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修订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修订版)

宗教 藏传佛教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修订版)截图

#电子书简介

【内容简介】修订版无改十年前出版的《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和总体内容。依然强涮,“它不是禅宗史,也不是单纯禅宗的思想史,而是整个巾国文化,或者文化中的禅的思想史”。集中论述一个观点:禅宗思想是大众化的庄、老哲学。全书用95%以上的篇幅,论述宋以后的佛教,尤其是禅宗,不是衰落,而是居高临下的全面渗透;它重铸了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丰富了知识阶层的理性思维,陶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念。同样也指出“禅”的创造性翻译,以及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既得惠于庄、老,亦成就于庄、老;是庄、老的哲人之慧。修订版不仅做了大量的文字上的琢磨,而且在“文字禅”一节做了一些补充,全部重写了第四篇,并突出了胡适、印顺对禅宗思想研究的贡献,增加了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一章。【目录】序
前言
编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分流
章 禅考
第二章 禅宗思想的奠基与形成
第三章 禅宗思想的分流
第二编 宋代禅宗思想的综合与渗透
第四章 宋代禅宗概貌
第五章 禅宗思想的兼容共济、渗透融合
节 延寿对禅、净、教之汇通
第二节 契嵩儒释合一的禅宗思想
第六章 从善昭到重显的《颂古百则》
节 善昭与颂古之权舆
第二节 重显之颂古及其得失
第三节 克勤的《碧岩录》与文字禅的泛滥
第四节 惠洪与文字禅
第七章 禅宗思想发展之歧路——看话禅与默照禅
节 宋杲与看话禅
第二节 正觉与默照禅
第三节 看话禅、默照禅之批判
第八章 禅史与禅学研究
节 赞宁及其禅和禅学
第二节 普济与《五灯会元》
附 元门改属的道统之争
第九章 禅学的张力与外向渗透
节 士大夫禅学
第二节 理学家禅学(上)
第三节 理学家禅学(下)
第四节 诗、诗学禅学
第三编 元明禅宗思想之变异
第十章 元初禅学之浮沉
节 万松行秀与元代之评唱
第二节 元初士大夫禅与《三教平心论》
第三节 禅化之全真与禅道之争(上)
第四节 禅化之全真与禅道之争(下)
第十一章 念佛禅之滥觞与流布
节 明本即心即佛之念佛禅
第二节 惟则灵魂不灭之阳禅阴净
第三节 梵琦和他的净土信仰
第四节 祩宏及其禅净双修的往生论
第十二章 混融三教的文字禅
节 真可混融诸家的文字般若
第二节 德清及其通论三要的《梦游全集》
第三节 元来之《参禅警语》与元贤救儒禅之《呓言》
第十三章 阳明禅与士大夫之逃禅
节 明初大儒之禅学与阳明禅之前茅
第二节 孔门大乘阳明禅
第三节 阳明禅之流裔
第四节 明末儒士禅悦与士大夫逃禅
第十四章 宗系之争与禅学著述
节 法藏之《五宗原》与圆悟的《辟妄》三论
第二节 罗钦顺的《读佛书辨》和瞿汝社稷的《指月录》
第三节 僧传和灯录
第四编 清代禅宗思想的入世转向
第十五章 清初僧争与雍正护法
节 清初临济诸禅匠(上)
第二节 清初临济诸禅匠(下)
第三节 清初曹洞诸禅匠
第四节 雍正禅学与《拣魔辨异录》
第十六章 清儒对禅学的扬弃与改造
节 清初实学及戴震对禅学的批判
第二节 清初诸儒及彭绍升等对禅学的推奖
第三节 今文经学家以己意进退禅学及对禅学的利用
第十七章 清末民初禅僧的参与精神
节 清末四大尊宿及其他
第二节 敬安卫教爱国的禅诗与太虚的佛教革新运动
第五编 近世禅宗研究与禅的跨文化对话
第十八章 胡适对禅宗研究的贡献
节 关于西国诸祖
第二节 关于东土六祖
第三节 关于《坛经》
第四节 关于禅宗思想
第十九章 印顺对禅宗思想禅的解读
节 概说
第二节 方法
第三节 几个具体问题
第二十章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
节 佛法缘生的非本体的本体论与基督教上帝创世的本体论
第二节 本然之空与太初之道——非相之性
第三节 大用真心与全能之神——实相之性
书后
重订后记【作者简介】麻天祥,男,1948年5月生于河南清化。20世纪80年代初,弃医从文,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专治中国学术思想史。1990年1月初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西北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从事中国学术史、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佛学以及医学伦

上一个宗教

下一个藏传佛教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