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芦苇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思考的芦苇

小说 作品集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思考的芦苇截图 思考的芦苇截图 思考的芦苇截图 思考的芦苇截图 思考的芦苇截图

#电子书简介

太宰治(1909-1948),原名津岛修治,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日本著名作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1909年6月,出身于日本青森具津轻地区富豪之家。学生时期,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并开始发表随笔。1935年凭借《逆行》入国第一届芥川奖。1945年凭借《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
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终在1948年第5次自杀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其短哲的一生中,太宰治向世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留下诸多佳作,如《人间失格(精)》《津轻》《斜阳》《维庸之妻》等。其作品多采用“私小说”的自我告白形式,通过戏谑和自我嘲讽式的写作手法,揭示人性的阴暗面。

我想以“思考的芦苇”为题,在日本浪漫派文学的机关杂志上,用大概一年的时间写连载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因为我要活下去。”我必须通过工作来养活自己。这是非常简单的理由。
过去的四五年间,我有七篇小说是免费发表的。免费的意思就是我没有稿费收入。但是这七篇小说,每一篇都有着我写作生涯中小说样本的作用。在当初发表它们的时候,我的确是有着一股豁出去的劲头的,但如果从结果上来看的话,我只不过是在媒体上发表了七篇样本而已。它让我的小说有了买主,助我卖了自己的小说。我在卖掉作品之后开始思考,我还是不要写免费的小说了。我已经有了赚钱的欲望。
“人这一生,只能写出同一水准的作品。”我记得这是谷克多①的一句话。今天的我再一次把这句话当作了挡箭牌。面对这个总是烦人地说着“再让我们看看你别的作品吧”“再写一篇新的作品吧”的市场,我想要这样回答:“再怎么写都是一样的。——给我表演的舞台吧。——你们是喜欢我的作品的不是吗?——如果你们喜欢的话就来看看吧。不过是我从袋子中拿出七篇样本给你们再过目一遍罢了。我不会同你们讲我为了这七篇小说所付出的心血。因为你们一看便知我已经具备了被选中的资格。”但是,如果没人要买可如何是好。
我已经有了赚钱的欲望,对一切都变得小气抠门起来,虽说不甘心没有报酬地发表小说,但万一没有人来买我的作品,过不了多久,我的名字就会慢慢被大家遗忘,他们会在昏暗的关东煮店里讲些我应该是已经死去了之类的流言。这样一来,无论是我赖以为生的事业还是别的什么,都将不复存在。在历经一番思考过后,我最终决定以“思考的芦苇”为题,每个月或者是隔月写五六张稿纸的文字。为了不被大家忘记,偶尔也要让大家来看看我勤奋的样子,这是我心里的卑鄙小算盘。
名利场
笛卡儿①的《论灵魂的激情》一书名气很大却没什么意思,毕竟他说“所谓崇敬,就是希望收获有益于己的感情”。这让我觉得笛卡儿是不是没有思考出什么来。“所谓羞耻,就是期望通过许愿来获得益处”,又或者是,“所谓轻蔑,就是为了获得益处而如何如何”。就算我把这种随口胡诌的情感填充到为了获得对自己的益处这个句型中去,也没什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要么就干脆说“无论什么感情,都是因为利己才会产生”,乍一听上去似乎还有些道理。什么奉献啊、谦让啊、侠义啊这些所谓的美德,都将“为了自己”的欲望像男性的蛋蛋一样,一个劲儿地往深处藏。因此就算是被说“你是为了自己”,说不定还能让人毫无畏惧地坦然面对。所以在我看来,笛卡儿并没有讲出什么与众不同的真知灼见。人就是那种只要听了软弱、风趣的话语,就会连肩头上风呼啸而过的痕迹都认为是真实的,并且会大加赞赏的生物。但我觉得,比起专门狙击人的弱点,明明知道对方的弱点在哪里却故意绕开那里狙击,让对方察觉到自己可能是知情的,但却佯装不知地自言自语说“我失败了呀”,又让他忍不住猜想你是不是真的不知情,这不也很有趣吗?名利场的荣光就在于此。聚集在这名利场之内的,都是像贪婪抢食的肥猪和发情的狒狒,没有谁比住在这个名利场里的人更期望凡事皆有利于自己了。但他们又喜欢显示自己拥有奉献、谦让、侠义等美好品质,没有谁比住在这个名利场里的人更擅长伪装出凤凰、极乐鸟的优秀与华丽了。虽然我这样说着,但其实我也不例外。我装出一副病人模样,看上去对于世间言论满不在乎,但内心却如同夜叉,为了能够在言语上击败对手,我可以做到付钱给私家侦探,让他把那要击败的对手的生平、学问、为人处世、病情和失败统统给我查个清楚,再以其为参考来确定自己该怎么与他辩论。正所谓因果报应。
P2-4

