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制造业经济 图书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重塑制造业经济 图书

经济 通俗读物

  • ISBN:9787553674490
  • 作者:苏姗娜·伯杰
  • 包装:平装-胶订
  • 印次:1
  • 品相:10成新
  • 字数: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页数:250
  • 主题词:暂无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01
  • 读者对象:暂无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重塑制造业经济 图书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重塑制造业
作者:(美)苏姗娜·伯杰(Suzanne Berger)著
定价:79.9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9-01
ISBN:9787553674490
印次:1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2010年,面对美国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转型之后创新能力不足,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集结不同学科的重要研究人员,组经济生产委员会(PIE),专门研究创新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以解决美国制造业的外流与创新难题。研究成果构成了《重塑制造业》这本书。PIE委员会历时数年,对美国、德国、中国的264家大中小型企行了深度采访括美国宝洁公司、中国台湾地区地区的台积电公司等,并对1000 家企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这些一手数据,本书给出了重塑制造业生态环境、保持本土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可操作性建议,着重提出“创新是在生产制造中产生的”这一理论并加以证实,同时,还提出“分布式制造”的模式来解决创新市场化难题。这些信息为美国政府制订制造业战略提供了思考框架与行动纲领。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建立和保持创新型经济必不可少的因素。当前,中美贸易战加剧,靠前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正在走美国20年前的老路。中国正逐步拥有自己的创新技术,如何让创新走向市场?如何抓住优选制造业的趋势?如何实现“”?《重塑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的失败路程、创新经验及未来出路的探索,将为中国制造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目录
p align="left"b序 制造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b /p
p align="left"b1 /bb本国制造与本国创新:如何使创新成入实体经济 /b/p
p align="left"美国怎样才能利用在、新技术方面的长处行经济重建,使美国经济充满活力呢?一定要在美国国内建立起相应的生产制造能力,才能抓住创新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吗?/p
p align="left"◇ 麻省理工学院PIE 委员会的研究概览/p
p align="left"◇ 美国制造业垂直一体化架构的颠覆/p
p align="left"◇ 重塑工业生态环境的方法/p
p align="left"b2 /bb漫长的危机:制造业衰退的4 种理论/b/p
p align="left"1979 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一直在急剧减少。美国的制造业落到这般田地,是什么因素导致的?/p
p align="left"◇ 自然衰退论/p
p align="left"◇ 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类推法/p
p align="left"◇ 化因素/p
p align="left"◇ 美国商业模式调整/p
p align="left"◇ 美国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当前境况/p
p align="left"b3 /bb生态与生产:新创企业市场化的资源难题/b/p
p align="left"美国的创新生态环境,从企业融资、不断拓展的市场需求和发掘客户的角度来看都不够理想,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更是能力不足,这一切使得新创企业在产品商业化的关键时刻都转向海外,以谋求更大的发展。/p
p align="left"◇ 创新的新途径/p
p align="left"◇ PIE 委员会对于新创制造业企业的研究/p
p align="left"◇ 新创企业市场化的融资渠道/p
p align="left"◇ PIE 委员会的采访对象/p
p align="left"◇ 制造业企业如何把新产品市场化/p
p align="left"◇ 关于新创企业的研究结论/p
p align="left"b4 /bb真正的资本:一般企业如何在工厂中创新/b/p
p align="left"一般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他们从来不让外人看到的行业秘密,这些从每天的操作中得来的知识,大家都心照不宣,也没有文字记录,这才是它们真正的资本。/p
p align="left"◇ 一般企业的创新来源/p
p align="left"◇ 一般企业如何实现创新市场化/p
p align="left"◇ 创新是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加深的/p
p align="left"◇ 用途革新型的创新活动/p
p align="left"◇ 把生产制造和服务结合起来/p
p align="left"◇ 供应商的重要性/p
p align="left"◇ 为什么一般企业很少开展创新活动/p
p align="left"b5 /bb创新的审视:德国和中国的制造业经验/b/p
p align="left"各个国家如何利用不同的政策和机构来获取创新带来的效益?在德国和中国,我们都找到了创新制造业的雄辩的例子,它们把创新推向市场的过程,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关于制造业创新的很多观点。/p
p align="left"◇ 德国的制造业经济/p
p align="left"◇ 德国的商业模式/p
p align="left"◇ 德国的创新途径/p
p align="left"◇ 德国的工业生态环境/p
p align="left"◇ 中国的创新商品化/p
p align="left"◇ 中国式创新:对成熟产行逆向工程和再设计/p
p align="left"◇ 中国式创新:把设计变的产品或流程/p
p align="left"◇ 中国式创新:产品创新本土化/p
p align="left"◇ 中国的商业化能力路在何方/p
p align="left"b6 /bb从制造到智造:未来的生产体系设想/b/p
p align="left"纵观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生产流程、商业模式的新结是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让美国在工业发展中处地位。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能够给21 世纪制造业创造出一个生产系统的新模式。/p
p align="left"◇ 7大新技术是未来制造业的/p
p align="left"◇ 未来制造业的理想模式:分布式制造/p
p align="left"◇ 走向一个新型的制造体系/p
p align="left"◇ 电池组的例子/p
p align="left"◇ 新型制造体系应链/p
p align="left"◇ 整合生产系统,创造制造业新模式/p
p align="left"b7 /bb“下一代”人才:就业危机与技能培育/b/p
p align="left"要使一个经济体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科步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的科步和即将到来的科体来说不会增加失业率,但是落实到个人身上,有些人会因此面临痛苦和代价昂贵的调整。/p
p align="left"◇ 人才缺口的调查结果/p
p align="left"◇ 如何培训新的制造业工人队伍/p
p align="left"◇ 建立一个美国式的人才培训体系/p
p align="left"b8 /bb从创新到市场:重塑生态系统的新途径/b/p
p align="left"我们发现,在美国*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开放式的基础设施,很多企业都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与自己的内部资源相结合,来把更多的创新激活并推向市场。这种基础设施我们称之为工业生态系统。/p
p align="left"◇ 建立公共资源/p
p align="left"◇ 新型工业生态系统的典范/p
p align="left"b致谢?/b/p

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经济生产委员很好不错之作!深入调研美国、德国、中国的264家企业,揭示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原因和未来出路,为美国政府制订制造业战略提供思考框架与行动纲领。湛庐文化出品。

媒体评论
p[各方赞誉]/p
p?/p
p《重塑制造业》中的结论并非臆测,而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PIE委员会亲自调查的大量数据而得出的。本书提供了的信息和价值观点,有助于重塑美国制造业。本书中的内容并没有经济上或政上的偏见,且具有里程碑式的研究意义。本书探索了教育、创新、融资和产品市场化之间的重要联系。同事,还对美国不断发展的工业生态系统的优势和劣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于私营企业、政府和学术界来说,本书提供的信息都是宝贵的。/p
p align="right"b——/bb特德?斯特里克兰? 俄亥俄州前州长/b/p
p?/p
p《重塑制造业》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创新及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清晰地表达了对美国制造业的担忧和期待,并对重建美国制造行了讨论。对于商业、政府官员、企业家,以及那些希望在3D打印、机器人、云计算、分布式研究等制造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的书。/p
p align="right"b——/bb戴维?彼得雷乌斯? KKR集团研究院,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b/p
p?/p
p美国政治家们希望制造业能够迅速地回到美国,而《重塑制造业》恰好提出了制造业工作岗位消亡的根本原因以及扭转这一趋势的方法。任何对制造业感兴趣的人都需要阅读这本书,它也预示了美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p
b——克雷格?巴雷特? 英特尔公司前席执行官兼董事会/b



上一个经济

下一个通俗读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