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截图

诊断学基础 第二版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杨峥、滕艺萍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截图 诊断学基础 第二版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杨峥、滕艺萍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截图 诊断学基础 第二版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杨峥、滕艺萍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截图

#电子书简介

绪论
一、诊断学的概念
二、诊断学的内容
三、诊断学的重要性
四、学习诊断学的目的与要求
五、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第一篇 症状诊断
模块一 常见症状
项目一 发热
项目二 皮肤黏膜出血
项目三 水肿
项目四 咳嗽与咳痰
项目五 咯血
项目六 胸痛
项目七 呼吸困难
项目八 发绀
项目九 心悸
项目十 恶心与呕吐
项目十一 腹痛
项目十二 腹泻
项目十三 呕血与便血
一、呕血
二、便血
项目十四 黄疸
项目十五 腰背痛
项目十六 关节痛
项目十七 尿频、尿急与尿痛
项目十八 头痛
项目十九 眩晕与晕厥
一、眩晕
二、晕厥
项目二十 意识障碍
模块二 问诊
一、问诊的含义及重要性
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三、问诊内容
四、特殊情况的问诊

第二篇 检体诊断
模块三 基本检查法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五、嗅诊
模块四 一般检查
项目一 全身状态检查
一、体温
二、脉搏
三、呼吸
四、血压
五、发育与体型
六、营养状态
七、意识状态
八、面容与表情
九、体位、姿势与步态
项目二 皮肤
一、皮肤颜色
……
第三篇 实验诊断
第四篇 影像学检查
第五篇 器械诊断
第六篇 病历书写与诊断方法
附篇
《诊断学基础(第二版)/全国中医药行业 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阐述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临床学科。全书内容分为绪论、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内镜检查、肺功能检查、临床诊断与病历书写十部分,并附有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和临床检验参考值。为有利于教学,将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列在教材之后。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9921/222/2169345413/735716/ff9d3eec/5b30cdc5N46f278d0.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2276/267/1685779220/459650/4d33d1a6/5b30cdc5N3fd356a4.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4532/231/458311120/625122/546e9c5/5b30cdc5N751ebf84.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3884/226/460916463/631413/fc5d5239/5b30cdc5Na019c542.jpg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32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简称《纲要》)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实现《纲要》中“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突出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唯一授权出版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于2016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定稿会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了83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套教材由50余所开展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家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护理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新时代实际
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以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2.突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3,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4.注重数字化融合创新,力求墨现形式多样化
努力按照融合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突出结构模块化,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并注重配套多种数字化素材,以期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平台“医开讲一医教在线”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