思考的芦苇
正义与微笑
追忆善藏
维庸之妻

太宰治的作品分为两种
人格:一方面有带着自身经
历主人公的挣扎,另一方面
是坦然描述着血的事实。正
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当
作上帝的作家,更有一丝人
情,更能打动读者。
——高尔基 苏联作家
我承认他那罕见的才能
,不过说来也奇怪,他是我
从未有过的、从一开始就产
生如此抵触的作家。也许是
由于爱憎的法则,也许他是
一个故意把我最想隐蔽的部
分暴露出来的作家的缘故吧

——三岛由纪夫 日本作

精神的洁癖,让像太宰
治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伤害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
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
,却又没有方向。他的痛苦
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

——鲁迅 中国作家

本书收录了日本作家太宰治四部中短篇作品,包括《思考的芦苇》《正义与微笑》《追忆善藏》《维庸之妻》。《思考的芦苇》是太宰治的散文随笔集、评论集,堪称是作者热情而真诚的人生告白。《正义与微笑》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了一名少年历经怀疑、苦恼,最终奋斗达成梦想的青春小说。《追忆善藏》主人公在农妇的欺骗下买下了六枝蔷薇。他一直耿耿于怀,期待农妇能再次出现,好让他确认自己没有被骗。《维庸之妻》描写了战后一个女人在丈夫酗酒、欠债、与女人私奔的情况下,一直努力地维系着家庭和生活。

