分析
四、中国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
五、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表


第十部分中国可比价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
一、能源消耗分析
二、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三、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一部分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IO-SDA)分析
一、二氧化碳排放的IO-SDA模型
二、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结构分解分析
三、各部门二氧化碳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
四、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二部分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研究
一、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的建立
二、基于环境DEA的优化模型研究
三、本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三部分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男,1953年2月出生,湖南人,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是多项省部级课题的完成人,承担多项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在投入产出分析方面研究深入并已有研究成果。

【前言】

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低碳发展则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大气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当今中国,低碳发展是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面。同时,世界各国在低碳发展方面也形成了共识。因此,研究低碳经济量化模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书分别选择市和中国为研究对象,建立低碳经济量化模型进行研究。
研究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包括两个层次:总量层次,即通过技术进步从整体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结构层次,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具体研究时,总量层次采用计量模型中的单方程模型和多方程模型。单方程模型方面,从国民经济整体出发建立广义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技术进步问题;多方程模型方面,选取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经济总量、能源消耗总量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结构层次采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加边式矩阵方法对投入产出表进行设计和编制,以此建立低碳经济投入产出模型。两个模型衔接时主要是用计量模型启动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优化模型。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是GDP,约束条件包括经济约束、能耗约束、二氧化碳排放约束。在数据收集与处理方面,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组分解并按国家编表年份(2010年、2012年)编制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表;在进行计量模型分析时,收集综合的大样本时间序列数据。将投入产出模型作生产领域和终使用领域的碳排放分析、碳排放强度分析;计量模型作广义生产函数分析、向量自回归分析与预测分析。两个模型结合起来作优化分析。后,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以供市相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建立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与量化模型,从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产业结构层面研究中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时间层面,收集全国1953年以来低碳经济方面的数据,建立随机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与VAR模型)进行分析与预测,从总量上研究我国的碳减排问题;从空间层面,收集全国31个省、市、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碳经济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变截距或变系数模型)进行分析与预测,从区域经济方面研究碳排放问题;产业结构层面,编制2012年中国碳排放投入产出表,建立低碳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碳排放模型)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后将三个层面的分析与预测结合起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碳减排提供决策依据。
《低碳经济量化模型研究》书稿包括前面介绍的两个课题报告:一是“市低碳经济量化模型与政策研究”,为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13JDJGA024),该项目于2016年11月22日结项;二是“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及其量化模型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批准号:14BTJ026),该项目于2018年6月11日结项。
本书分上、下两篇将两个研究报告列出,并保持两个研究报告的原貌。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市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的经费支持,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廖明球
2019年6月

上一个经济

下一个经济学理论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