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军装/家园徐望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父亲的军装/家园徐望

文学 纪实文学

  • ISBN:9787020152315
  • 作者:徐子建|口述:徐成沄...
  • 印次:1
  • 字数:178
  • 开本:16开
  • 版次:1
  • 页数:272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出版时间:2019-07-01
  • 印刷时间:2019-07-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父亲的军装/家园徐望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父亲的军装/家园徐望
  • 作者:徐子建|口述:徐成沄
  • 定价:68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ISBN号:9787020152315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9-07-01
  • 印刷时间:2019-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
  • 页数:0

编辑推荐语

章徐贤志堂1.湘潭创业听上辈人说,1870年,十五岁的祖父离开了祖居湖北汉阳的徐湾。曾祖父有六个儿子,他是 小的,读过几年私塾,先生说他是可塑之才,但家中贫困,供不起他继续读书。一个亲戚说,湘潭一家大的布店招聘店员,要求能写会算,便把他介绍过去了。临行时,祖辈务农但也懂一点中医的曾祖父,把一个治疗肿瘤的 秘方交给了他,说是遇到危机时可用来谋生。
湘潭是个千年古城,湘江从城南流过,经洞庭湖汇入长江,是华南重要的货物中转地。唐宋时期,湘潭经济逐渐发达,明朝时便有“小南京”的美誉。
鸦片战争以后,广州成为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因为湘江上游暗礁多,从湘潭起,下游才可走五百吨以上大船,外国货物由广东上岸,先运至湘潭再分运内地;中国丝茶等货物运往外国,也先在湘潭装箱,然后再运广东出口。
清末湘军崛起,因镇压太平军有功,大量湘人为官,全国七个都督中有六人为湘人。湘潭得天时地利人和,经济发展已成必然。
祖父到湘潭时,适逢“同治中兴”,湖南成为洋务运动重镇,湘潭由此 加繁荣,沿江码头已近四十座。当时,河街、正街、后街三街并行,街市向求子桥方向延伸,店铺有五千四百家。各省商人汇集湘潭,日贸易额白银五六百万两,是湖南 的商业城市。
祖父去的王记布庄在城正街,地处繁华区域,是一家远近闻名的洋布店,伙计有六七人。店后有自设的染坊,十几个印染工人整日忙碌。老板王志才自管账目,因业务扩展,想找一个帮忙管账的店员。祖父天资聪慧,为人诚实,字写得也好,日子久了,店主对他愈加器重。两三年后,祖父对布匹的花色品种、进货渠道,都了然于胸,于是长沙、汉口一带的进货业务也都由他去办理。店里以经营洋布为主,免不了与外国洋行打交道,一般商用英语祖父也学了一些。
二十岁时,祖父由老人做主,在家乡娶了妻,生有一子,取名徐成淦,但发妻二十八岁因病去世。几年后,祖父又娶了第二房妻子,二祖母比祖父小五岁,没读过书,是位性情温和的劳动妇女。她一直生活在徐湾老家,操持家务,侍奉曾祖父母,忙时也下地干些农活。
布店离老城内的校场不远,祖父每天清早便去习武。
生逢乱世,学些防身之术总是有用的。韩七爷是当地的武术名师,祖父拜在他的门下,几年下来,功夫大有长进。
十年之后,王老板年老体衰,布店生意逐渐萧条,祖父收人无法保证,只得辞职另谋生路。这时湘潭与长沙、汉口之间的贸易日益扩展。祖父便与人合伙包租帆船,在三地间做起了布匹批发生意。
“行船走马三分险”。船家把吉凶祸福寄托于神明,舱房里设立杨泗将军牌位,开船前摆酒跪拜,开船后遇庙敲锣,磕头燃香。我在《湘潭县志》中看到有首船歌记叙了从湘潭往下的码头: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章 徐贤志堂
1.湘潭创业
2.徐贤志堂
3.父辈八兄妹
4.托孤
5.并蒂莲开
6.家道中落
7.从医兵到上尉
8.军校学医
第二章 抗战家族
1.挺进浙东
2.右翼军司令部
3.乍浦反登陆
4.悲壮的淞沪
5.撤守萧山
6.成沛叔
7.龙营长
8.63师的1939
9.炸汪伪火车
10.戴阜遇险
11.竹林 声
12.上司冷欣
13.临安撤退.
14.鏖战兰溪
15.常德纪事
16. 一战
17.抗战家族
18.退伍资水
第三章 钟山风雨
1.新化卫生院
2.永丰古镇
3.鲁西南
4.兵败定陶
5.被俘之后
6.在民运部
7.万人大会
8.从三所到总院
9.大别山
10.救治陈彪政委
11.仙娘
12.堂姐夫的回忆
13.战火童年
14.土匪进家门
15.渡江前后
16.大西南
17.接收重庆
后记

上一个文学

下一个纪实文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