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 左岸江安 9787510443299 新世界出版社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中国团队 左岸江安 9787510443299 新世界出版社

小说 职场/商场

  • ISBN:9787510443299
  • 作者:左岸江安
  • 包装:平装
  • 版次:1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8-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中国团队 左岸江安 9787510443299 新世界出版社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团队

定价:28.00元

作者:左岸江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104432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献给在职场上苦逼奋斗的年轻人!
中国一部揭秘企业跨国、职场生存斗争的实战小说。
堪比《中国合伙人》,讲述“中国团队”对战“外国团队”的商战小说
职场版的《后宫甄嬛传》,后《浮沉》时代职场商战小说一书。
跨国,美国高手费尽心机的绞杀,中国团队绝地反击,一生一死,到底谁才是后的赢家?
职场如后宫,派系林立,靠的是实力,比的是心机,关键是站好队伍!
拼不了爹,我们在商场上、职场上拼什么?拼智慧、拼谋略、拼胆识!

内容提要


全球触摸电子行业巨头美国凤凰集团中资巨头嘉华集团。总裁邱贻可受命空降苏州,承诺中国区6个月扭亏盈利。为此,他提出分三步的“计划”。HR总监佟雪雪识破这个计划背后的阴谋。为了留住原嘉华管理团队,成都工厂在佟雪雪的指挥下,阴谋与阳谋相结合,展开了一场暗渡陈仓的较量。中美势力较量中交织着个人矛盾与派系冲突,上演了一场悲欢离合的情景大戏。一个小小的疏忽惹起众怒,酿成惨局,改写内部势力分布。邱贻可赢了结果,输了人心,公司形象及品牌均受影响,并非完全的赢家。

目录


楔 子

章 从对立走向合作

1. 谣言四起

2. 总部决定:直降30%

3. 陈青白又加班了

4. 总经理是责任人

5. 从对立走向合作

第二章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1. 裁员定律:先拿试用期员工开刀

2. 关键时候掉链子

3. 总裁震怒了

4. 杨飘飘诬陷佟雪雪

5. 立即干掉陈美

6. 其实我不想走

7. 陈美自杀未遂

8. 打工不如开店

第三章 失衡的劳资关系

1. 园区管委会领导来访

2. 裁员优于减薪

3. 财务办公室被盗

4. 陈青白遭人暗算险丧命

5. 祸不单行

6. 悲喜两重天

第四章 风暴眼,几家欢喜几家愁

1. 冒险的决策

2. 山雨欲来风满楼

3. 出事儿了

4.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5.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 丁一佳发飙背后的故事

7. 今夜无人入睡

8. 中国区总裁给全体员工的公开信

第五章 谁是真正的责任人

1. 实力悬殊的较量

2. 丁一佳私挪公款

3. 杨飘飘的阴谋

4. 风口浪尖上

5. 丁一佳借酒浇愁愁更愁

6. 陈青白做好了坏的打算

7. 谁该为事件负责

第六章 后的赢家

1.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2. 一个人的抗争

3. 将战斗进行到底

4. 丁一佳儿子被人绑架了

5. 谁是后的赢家

尾 声

作者介绍


左岸江安,四川大学法学硕士,四川省作协会员,现居成都,混迹于国企、民企和外企,现供职澳大利亚独资企业瑞美(中国),任人事行政副总经理。著有《丰田管理模式》(合著),长篇职场小说《较量:中国式权谋VS日本式经营》,散文、小说、专业论文散见于各地报刊、网络。

