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自性清净 万事随缘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云水禅心:自性清净 万事随缘

宗教 宗教普及读物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云水禅心:自性清净 万事随缘截图

#电子书简介

佛陀听了,凝视老人的七位儿子和七位媳妇,语重心长地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感恩心。世间有很多人不知孝敬父母,连一根拐杖都不如,这样的人就是欠缺感恩心!若能孝养父母的人,才是真正有大福之人。”
七位儿子、媳妇看到自己的父亲,又听到佛陀的训诲,惭愧得无地自容。他们的良知被启发了,于是同时站起来走到佛陀面前恭敬顶礼,感恩佛陀教导,然后转身到老人身边扶着他说:“我们错了,请您原谅我们吧!从今天开始,我们一定要好好奉养您!”七个儿子都争着要迎请父亲回家。
俗谚云:“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以报。”我们总是常常在受到朋友的帮助时,会感动得不知要如何报答;但我们却在父母的点滴照顾下,觉得理所当然,予取予求。
佛说:“求福不如造福。”一个懂得孝养父母的人,才是真正有大福之人。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对我恩重如山。这恩情一辈子也报不完,所以,凡是一个懂得感恩父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幸福自然会跟着他。因为知道感恩,懂得珍惜,才有福气。正所谓常常感恩,时时惜福,不必求福,已在造福。
人生就应“心怀感恩,知足惜福”。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都保持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我们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在人生的旅途当中,一定要心存感恩。懂得惜福才能幸福
人生只有懂得惜福的人,才会真正得到幸福。也只有惜福之人,才会懂得尊重每件事,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只有惜福,才能知道人与物、人与人之间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相遇,一切皆是缘,惜缘就是惜福。
……
第一章 佛说生命真谛:只存在于呼吸之间
佛陀说:“人之一生,就在于一呼一吸之间;生与死,也只是瞬间的转化。”人生是极为短暂无常的,我们了悟了这点,方能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每一秒。要知道,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生只在呼吸之间”,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更新自我,不眷恋旧我,这样才能让生命之树常青。
1.生命短暂,应好好珍惜
2.闲适恬淡,静享此刻
3.得失常在,开心难求
4.世上没有值得你忧虑的事情
5.时刻更新自我,才能走出迷茫
6.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7.学会欣赏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
8.常常惜福,时时感恩
9.切莫让碌碌无为的心态毁了自己

第二章 佛说生活真理:只存在于平淡之中
佛家认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是一个极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最为真切的生活。过平淡的生活不是懦夫的自暴自弃,而是智者的胸有成竹;不是看破红尘后的心如死灰,而是经历风雨后的大彻大悟;不是碌碌无为地得过且过,而是从容处世的潇洒自信。平淡生活是一种极为安逸、幸福的生活,它没有喧嚣的嘈杂,没有世俗的烦恼,更没有填不满的欲望,有的只是一份从容,一份淡定,在平淡之中静享生活的快乐。
1.禅意的生活姿态:保持平常心
2.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3.清净之心,得坦然人生
4.生活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5.八风不动,宠辱不惊
6.珍惜平淡的当下
7.淡泊名利是人生的一种佳境

第三章 佛说心灵之道:未断我爱,不入洁净
怫说:“未断我爱,不入洁净。”在生活中,我们之所以不能心平气和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就在于心中存有太多的爱恨情仇,太多烦琐的欲望,没有制止内心对错误的观念、外在物质的追求。为此,我们要想活得快乐、幸福,过得心安理得,就要及时驱除内心的欲望,这也是获得自由人生的根本。
1.欲望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2.心多贪念,必成羁绊
……
第四章 佛说为人之道:常怀谦虚、感恩之心
第五章 佛说处世之道:随心,随缘、随性
第六章 佛说交往之道:宽容他人,学会放下
第七章 佛说永恒之道:把握眼前,活在当下
第八章 佛说成功之道:接受逆境,迎接困厄
我们要像天上的云、瓶中的水一样,始终保持自然、清新、恬静、清澈的本质,在瓶中的时候,依然保有在青天的那份超凡飘逸;在青天的时候,依然拥有在瓶中的那份闲适自安。凡事顺其自然,有颗平常心,不盲目,不浮躁。
人若云水,活在当下。云在青天,那就在空中逍遥,在淡然中彰显潇洒;水在净瓶,那就在瓶中自在,在恬静中彰显坚守。无论如何,要在保持自性清净中,活出生命的本色!我想这便是处世极好的态度,也是极好的人生境界了。

上一个宗教

下一个宗教普及读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