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小丛书:净土信仰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佛学小丛书:净土信仰

宗教 宗教普及读物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佛学小丛书:净土信仰截图

#电子书简介

延寿是禅宗法眼宗创始人文益的再传弟子,为禅宗法眼宗三祖,又被尊追为净土宗六祖。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圣诞,其实这一天乃是延寿大师的生日。据说他当时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一日王欲设斋供僧,问大师现有高僧否?延寿回答说,高僧虽有,惜无人识得,长耳和尚就是绽光佛再来,王能供养他,必得大福大慧。钱俶闻之,生大欢喜,即备盛筵迎长耳和尚最上座。长耳和尚韬同尘,旧衲敞垢,不修边幅,踯躅街头,因两耳甚长,人皆呼为长耳和尚,而不知其名。今被钱俶礼供,因询悉其情,即说:“弥陀饶舌。”于是就座后化去,钱俶遂悟延寿大师即弥陀如来,立即前往光明寺拜访延寿,及至,方知延寿大师已坐化了。由此,后人遂以延寿为阿山,天宝八年(975)十二月示寂,世寿七十二岁,戒腊四十有二。翌年,建塔于大慈山,宋太宗赐额“寿宁祥院”。
延寿文化素养颇高,出家后仍“雅好诗道”,诗文俱佳。一般习禅者往往对于经学“暗于名相,一句不识”,甚至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对于禅学本身亦只有一知半解,“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而延寿对佛教经典却有相当的深入研究,受天台宗的影响,把先天具有性和后天行为的修,分为善恶两种,认为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和恶性,只是后天的行为有所不同。他说:“若以性善性恶凡圣不移,诸佛不断恶,能现地狱之身;阐提不断善,常具佛果之体。若以修善修恶,就事即殊。因果不同,智愚有别,修一念善,远阶觉地;起一念恶,长没苦轮。”这种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恶性的说法,对广大苦难人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他极力主张禅教融通,以禅净合一为中心融合各宗派。他为统一各宗学说而编定的巨著《宗镜录》,对以后佛学的影响很大。
……
前言
第一章 净土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净土思想的因缘
第二节 净土思想的渊源
第三节 净土思想的形成与转变

第二章 净土思想在佛法中的意义
第一节 本愿思想
第二节 易行道与难行道
第三节 净土殊胜说

第三章 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
第一节 阿弥陀佛
第二节 阿弥陀佛因位修行四十八愿
第三节 西方极乐世界
第四节 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第四章 他方佛土
第一节 净琉璃世界
第二节 妙喜世界、众香世界、无垢世界、及
十方佛国
第三节 莲华藏世界与华严三圣
第四节 香巴拉王国

第五章 弥勒菩萨与兜率净土
第一节 弥勒史话与本生谭
第二节 弥勒是当来佛
第三节 弥勒信仰与弥勒菩萨之示化

第六章 净土的分类
第一节 净影慧远与道绰的分类
第二节 天台智者与三论吉藏的分类
第三节 法相系与华严系诸家的分类
第四节 近代印顺大师的分类

第七章 净土法门的修持
第一节 净土资粮
第二节 念佛的哲学
第三节 九品往生法与十六行观
第四节 藏传佛教的“颇哇法”、弥勒修法及阿弥陀佛修法

第八章 中国净土教义的的弘扬者
第一节 慧远大师
第二节 昙鸾与净影慧远
第三节 道绰、善导、慧日、承远、法照、少康
第四节 延寿与省常
第五节 袜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
第六节 刘程之、王日休、彭绍升、杨文会

第九章 净土经论及著述
第一节 阿弥陀佛“净土三经一论
第二节 弥勒六部经
第三节 我国的净土著述

第十章 净土文化
第一节 净土美术与音乐
第二节 净土文学
第三节 净土素食
后记
我国佛教的净土宗,是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的宗派,为我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德庄严之处所。又因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称极乐国土为莲邦,净土宗故亦称莲宗。又因为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借弥陀本愿之他力,祈获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者。
http://img10.360buyimg.com/N0/26202/f95055ae-5459-4b7d-bd8c-d08888f2b1a1.jpg;

上一个宗教

下一个宗教普及读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