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导临:石门颂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碑帖导临:石门颂

书法 碑帖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碑帖导临:石门颂截图 碑帖导临:石门颂截图

#电子书简介

《碑帖导临: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一四八)十一月刻,是我国著名摩崖石刻之一,与陕西略阳《郁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东汉三颂”。《石门颂》是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表彰杨孟文等人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所刻,通高二百六十一厘米,横二百零五厘米,二十二行,行三十至三十一字不等,共六百五十五字。原刻位于陕西省褒城县(今汉中市褒河区)东北褒斜谷之石门崖壁上,现藏汉中市博物馆。
《碑帖导临:石门颂》是分书成熟时期的成功之作,继承了古隶的率音性与篆书的简洁性用笔,其笔画线条的书写讲究率意,没有特意雕琢修饰的痕迹,与天然的崖壁浑然一体。其用笔以圆笔为主,中锋运笔,将方笔与圆笔巧妙地融合,富于变化,起笔逆锋,含蓄蕴藉;中间运笔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回锋,少有燕尾而具掠燕之势。其结字宽纵舒展,体势瘦动开张,意态飘逸自然。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
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力弱者不能学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云:“《杨孟文碑》劲挺有姿,与《开通褒斜道》疏密不齐,皆具浑趣。”

《碑帖导临:石门颂》碑帖精选历代著名碑帖,纵观中国书法史,适合于专业书法临习及收藏鉴赏之用。碑帖清晰的还原了历代传世碑帖的原貌,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的结合,是广大临习书法者的必选之贴。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466/140/303268948/597674/fd14b555/545c8071N44176003.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484/302/294510288/453649/60c5f3fc/545c8083Ncd73bd1b.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694/282/301540217/474449/68676b06/545c8091N1af995a4.jpg

编者按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汉字的书体经过多次演变,从诡谲奇崛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苍茫浑厚的金文、再到规整匀净的篆书、严整肃穆的隶书、端庄成熟的楷书和连绵飞动的草书、不拘不放的行书等多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行草书具有更为广泛的实用价值,能快写,又易识别,同时优秀的行草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孙过庭的《书谱》就分别是用行书和草书书写的,它们不但形体优美、而且意境高远。书家以娴熟的用笔技巧、精妙的笔法、塑造出完美多变的字体造型,营造出幽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行草书在我国的书法艺苑中和书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行草书名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艺术技巧是书法创作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书家自身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和对象化,而且能充分体现创作者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创作能力的大小,影响着作品整体美的构成。书法学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学习范本的用笔技巧,二是学习范本的结字布白方法。我们学习笔法不仅仅是起、行、收笔处的运笔程式,笔法的目的是塑造线条质量,体现笔法自身的表现力,连接点画线条,使其间关系合理,以调整笔锋的状态。笔法的选择与线条质感直接相关,通过对笔触的分析,线条质感的判断,原作工具材料等客观因素的考查等为背景,通过点线轮廓将笔法还原到笔触面的笔锋着纸状态及决定笔锋的运笔动作层面,这样才能实现笔法的全过程。结构作为线条的框架,决定线条质量的有效程度,结构的审美是书家风格、品味、格调的反映。结构因时相传,更因时、因地、因书体风格而不同,但还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
本丛书选取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篆、隶、楷、行、草书法帖,采用高科技最新数码还原专利技术,进行放大处理,放大而不失真。并有简体释文,供临学者和书法教学工作者作教学辅导和参考,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及初学者研习都不失为一本好书。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而言,由于原帖字普遍较小,对各种笔法和结构往往不太容易看清和理解,放大后,对帖中字每一个笔画的用笔细微之处如提按顿挫、方圆藏露、转折映带等的丰富变化都能清楚地看到,可以通过对笔画线条外轮廓的分析,还原其用笔过程。同时,对结构的比例、轻重,大小、疏密等也更为直观,更易分析和讲解。对学习者来说,一帖在手,不仅增加对帖的感性认识,而且对进一步理解技法有较大的帮助,让初学者少走弯路。
每种书体都有各自结字规律,每种帖都有自已的结字特色。我们对篆、隶、楷、行草书的结构规律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出每种书体十二种结字原则,同一种书体中不同书家和碑帖又有自已的个性。十二种法则包括大部分的共性原则(对比原则)和少量个性特征。每个结构原则又选用字帖中的十二个字来『图说』这个结字原则。这些原则均出自历代书论经典著作,归类总结后集聚起来,根据每种帖的特征进行举例讲解,深入浅出,帮助出帖。

上一个书法

下一个碑帖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