文摘


章 从对立走向合作
1. 谣言四起
5月4日,位于北京中关村的研发中心关门停业。
7月7日,亚太区对外宣布关闭位于上海张江科技园区的上海工厂,愿意留下来的员工转入烟台工厂。未得到合理补偿的100多名工人举着横幅,堵在大门处不让员工进出。
8月9日,亚太区总裁离职。位于新加坡的亚太区总部关门,迁至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与中国区总部合并办公。全球副总裁邱贻可空降苏州,兼任亚太区总裁。一个月后,中国区总裁调回美国总部,邱贻可身兼中国区总裁,组建营运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和人力资源中心。
10月3日、9日、21日和28日,韩国分公司、日本分公司和马来西亚工厂相继停业,员工被遣散,业务转移到中国区,新成立亚太营销中心。
11月10日,位于番禺的广州工厂停产3个月后关闭,同时关闭的还有广东分公司。16日,负责西北地区销售业务的兰州分公司办公室租约到期,不再续签。两地员工相继到劳动部门投诉,要求公司按《劳动法》合理补偿。
…………
关门、停业、裁员、劳务纠纷如流感一样自东向西滚滚滚而来。美资企业凤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工厂员工心里被一层浓厚的阴云笼罩着,人心惶惶不安:关闭潮会不会蔓延到成都?
于是,谣言纷起,说什么的都有。
对于弥漫在四周的谣言,陈青白起初是气愤,痛骂员工“吃饱了撑的”。后来听得多了,她懒得骂了,没用!事实明摆在那里,合并工厂、裁撤机构、缩减员工隔三差五发生,而且越演越烈,你能阻止员工不看不听不联想?人非草木,也非圣贤。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是人都会感到不安、焦虑。
陈青白清楚,机构整合还将继续,裁员也不会停止。年初凤凰电子成功并购嘉华电子时,她就料到这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在全球触摸电子行业里,嘉华电子排名中国,全球第三。与全球排名的凤凰电子相比,嘉华的营业额不足其30%,但它机制灵活、进步神速,且价格便宜,近几年国际声誉鹊起,不断蚕食凤凰电子的市场份额,成为其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
嘉华电子连续6年的成倍增长让创始人王任重自信心爆棚。他太大意了。古语说,大意失荆州。王总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出口业务高达80%,太过依赖欧美市场了。假使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或许这无所谓隐患。谁都知道,欧美经济如同女人的身子,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血一次。万一哪天遇到经济大滑坡呢?有高层对此表示担忧,委婉地提醒王总,但他一笑而过,没当回事儿。
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势如山倒,嘉华电子一夜之间跌入低谷,所有订单成了废纸一堆。紧接着,欧债危机又至,欧美经济陷入长时间低迷。王任重不得不转而拓展业务,岂料风云突发,房地产调控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种种不利因素持续、沉重地打击嘉华电子,不断扩张的弊端暴露无遗,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债台高筑,举步维艰。
恰在这个时候,凤凰电子向王任重伸出橄榄枝。
凤凰电子对嘉华电子可谓觊觎已久。中国潜藏着巨大的触摸产品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低廉,工人技术熟练,而它掌握着世界上的产品和技术,拥有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可谓如虎添翼,更加壮大凤凰电子在行业中的霸主地位。
双方一拍即合,谈判非常顺利,王任重全身而退,凤凰电子全盘接管。
并购协议一经签订,凤凰电子就着手进行全球战略格局调整:将产品研发、国际销售中心设在美国,而将生产制造、全球采购中心搬到中国。在媒体发布会上,全球总裁威廉姆森对嘉华员工承诺:在并购后的过渡期,原有的管理层维持现状不作调整,也不裁减一名员工。
但陈青白心里清楚,随着各项业务调整的不断展开、深入,机构重叠、人员重叠、业务重叠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合并工厂、裁撤机构、缩减员工在所难免。果不其然,合并不到6个月,大规模的整合就开始了。
陈青白不是特别担心成都工厂会被强行关闭。
她的推论是有道理的:首先,成都工厂是生产基地,劳动力成本比沿海更低廉,符合集团总部的战略布局要求。其次,成都工厂与上海、广州工厂不同,广州、上海工厂劳动力成本高,且产品外销,订单严重不足,区位优势不如烟台工厂。成都工厂是西部地区的生产基地,产品内销,订单充裕,是烟台、苏州、成都3个生产基地中仅有的正常运转且盈利的。后,成都工厂规模小,员工加起来统共才180人,多数是一线操作工,人员数量、结构非常紧凑。其他两个工厂,人数都在500人以上,人工费是成都工厂的好几倍,产量却不相上下。
不过话说回来,世事难料,她不是邱贻可肚子里的蛔虫,鬼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并购之初,尽管有种种担心,但有一点陈青白是高兴的:嘉华电子是民营企业,凤凰电子是美资企业,她摇身一变成了外企白领,多少满足了其虚荣心。
还别说,外企白领这个身份的确给她带来了不少实惠:工资涨了30%,每月多领1500多元;原来没买的公积金现在买了,社保也开始足额缴了。据说,这些都是王任重卖掉公司时向美国佬争取来的,也算给追随他打天下的员工一个交代。
只是,这样一来,人工费猛然间增长了50%。
陈青白对眼前的待遇很满意。在成都工厂,满意的人远不止她一个,可以说90%以上员工是满意的。往些年,招人难留人更难,每月员工离职率在10%以上,高的月份超过20%。今年呢?主动离职的加起来不到15人。员工之所以互传小道消息,今天担心这,明天担心那,说白了是害怕失去这份不错的。毕竟,都是来打工挣钱的,不是来献爱心的,大家的心思都比较现实。
陈青白同样担心收入不保。当真工厂关门了,再到人才市场上找工作,她能找到现在的待遇吗?难说。所以,一方面她极力反对打听、传播谣言;另一方面又有事没事总往中国区人力资源中心打电话,探听有没有什么新动向新举措。
然而,总部办公楼里也是传言纷纷、人心惶惶。今天这种说法,明天那种说法,过不了几天又是另一种全新的说法,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陈青白急了,有一天她牙一咬,向人力资源总监佟雪雪讨教,结果非但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答案,还狠狠地挨了一顿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你管得了那么多吗?你个工厂人事经理,把分内的工作做好才是正事。”
领导批评下属,合情合理,陈青白不恼。她变聪明了,她不再联系佟总,而是找她的秘书舒叶。舒叶年轻、单纯,闲谈中难免泄漏只言片语,都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信息。不过没关系,只要这条渠道保持畅通,早晚会有大鱼上钩的。果不其然,12月上旬的某天,一个隐隐约约的声音飞进她耳鼓:“你以为是三五人的小公司?简直太荒唐!减减减,干脆关门算了,还开什么公司?”
是佟总的声音!
陈青白警觉起来,佟总在生谁的气?谁要她减?减什么?是人员还是机构?是工资还是福利?是全国各分支机构还是某个工厂?她静等佟总接下来说什么,舒叶却把电话挂了。
她猜不透,下班后给舒叶去了个电话。舒叶矢口否认,说她没听佟总说过这样的话。
难道我的耳朵有问题?陈青白晚上躺在床上想。她把那几句话的音量调大,在耳边像放CD似的反反复复播放,的确是佟总的声音。她不可能连老板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那么,舒叶是在撒谎啰?她干吗撒谎?她有什么难言之隐?一种不祥的预感从心底升起,陈青白有些不安起来。
……





序言


上一个小说

下一个职场/商场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