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散文随笔集、评论集;在这本随笔集中,太宰治一扫昔日的悲观消极,借由对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以时而轻快活泼,时而温柔成熟的笔触,书写出更真实更坦白的自己,转瞬即逝的念头、飘忽不定的思绪,不再经过反复的修改与细腻的修饰,直白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说起作家文豪,我们总 是容易陷入听过他们的名字 ,知道他们的一些代表作, 却很少会去真的翻看他们作 品的怪现象里。但在这一点 上,太宰治可能算是一个例 外。他的作品《人间失格》 常驻图书畅销榜。而寺内寿 太郎创作的那句“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被太宰治借鉴 了之后,因为实在是太有名 ,不仅成了太宰治的代言词 ,还成了一句流行语。跟很 多人一样,我第一次知道太 宰治的名字就是因为这句话 。然后过了很久,我才第一 次真正读到太宰治的作品, 那部《人间失格》。 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 ,出身于一个大地主家庭。 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儿子,在 十一个子女中排行第十。在 对长幼尊卑格外看重的旧时 代,太宰治与父亲之间的距 离,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遥远。他在文章中也经常提 及父亲,说他是个名人,会 用牛奶洗脸。但也就像《人 间失格》里的叶藏一样,他 仰慕父亲的同时也惧怕自己 的父亲。他读书时成绩很好 ,在十七岁时发表了自己的 第一篇作品,希望成为一名 小说家。因为希望被父亲认 可,也因为仰慕芥川龙之介 ,他曾三次参加芥川赏的选 考,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无缘 获奖。由于生活和事业的不 顺,他曾经多次试图自杀, 但都没有成功。太宰治在遇 到自己的妻子石原美知子之 后,一直颠沛流离的心终于 安定了下来,写出了《女生 徒》《奔跑吧梅洛斯》等优 秀短篇作品。他在日本战败 后发表的描写没落贵族的长 篇小说《斜阳》成为日本的 畅销书,“斜阳族”也一度成 为流行语。在那之后,太宰 治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最 终在1948年6月13日,他同 情人山崎富荣一起投河自尽 。两人的尸体于六天后的6 月19日被打捞上岸,那一天 恰巧是太宰治的三十九岁生 日。虽然太宰治身边女性不 断,又有药物依赖,大家也 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议, 但我们无法否定他是一位优 秀的小说家。太宰治与坂口 安吾、织田作之助、石川淳 一起,被称为无赖派作家, 是一位典型的自我毁灭型私 小说作家。太宰治用他的文 字,把他所经历的人生、所 看到的世界,就那样原封不 动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大家都说《人间失格》 里藏着太宰治的人生,小说 的主人公叶藏也是太宰治的 化身。那本书里的叶藏纤细 敏感,同正处在人生低谷期 的我一样,既绝望又无助。 我至今仍能回忆起在读到“ 弱虫土、幸福をさえ恐れる ものです。綿で怪我をする んです。(软弱的人,连幸 福都会令他害怕,连棉花都 能让他受伤)”时体会到的 震撼,怎么会有人能够如此 敏锐地洞察人性?这种敏感 ,大概也是给他带来不幸的 根本原因。而《人间失格》 里的那种极致的“丧”,也成 了人们对太宰治的刻板印象 。 小说家都会在作品中投 射一些个人属性,毫无疑问 ,“丧”的确是太宰治的一部 分。但正如一个人的人生不 可能永远幸福一样,一个人 的人生也不可能完全不幸。 太宰治如此,我们这些普通 人亦如此。他在《正义与微 笑》里投射的影子,让他更 像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会哭 、会笑、会高兴、会沮丧, 怀揣梦想,有着浪漫情怀的 不甘平凡的人。 《正义与微笑》是一部 日记体小说,主人公芹川进 在开篇的时候刚刚十六岁。 正如所有十六岁的少年一样 ,他自命不凡,觉得自己不 应该在这里和一群笨蛋交流 ,觉得这简直就是对生命的 浪费。但他又会偶尔感到沮 丧、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 来会是怎样一副模样。他会 信誓旦旦地立下目标,说我 明天一定会努力学习。结果 到了第二天,日记内容就只 剩下“阴天。大风。今天什 么都没做”。相较于叶藏的 阴暗,芹川进要阳光许多。 就算失败,他也会努力听前 辈、兄长的教导,读信仰的 《圣经》中的文字来自我安 慰。小说里芹川进对于歌舞 伎的追求,就像是现实中太 宰治对芥川赏的追求,他们 都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 认可,他们身上都有着那种 向前的执着。在这里你能够 看到太宰治那种对自己的高 要求,对于梦想的锲而不舍 。他在小说中写“自古以来 的天才们,都在学习上付出 了十倍于常人的努力”,写“ 生而为人,必须要认真生活 ”。这里的太宰治是积极的 ,是想要努力过好人生中的 每一天的。毫无疑问,他是 一位文豪,但更加毫无疑问 的是,他也是一位普通人。 也正是他的这一面,让芹川 进这个少年的形象更加生动 鲜活,也让我觉得自己与他 之间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 如果对于叶藏这个角色,会 有人非常感同身受,也会有 人毫无触动的话,我想对于 芹川进这个角色,大家应该 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 子。 我也很喜欢太宰治在文 章里的一些有趣描写。在《 追忆善藏》里,他明明知道 来卖花的农妇是个骗子,却 还是无法把拒绝的话语说出 口,买下花之后又不甘心, 期望着有一天那个农妇会再 次出现,让他能够知道自己 没有错付。可惜事与愿违, 他再也没能见到那个农妇。 我本以为这件事就会以他的 的确确被欺骗了感情告终, 未曾想到结尾处他用了一段 和朋友的对话,让事情转瞬 间变了一副模样。这个结尾 就像是

上一个小说

下一个作品集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